茶事
□ 陳放平 剛大學畢業那會,我偶然進入茶行業,在重慶一家茶葉雜志社做編輯,每天跟著主編一起走訪茶市、茶企,浸泡在各種各樣的佳茗之中。 最難忘春天。三月萬物復蘇、繁花似錦,茶樹在經歷寒冬之后默默生長芽頭,帶著不爭春色的高潔。這個時候,是茶企最為忙碌的時候。主編帶著我到重慶各個產茶區縣采訪,我們奔走在一個個山頭與生產車間,拍下一張張豐收的照片,然后與茶企管理者品茶聊天,主題總是聚焦一個:如何振興重慶茶? 我的感受很簡單:就重慶的茶葉而言,盡管各個區域的氣候、海拔等各有不同,但大都差不多,生態是其最大的特點。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傾聽每一個茶企管理者分享創業故事,從他們的講述中我才明白,扎根鄉村發展農業,特別是要依托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極不容易、任重道遠,是一顆初心支撐他們堅定前行并越做越好。 走遍大大小小的茶山,還是覺得家鄉南川的最好。木涼、大觀、乾豐、南平等鄉鎮的茶園,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到一處,都覺得綠浪般的茶園不僅是經濟作物,更是與青山、田園、云霧融于一體的清新景物?! 澳戏接屑文荆钌夏洗ú琛?。據史料記載,南川已有3000多年的產茶歷史,近幾年更陸續榮獲“中國名茶之鄉”“全國重點產茶縣”等殊榮,是重慶三個茶葉綜合示范區縣之一,如今“金佛玉翠”“南川大樹茶”等品牌茶葉已走進了千家萬戶。 書寫茶文章、發展茶經濟,家鄉從來沒有停止腳步。2020年3月,南川惠農文旅集團發揮國企示范帶動作用,進入河圖鎮長坪村、冒水村,以現代化標準發展茶葉產業。那時我已回到家鄉,就在惠農文旅集團工作。巧啊,我又與茶有了聯系。 當地老百姓十分支持家鄉發展產業,心甘情愿用優惠的價格流轉土地,并主動投身參與基地建設。開荒、平土、種茶、管護……沒兩年,近3000畝的茶葉基地就在河圖鎮的山鄉鋪開,煥發綠色希望?! ∪ツ甏禾?,集團生產的第一批春茶上市,多款茶葉在“巴味渝珍”杯重慶市第六屆斗茶大賽全民斗茶賽中獲評“重慶好茶”,這個榮譽讓大家高興了好一陣。實際上,萬事開頭難過程也難?;叵氩铇鋭偡N下那年,遭遇了高溫連晴干旱季,管護基地的同事們心急如焚,翻山越嶺到處尋找水源,每天眼巴巴等著太陽落山,在深夜就著月光給茶苗澆水,像呵護嬰兒一樣,保住了茶苗?! ∮衅髽I在自家門口發展產業,讓鄉親們看到了希望。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有了就近務工的機會,每個人都成為采茶的行家里手,單是春茶季,一個人就大概可以收入一萬元。尤其是對當地村民王倫來說,這片茶葉基地對他幫助很大。他對我講,在他因要照顧家中患病的母親和兩個上學的孩子,不得不放棄務工機會回到老家的時候,茶葉基地的開發建設讓他舒展了眉梢。從基地開荒建設開始,王倫就參與其中,一直到后來的茶苗種植、基地管護,再到現在采收投產……他一干就是三年,成為基地“資深”建設者和“骨干”管理員,一年的收入在三萬元左右。 又是一年春茶季,茶園中數十個采茶工挎著竹簍,手指翻飛,有說有笑,遠遠望去,如一群五彩的蝴蝶在茶樹間汲取春天的養分。對土地和茶樹來說,他們的到來,又何嘗不是一種親近和饋贈? 前幾天,一個攝影朋友去了一趟河圖,回來后對我說,茶園里種下的桃樹、櫻花、海棠等觀賞林木布局很精妙,數量也多,部分迎來初次綻放,好看得很。等到明年春天群花盛開,我們一定要好好策劃宣傳,這里絕對會是一個熱門打卡地。 這位朋友說的,正是集團正在謀劃推進的茶旅融合的事,也是下一個春天的收獲的事…… 我手握一杯清香的新茶,品茶也品茶事:我們行走大地,用雙腳感受土地的遼闊、茶芽的怒放;停下腳步,在一杯茶里品嘗自然的恩賜、勤勞的收獲。
2024-04-11春天次第來
陸清華 山腳的春天 脫去了嫵媚的衣衫 山腰的春天 正如陽光一樣鮮艷 山頂的春天 還在催促花蕾完成作業 一個勝利的手勢鼓勵著 花叢中老去的馬耳桿 親密無間的春風春雨 哺育著這座金佛山 以及它的178環線
2024-04-02明前細雨繡春景
□ 汪海珍 明前一場雨,喚醒半山綠?! 〈悍诌^后,春山還處于半睡半醒的狀態,人們也徘徊在冬的余味中,身心都沒能得以舒展。一陣春雨過后,心情格外舒暢,我想叫幾個年輕人和我一起到山上去轉轉,無奈他們不愿同往,我只好一個人沿著到礦山的盤山公路慢慢行走,東張西望,左顧右盼。雨后的空氣里帶著濃厚的泥土氣息,路邊的小草、低矮的灌木經過一場細雨的沐浴,從長長睡夢中清醒來,競相展示著生命的力量,像剛剛經歷一番暢飲,讓它們格外精神抖擻起來,貼近它,似乎能聽到它們吐綠的聲音?! ∥铱粗@些美麗的生命,多么希望自己是一個詩人,用詩意的語言,把春色淋漓盡致地描繪;或者是一名畫家,用手中的畫筆讓這春日的山水,“濃妝淡抹總相宜”地暈染成迷人的長卷;又多么希望自己是一名攝影師,讓最美春景定格在某一瞬…… 我慢慢地走著看著,感嘆著陶醉著,一不小心驚動了路邊的一群麻雀,它們好像并沒有怪我打擾它們,唧唧的叫著,歡快地扇動著翅膀,很樂意地讓出地盤,飛到林里的另一個枝頭去,把這一路的春色讓給我盡情享受。 路邊的雞窩草,剛剛發出新芽,嫩嫩的紫紅色,每一片小葉子都好像一個生命在顫動,葉子上還滾動著晶瑩透亮的露珠,像水晶、又像鉆石,亮晶晶的,絕非珠寶店里那些凡間俗物可以比擬,它們大小不同,形狀各異,恐怕只有大自然的妙手才能設計出如此美妙絕倫的造型。枝條上的垂露更是讓人憐愛,我輕輕地動了一下枝條,想讓葉面上的露珠滾動起來,誰知,那些玲瓏剔透的“玉墜兒”一顆顆的墜落,然后破碎,我正想伸手拘起,可它們在我還在期盼滾動的那一瞬間化為烏有,頓時心中開始追悔莫及,深深地痛惜…… 帶著幾分懊悔,帶著幾分惋惜繼續前行,路里邊那黃櫨木,葉子還沒有伸展開,一簇一簇嫩紅嫩紅的,在一片片綠樹中間,你準會把它們當成正在怒放的山花,在他們嫩嫩的葉子上也閃爍著亮晶晶的露珠,這會兒我剛剛打碎“珠寶”的罪惡感稍稍減輕,因為心中又綻放著感嘆生命的快慰。 一場柔潤的春雨過后,一切都充滿了活力,一切都顯得那么可愛,就連那黃柏刺也變得溫柔可愛了,綠的那么醉人,因為小時候經常被它細長的刺和刺葉刺痛,對它總是望而生畏,此刻對它敬而遠之的情愫一下蕩然無存了,忍不住伸手輕輕摸了摸它那嫩嫩的刺葉兒,軟軟的刺兒扎得手心癢癢的,麻酥酥的,好像被少女的朱唇親吻,又好像是被溫柔的雙手輕撫…… 我貪婪地吮吸著春的清新,放眼看那遠山,或濃或淡的綠色使人忘記了時間,也使人忘記一切塵世的煩擾,時不時看看腳下那九曲連環的公路,心里只有一個概念:路在腳下! 不知不覺畫眉在連聲叫著:“都回去,都會去……”它在催促勞作的人們收工呢。記得小時候放牛,中午和傍晚聽到這樣的叫聲,就應該收?;丶?,大人們說這叫“畫眉關山”。那時候上山沒有表來計時,就用大自然的和諧之音來掌控我們簡單的、和諧的生活節奏?! ≡诋嬅鉴B的一再催促下,我開始往回走,你看那些小草、小灌木,不管是在巖石上,沙礫中、還是在巖石的夾縫中間,他們都在使勁的展示著自己生命,我們又有什么理由抱怨自己的平凡與不起眼呢,有什么理由因為自己的平庸或渺小而悲嘆呢?它們正在為了裝點賦予自己生命的陽光雨露而怒放,為春天報以綠色。難道我們還不如一棵小草懂得感恩嗎? 忍不住一次次回頭看枝頭和地上,那一簇簇新綠,心中涌起一種沖動,為自己擁有生命而沖動,為自己融入了春色而沖動! 極目四望,山巒重重疊疊,蒼蒼茫茫,淡淡的綠色,如薄霧,如輕煙……這是明前的一場雨,在用細密的絲線,為山川田野繡著美麗的衣裙,一針針、一絲絲添加色彩。 明天,春色一定會更加濃艷、明麗。
2024-04-02春天,去有植物的地方漫步
□ 夏學軍 逢春時節,生命勃發的力量也隨著春意涌動,柳葉在微風中搖擺,讓人心曠神怡,仿佛無聲的呼喚。春天漫步,美不勝收,必是要去有植物的地方,賞花、拍花,靜靜地看一片花葉,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蚁矚g去植物園,每個城市里都會有的、鬧市當中的幽靜好去處。上次去植物園還是冬天,感嘆冬日里植物頑強的生命力,沒想到三個月之后再次入園,已是滿園春色與生機了?! ≈参飯@里花事繁茂,裝滿了春天靚麗的樣子,看那杏花吐蕊,金黃色的花蕊凝香,香氣實在是清幽,美妙得仿佛內心關不住的歌聲飄漫出來?! ∫膊灰欢ㄒブ参飯@,任何一個栽培得當、打理細致的植物角落,都能給人足夠的欣賞空間?! 〕黾议T南行百米,便是一個小廣場,這里是一個單位的“后花園”,有健身器械,有籃球架,四周是植物帶,花草繁盛。在這里經常遇見園藝師,熟悉之后便饒有興趣地與他聊天,他告訴我每天工作三個小時,我便發自肺腑地羨慕?! ×w慕他整日里與植物們在一起,享受陽光撫慰,聆聽天空鳥鳴,用雙手去勞動,栽花種草、松土、修剪、澆水,有時候也會給那些嬌弱的植物輸營養液。植物們也很有靈性,你對它好,它們便會用郁郁蔥蔥的長勢來回報你?! ∠矚g植物這件事是從幼年時開始的,奶奶家有院子,前院花草后院蔬菜,房間里也是各種觀賞植物,我經常驚訝它們美得不知真假,必要用手摸摸?! ∧棠谭浅S心托牡馗嬖V我哪個是蘭花、菊花、月季,早春之際便“迫不及待”地領著我去外面識花:梅花花期早;桃花兩花夾一葉;櫻花花瓣有缺口;杏花花萼向后折;李花的花和葉子一起開;梨花花期較晚?! —q記幾年前那次“煙花三月下揚州”,漫步在街頭,春風勁吹,楊柳吐綠,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江南水鄉的萬千風情。印象深刻的是我從未見過那么美的玉蘭花,有白、黃、紫紅等多種顏色,與翠竹、灰墻相襯,盡展優雅。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一年四季,春天似乎轉瞬即逝,花間陌上,稍不留神,便落英繽紛。抓緊時間吧,去遠處的森林公園或小山,一步一臺階,慢慢走,慢慢看。有指示牌顯示負氧離子的數值很高,這都是植物們的慷慨恩賜,身在其中,光是呼吸就讓你充滿了元氣,所以大自然是人類的“清肺機”。 到了山頂已是午間時分,氣溫不斷升高,居然有了小初夏的感覺。放眼望去,植物與花草開得鬧騰喜人,它們由你的眼走進你的心,你看到的是美好、蓬勃和生機,收獲的是愜意、愉悅和對生命滿滿的熱愛?! 〈禾炖锫?,一定要去有植物的地方,向植物靠近,抬頭便是綠,低頭就有花,視覺都變得飽滿爛漫了,對美的感知會更深。
2024-04-02清明陌上艾草綠
□ 管淑平 今年的春天來得勤,農歷二月中旬,原野、山坡就已經是一片淺綠伴著星星點點的花開了。玉蘭、櫻花、桃、李、杏等花木,接二連三展露姿容,紛紛登上春天的舞臺?! 《切┰鐏淼陌菀睬娜煌卵浚凹鈨?,泛著一點點新綠,柔嫩,水靈。薅幾縷,手上也沾了淡淡的草木清香。原本還比較困倦的身心,嗅到艾草的味道后瞬間清醒。是的,在農村,這種低調的野草,經常被當作驅趕蚊蟲或者提神的草藥。不過,它并不是如黃柏、黃連那樣敗味,苦得不行,而是微苦、略香、淡雅,像個不羈的山水居士?! ∥蚁矚g艾草散發出的這種淡香味道,大抵跟我童年吃過的艾草炒餅有關,口感軟糯,氣味香甜,滋味爽滑,對于農村的孩童來說,無疑是舌尖的一大美味?! ⊥曜∴l下,村里人家的生活條件也比較清苦。那時,我們也只有到了過年才能嗅到肉的氣息,于是,拮據的生活讓我們對于飯菜也沒有過多的奢望,只求肚中有物可填,能吃一頓是一頓,吃好吃壞也無暇顧及。 艱苦的環境中其實并不缺少快樂。清明,雨后,我們常常帶著小籃子前往山林撿拾菌菇,去竹林掰破土不久的鮮筍,或者帶著網兜趕至一條小河灘,撒餌,甩網,靜候著河里的小魚落網。那種等候中的期待,漫長又悠遠?! ‘敃r,家里幾乎沒有零食,但長輩們總能想辦法用野菜來制作一些可口的吃食。比如,春日里,挖薺菜、采椿芽、掰刺籠苞……無一不是既能解飽又能吃出滋味的選擇。這是真正地享受于自然又受惠于自然?! ∧菚r,奶奶很喜歡用艾草、茼蒿、苦蒿、飛蓬一類的野草,來做一些簡單的小吃,而她最擅長的就是做艾草餅子?! 〈杭疽坏?,奶奶就會帶著我們去田間地頭采集鮮嫩柔軟的艾草。成株的不要,只擇取靠尖兒的最嫩的一撮兒,味鮮,微苦,開胃。似乎農村人對苦味都情有獨鐘,可能是吃苦的日子太多了,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小小的幾畝土地上忙活著,靠天吃飯,靠地吃飯?! ∫姷綀A潤、柔嫩的艾草,我們便趕上前,順手捋下,迅速裝籃。沒過多久,我們的籃子里就已經滿滿當當了?;丶液螅棠虒⑦@些艾草洗凈入鍋再摻水用大火將其煮熟,煮的過程中奶奶還會放一些食用堿去掉艾草的苦性。煮好后放入涼水浸潤,再撈上焯水,等苦水過濾掉,還得再用手一擠,直到水汽全無,然后剁碎,大火起鍋,蔥姜蒜爆香,下艾草,入鍋翻炒,不一會兒香氣就飄滿了整個屋子。聞著那香,我仿佛就從苦日子中聞到了一種難得的幸福感?! 〗酉聛恚棠逃謴目诖镆税胪肱疵追鄣谷肱柚校硭?,加糖,用筷子充分攪拌成糊狀;之后,將那些剁碎的艾草,零散地撒在面糊上,再用一些花生瓣兒、松子仁、芝麻做點綴,小心地用鍋勺鏟起一點兒,迅速地放入滾燙的油鍋中一炸,瞬間噴香酥脆??粗切⌒〉陌蒿炞?,我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 ⊥甑奈?,并不喜歡苦味的食物。奶奶就慈祥地對我說:“娃,多吃點苦好啊,既能敗火,又能磨煉耐性?!蔽覅s皺著眉頭,小聲嘀咕著:“這苦味兒也太不近人情了!”見我挑食,她就每次多添加一些紅薯與土豆來中和苦味,于是,我漸漸地喜歡上了這種苦中帶著點清香的艾草。 那時,我在村校讀書,每天天色蒙蒙亮,我們就得出發,翻山越嶺前去學校。每天下午四點來鐘,學校才放學,我們拖著疲憊的身子趕回來。奶奶最心疼我,見我無精打采,于是又給我做炒餅吃。聞到熟悉的味道,我也放下靦腆模樣,只管大快朵頤,學校里遇到的種種煩憂全然拋之腦后??粗乙荒樞腋5臉幼?,奶奶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后來,我每次前去學校,奶奶就會往我的書包里塞幾個炒餅和一瓶糖水,還叮囑:“中午餓了就吃點,倘若同學在旁邊,給他們分點,不要吃獨食!” 四年級時,我轉去了鄉里的中心小學,告別了村小每天早出晚歸的讀書生活。那年,奶奶重病,臥床不起,父親也放下外出打拼的活兒,留在家中照顧奶奶。每次周五從學校趕回來,我總能看到奶奶那滿是溝壑的臉上泛著一縷慈祥的目光??墒?,她的聲音連同她瘦削的身體一樣,愈發憔悴。我們一家人的心里,都不是滋味?! ∫惶?,我如往常一樣準備收拾行李前往學校,卻看到父親的臉色緊繃、神情凝重。我從母親口中得知奶奶過世了。奶奶平時最寵溺我,總是把最好的給我,我因調皮受到父母責罵時,奶奶就會出來護短;知道我喜歡吃甜食,空閑時她就會帶著我去集市逛逛;回來時,我的手里拿著一串糖葫蘆,奶奶手里拎著一大包我愛吃的零食……得知這樣的噩耗,我一陣悲痛炸裂開來,泣不成聲?! 奈矣杏洃浧穑棠叹鸵恢鄙钤诠枢l,很少出門,她的生活也極為簡樸,衣衫簡陋,粗茶淡飯,如原野中一株遒勁的野草,倔強又韌性地活著。我還記得,小時候我經常對奶奶說“等我長大了就帶你去旅游,去看遍世界”,可是遺憾的是,如今我長大了,我能走遍世界、看遍世界的時候,奶奶卻早已不在人世?! ∥液鋈桓杏X到心里一種苦仄涌上來。其實,對于農村人來說,早已和苦味、苦楚有了一種良好相處的默契和方式,而我闊別故鄉多年,在陌生的城市,在社會的圍城,也經歷了一些風雨,似乎和“苦”也已經相處融洽。 可為何如今又覺得苦呢?大抵,是與故土與親人分別得久了,自己也像一株漂泊的草,被風吹得找不到北。像一株艾草,風吹雨打,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經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考驗和磨煉。而離開的日子久了,才會有機會給想念有生芽和萌發的縫隙。 細雨又清明,陌上艾草綠,想起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有奶奶親手做的艾草餅相伴的童年,心里就感到一陣疼痛……
2024-04-02三月桃花香
鄧盛勇 你是 芳菲三月的 朵朵桃花 盛開在 春風和煦的 祝福里 搖曳枝丫 灼灼芳華 是誰? 為歲月種下 這一世的情緣 是誰? 為春風留下 這粉紅的剎那
2024-03-26金佛山迷洞
鷹空非舞 從來絕勝妙難講,銷魂迷景洞中藏?! ∶骱佣菪稳氲匦模档离[曲通殿堂?! 】v橫幽洞含幽洞,無盡硝場連硝場, 萬家兵勇何所祭,千古門壇一炷香。
2024-03-26春天,楊樹葉的味蕾記憶
□ 趙雅靜 不經意的春日午后,陽光透過樹梢,斑駁陸離地映在老家那條青石小徑上。我漫步于此,一陣微風拂過,飄來一股淡淡的清香。那是楊樹葉的味道,是童年記憶中的味道,是家鄉的味道?! ⌒r候,每到春天,村里的孩子們都會爭先恐后地跑到楊樹下,尋找那些嫩綠的、帶著淡淡香味的楊樹葉。它們是春天的使者,也是我們的美食。在物質并不是很豐富的童年,春芽就成了我們春天里的美味佳肴。 兒時,我和小伙伴們在楊樹下忙碌著,采摘那些嫩綠的春葉。我們的笑聲和歡呼聲交織在一起,仿佛是春天里美妙的樂章。我們比誰采得多,比誰采得嫩,甚至還比誰爬樹爬得高。那是一種無憂無慮的快樂,是一種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采回家的楊樹葉,母親會用她那雙巧手將它們變成一道道美味。她會先將楊樹葉清洗干凈,然后用清水浸泡,去除那份苦澀,保留那份清香。楊樹葉可以和熟土豆絲一起拌著吃;可以焯水后,倒入涼白開,撒入鹽和蔥花,直接吃;但我期待的是媽媽的做法:將楊樹葉切成細絲,和上面粉、雞蛋和各種調料,攪拌成糊狀,然后將這些糊狀的楊樹葉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酥脆。那是一種外酥里嫩、清香可口的美味,是我童年時代期待已久的春日饗宴?! ∧菚r候,我常常站在廚房門口,看著母親忙碌的身影,聞著那股從鍋中飄出的香味,心里充滿了幸福。那種香味,不僅僅是食物的香,更是家的溫馨和母愛的芬芳。每當我品嘗那金黃酥脆的楊樹葉時,總能想起母親的笑臉,總能想起那個充滿歡聲笑語的春天?! ‰S著時間的流逝,我離開了那個小村莊,去到了遠方的城市。那里有繁華的街道,有五彩斑斕的霓虹,也有各種各樣的美食。但是,無論我走到哪里,無論我嘗過多少美味,心中總是忘不了那金黃酥脆的楊樹葉,總是忘不了那個春天的味道?! 《嗄暌院?,當我再次回到那個小村莊,那些楊樹依舊挺拔地站在那里,那些青石小徑依舊靜靜地躺在那里。我走到了那棵老楊樹下,抬頭望著那些翠綠的葉子,心中涌起了一股說不出的情緒。我伸手摘下一片楊樹葉,輕輕地放在鼻尖嗅了嗅,那股熟悉的香味瞬間帶我回到了那個春天?! 』氐郊?,我向母親提起了想吃楊樹葉的念頭。母親笑了笑,說她已經很久沒有做過那道菜了,但看到我渴望的眼神,她還是答應了。于是,在這個春天,我再次品嘗到了那金黃酥脆的楊樹葉,再次品嘗到了那份來自童年的味道?! ∧且豢蹋曳路鹩只氐搅四莻€春天,回到了那個無憂無慮的時光。我看到了母親年輕的模樣,看到了小伙伴們純真的笑臉。那些記憶,如同這楊樹葉一般,經過了歲月的洗禮,卻依舊保持著那份美好?! 顦淙~的味蕾記憶,不僅僅是對美食的記憶,更是對家鄉、對童年、對母愛的記憶。它讓我懂得了,無論走到哪里,無論經歷了什么,那份來自根的呼喚和味道,永遠是溫暖動人的?! ∪缃?,每當春天來臨,每當我看到那些翠綠的楊樹葉,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個春天,想起那份金黃酥脆的美味,想起那份純真的快樂。那是一種無法忘懷的情感,一種永恒的味覺記憶。
2024-03-26春天的味道
□ 朱三英 俗話說:“春吃芽,夏吃瓜”。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我們大飽口福的時候?! 〈褐叮谝啊Kj菜是最早報春的時鮮野菜。早春時節,大地回暖,薺菜從泥土中探出了頭,它們一簇簇、一叢叢,嫩嫩的、綠綠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挖薺菜的人們,她們拿著鏟,提著筐,在野外踏青采春,放飛心情?! ∷j菜莖葉鮮嫩,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無論是炒、煎,還是做餡、做湯,吃起來皆清香可口,尤其是薺菜餡的餃子,清雅中帶著醇香,鮮而不俗,別有一番風味。在我們老家,每年三月三,有用薺菜煮雞蛋吃的習俗,薺菜諧音“聚財”,吃了薺菜煮雞蛋,寓意吉祥和健康?! 耙褂昙舸壕?,新炊間黃粱?!贝褐?,在母親的菜園里。一場春雨過后,韭菜破土而出,一個多月以后,韭菜就躥到半尺多高,可以割下來嘗鮮了?! ∧赣H把割下來的韭菜洗凈切碎,又去雞窩掏兩個雞蛋,待鍋里的油燒熱以后,母親把攪拌好的韭菜雞蛋倒入鍋中,伴著鍋底“哧溜”一聲響,一盤春意盎然的珍饈佳肴就出鍋了?! 〈壕虏粌H味道鮮美,柔嫩多汁,還是提味增香的佳品。在母親的食譜中,最是韭菜能百搭。無論是炒香干、炒豆腐、炒臘肉,還是包餛飩、包包子、包餃子、做菜盒、做春卷,無論是當主角還是配角,韭菜的地位都無可替代。母親說韭菜皮實好種,割了還會長,一年四季都能吃?! 邦^角嶄新露,江南四月時?!痹谀戏?,春天也是吃春筍的季節。春筍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有“素食第一品”的美譽。白居易在《食筍》一詩中寫:“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紫籜折故錦,素肌掰新玉。每日逐加餐,經食不思肉?!彼麑⒐S蒸熟吃,不添加任何調料,吃了筍之后,連肉都不想吃了。蘇東坡更甚,他說:“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筍煮肉?!薄 坝蜖F春筍”是最常見的做法。挑選鮮嫩的筍尖,切成筍片,焯水去澀,在鍋中倒入清油,鍋燒熱后放入筍片翻炒至金黃,然后加入黃酒、白糖、生抽、老抽和食鹽入味,最后放入少量清水燜煮,這樣做出來的春筍鮮香嫩滑,十分爽口?! ∧戏竭€有一道有名的特色菜,名叫:腌篤鮮。把春筍、臘肉、火腿、百葉結等食材一起慢燉,臘味的咸香,加上筍的清香,互相中和,熬出來的湯色白汁濃,肉質酥肥,味道鮮而不膩,吃一口唇齒留香,讓人欲罷不能,用其下米飯,輕松能吃兩大碗?! 〖毥狼屣L還有味,在這春意盎然的時節,品嘗著天賜人間的美味,用心去感受大地的溫暖,實在是春天里最美好的事情。
2024-03-26趕 山
□ 馮敏生 “嗨吆,嗨吆,那個奔山坡,去采藥,喚來大哥和二哥,叫上四叔和五叔,穿山林,走山坡,采來連翹二花五味子,挖下桔梗柴胡狗山藥,換來今天好生活,那個奔山坡,去采藥,﹍﹍” 山很大,連綿起伏,重重疊疊,一眼望不到盡頭。看不見采藥人奔走于大山深處的影子,只聽見山谷飄蕩著采藥人奔山坡那悠揚的山歌聲?! ∩绞怯星閼训模讲赣巳f物,涵養了水源,呈現給人類賴以生存的綠水青山。放眼望,到處山花爛漫,峰巒疊翠,溪流淙淙,鳥語花香;滿眼綠意盎然,勃勃生機,到處是怡人的風景?! ∩绞强犊摹kS處依山傍水,可以建立家園,可以造田種植稼蔬。如果你肚子餓了,酸葡萄、五味子、野李子等滿山的野果,會讓你吃個飽;如果在雨后云霧繚繞的日子,你可以在山林里采集新鮮的木耳、蘑菇、猴頭和鹿茸,帶回家做上一桌美味佳肴;如果你孤獨寂寞時,那些在林間散步的野兔、豬獾、山雞等小動物定會陪伴你……正如山里人常常如此講:“大山是個天然的綠色寶庫,是個聚寶盆。山里人是困不死的,祖祖輩輩,與山川、飛鳥、走獸、森林等萬物為鄰,風霜雪雨,和諧共生?!薄 ∩搅稚L的中草藥,是大自然的精華,是大自然恩賜給人們的綠色天使。小時候,山里人多半是“土郎中”。村里的父輩爺爺輩人,大都會念叨中草藥“湯頭歌”“四季歌”。記得村里牙口不好的四爺,常在村口的老核桃樹下,邊捋著花白的山羊胡子,邊口齒不清地為我們這些放學歸來的山里娃們念叨中草藥“四季歌”。什么“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遠志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問澤蘭。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樂半年;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秋菊開花遍地黃,一日雨露一回香;牧童去取國公酒,醉到天南星大光。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窗一層層;待到雪消陽起時,門外戶懸白頭翁?!薄 ∮浀迷诋敃r,我們小孩子有的喜歡聽,有的愛胡亂打岔,常爆發出一陣哄堂大笑。我在四爺的普及下,至今還能背誦上幾句中草藥“四季歌”來。我們山里娃,大都在大人們的熏陶下,能簡單說出幾種中草藥的功效來,比如,清熱解毒的連翹和柴胡,清肺除濕熱的黃芩等等。我從小就喜歡跟著父親去山上采藥,好為我家添補生活用品,或者為我交學費。山里生長的許多中草藥,我大都能辨認出來,還能講出關于諸如“桔?;ㄏ勺雍筒窈踝拥睦寺矍椤钡纫恍┯嘘P中草藥的傳奇故事, 奔波在家鄉大山里的采藥人,一般從中草藥的開花情況就能辨認出中草藥的生長之處。比如清明后,山坡上一串串紫色的丹參花開了,人們就去采挖丹參;三伏天里,綠草如茵的山坡上,盛開著淡黃色小花朵的柴胡花,遠遠望去,一片金黃;瞧那崖畔上的蒼術花,毛茸茸的小白花,潔白無瑕,葉片周圍長著許多小刺兒,容易扎人的手;尤其那暗藍色圓筒狀的桔梗花,喜歡長在樹林下,黑色土壤的巖石上和巖縫里,桔梗的根白胖,須根飄逸,如同大興安嶺出產的“人參”;還有那纏繞在樹上的叢叢葛藤花,如綠色瀑布,就在婆娑的繁枝嫩葉間,倒掛著許多紫紅色的小花朵。葛根深埋在地下,采藥人往往要花大力氣,才能挖出粗壯的葛根來?! ∮浀迷谖疑闲W有一年初夏,我和父親在的溪邊一片幽靜的樹林里,發現了三四株野生天麻。只見紅嫩的莖稈,偷偷地鉆出厚厚的腐枝枯葉,沐浴在林間太陽斜射的微光里,棵棵直立,紅嫩透亮,弱不禁風。父親欣喜萬分,小心翼翼地用手輕輕撥開松軟的腐殖質土,只見一窩土黃色的野生天麻,如碩大的“土豆”一樣,橫七豎八地躺在松軟黑砂土坑里,可愛極了。我們將天麻采集回家,蒸熟,再捏成扁圓形曬干。父親說,野生天麻藥用價值大,價格高,可以治療頭痛眩暈等病癥,還可以用天麻熬小米粥、清燉“天麻土雞湯”,這可是上等的天然保健食材?! ∥液芰w慕輾轉山野的采藥人。他們遠離喧囂,以山為家,不畏艱險,行走山林,總是把那些稀缺的中草藥,送給那些急需治病的人。這些采藥人,一身迷彩服裝束,一個發白的帆布口袋,一把綠色軍用水壺,一根手柄磨得黝黑發亮且一頭是帶著月牙形鐮刀的小镢頭,這些是他們采藥人的全部家當。這些采藥人經年累月,風餐露宿,飽經風霜,個個臉色醬紅,攀巖爬樹,身體矯健硬朗。采藥人采藥一般是沒有目的地的,尋藥、找藥、采藥,從這座山坡,奔到那座山坡,樹林、溪邊、懸崖、河谷、石洞,到處有他們奔波的足跡和身影?! ≡谏嚼?,我遇見一個年長的采藥人,他曾對我說,越是名貴的中藥材,越是生長在人跡罕至,或者懸崖峭壁、老樹古藤等諸多危險的地方。每當他們采集到靈芝、天麻等名貴中藥材,他們采藥人都要聚在一起慶賀,焚香敬山林,放鞭炮喝大酒,以此來表達對山林的敬畏?! ∧俏荒觊L的采藥人,遙望著對面的群山說,我們草藥人的生活自由自在,充滿著幸福快樂。遇見草藥就采藥,沒有遇見就滿山遍林地奔波趕山,既能欣賞山野里那云霧繚繞,青山翠谷壯美的風景,又能與山林會晤,與鳥雀走獸對視。寂寞時候,凝望蜿蜒起伏的群山,扯起嗓子,高歌幾曲,讓自己的歌聲在山巒上回蕩。在即將分手時,我曾擔心地問道:“既然采藥這個職業如此艱辛危險,你為什么現在還去山上采藥呢?”他神色凝重地說:“凡事總得有人去做吧,我們采藥人既然選擇了采藥,再苦再危險,也要一直做下去!” “凡事總得有人去做!”我不禁被這位年長的采藥人,以及常年奔走在大山深處的采藥人肅然起敬。是呀,采藥雖然是針對大自然的一種采集行為,但也是大自然回報人類,人們尊重大自然利用大自然最美的體現。這時,山風“颯颯”作響,樹葉婆娑起舞,眼前的山峰巍然屹立。此刻,我恍然覺得自己,已經成為一個縱情青山綠水之間的采藥人了。 這時,遠處的山谷上,忽地飄來采藥人那優美的歌聲來:“嗨吆,嗨吆,那個奔山坡,去采藥,喚來大哥和二哥,叫上四叔和五叔,穿山林,走山坡,采來連翹二花五味子,挖下桔梗柴胡狗山藥,換來今天好生活,那個奔山坡,去采藥……”
2024-03-26“雙城綠動話發展·中國作家川渝行”走進南川
南川融媒訊(記者 黎明)3月18日,參加“雙城綠動話發展·中國作家川渝行”生態文學采風活動的作家來我區采風。 當天,來自全國多個省市的作家先后前往山王坪鎮和德隆鎮,參觀了解我區山王坪喀斯特國家生態公園生態修復、石漠化治理以及大樹茶保護及產業發展等情況。 在山王坪喀斯特國家生態公園,道路兩旁,水杉和柳杉筆直挺立著。這片樹林是生態修復的成果。上世紀80年代初,南川人開始在這里種樹。為了選擇合適的樹種,技術人員在石漠化土壤中反復試驗,最后確定了柳杉、水杉等適宜品種。如今40多年過去,當初種下的柳杉、水杉已經長成參天大樹,并隨著一張航拍山王坪喀斯特國家生態公園繽紛秋色的照片出圈,成為人人向往的旅游地。德隆鎮位于世界自然遺產地金佛山東麓,平均海拔1300米,散落在大山深處的村莊、古茶樹時常被云霧縈繞。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孕育出的古樹茶葉片肥厚、芽體壯碩,湯色透亮、滋味鮮醇,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也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葉子”?! 〕啥际凶骷覅f會主席熊焱說:“我折服于山王坪喀斯特地貌的雄奇俊秀,更佩服40多年前栽下這片山林的人;我感受了南川大樹茶這份天然的饋贈,也看到了當地村民對大樹茶的保護和珍惜,南川自然生態保護得很好,讓我想起海德格爾所說的,詩人天職就是回鄉,我想這次在南川的行走就是一次回鄉之旅。” 重慶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張者說:“每到冬天下雪的時候,中心城區不少市民會來南川看雪,夏天最熱的時候又來南川避暑,可以說南川的鄉村已經成為我們重慶人的靈魂棲息地?!薄 私?,參加此次采風活動的作家們將在充分感受我區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奮斗實踐后,從鮮活的文學視角切入,創作一批文學作品,反映生態環境改善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03-25聽,那聲音如天籟
□ 趙文靜 從單位出來時,已是華燈初上,不著急回家,騎著單車在街上慢慢地轉。突然一聲底蘊悠長的吆喝在不遠處響起,一聲“辣椒咸菜”,喊得意味深長。這是一個老人的聲音,如果沒猜錯,辣椒咸菜或許從年輕時就是他賴以生活的營生,在我的印象里,只有那很多年前走街串巷的生意人,才能把一聲吆喝喊得如此沁人心脾。他的聲音拉得長長的:“辣—椒—咸—菜”,每一個字都透著渾厚的生命力?! ∪缃?,做生意的攤販,只要需要喊的,都備了喇叭,每日里街道上,紅的藍的喇叭里傳出的叫賣聲不絕于耳,只覺聒噪,令人心煩。而聽到這地道的吆喝聲,似乎一下子跌進了那個純凈的童年?! ∥倚〉臅r候,村子里經常會傳來叫賣聲。農家人過日子急,正功夫沒人在家閑著,那些小販似乎也是要去趕集的,而早上和傍晚,小村便成了小販們賣弄吆喝的舞臺。一大清晨,伴隨著公雞的啼鳴,小販已來到了村莊。賣油條的那個矮個子中年人,每天都來,孩子們還在被窩,賣油條的吆喝聲已經悄悄爬進了熟睡的耳朵眼兒。他是這樣吆喝的:“果—子—咧,新—炸地—果子?!彼暮奥暻鞍虢匾蛔忠活D,后半截兩字一頓,鏗鏘有力,不急不緩。他的油條是那種極為標準的北方果子,四條“腿”,肉厚且軟,老人們極喜歡。另一個賣油條的也來,與矮個子中年人的吆喝不一樣,他的喊聲顯得頗為急切,他喊:“果子,果子,果子,大果子咧!”前面像熱鍋炒豆子,噼里啪啦地爆,后面一個“咧”字,拉得老長,然后上揚,揚到最高處,再戛然下降。這人賣的油條與那一個也不同,他家的其實都是果子片,有的還沾了糖,又香又甜又脆,小孩子們都愛吃。小販很聰明,早摸清了哪家人愛買,又根據自己家油條的特色,專門去有小孩子或是老人的地方轉著喊,所以,他們也不存在太大的競爭,各人自有市場。 賣豆腐的,賣香油的,也喜歡早上來,他們不喊,他們打梆子。我小時候總是分不清賣香油和賣豆腐的有什么區別,只要聽到梆子一響,就喊賣豆腐的來了,可父親經常會糾正我,說是賣香油的,出去一看,果然如此。我很奇怪,為什么父親總是猜對了,而我卻猜不對。后來父親告訴我,賣香油的打梆子有節奏、講究,是這樣的:“梆梆—梆—梆梆—梆”;而賣豆腐的是打亂梆子,就是“梆梆梆梆梆梆”,亂打一氣。哦,原來,還有這么多講究?! 〈禾旎蚯锾斓陌恚u辣椒咸菜和臭豆腐、紅豆腐的小販常來。那時候農村人舍不得吃菜,除了自家腌的咸菜和做的大醬外,辣椒咸菜和腌豆腐也成了美食。傍晚,村子里炊煙裊裊,母親們坐在灶臺前生火做飯,孩子們得了令,端著粗瓷碗,尋著一聲聲“臭豆腐”的吆喝,大街小巷地跑。五毛錢,給十小塊豆腐,再給一勺湯。兩只小手緊緊地捧住,小腳不敢走快,一步一步,輕抬慢落,生怕灑出半滴?! ‰m然貧窮,偶爾也會來賣小孩子吃的零食或玩具,吃的無非是爆米花,或是甜冰棍兒、甘蔗。那時候“甜”似乎就是一切好吃的代名詞,所以那些吃的吆喝法類似:“甜—米—花咧,甜—冰—棍兒—咧,甜—甘蔗—咧。”一個甜字,喊得你直流口水。 至于玩的東西,我記憶尤深的是一個老人,他在背后背一個筐頭,筐頭上永遠蓋著一塊灰頭土臉的粗布,筐頭里放著神秘的令孩子們無限向往的東西。他背著筐頭,像是某個剛剛下地回來的老人,邊走邊喊:“長頭發,換娃娃!長頭發,換娃娃?!彼暮奥暎透杷频模褶D悠揚,不著急,聲音也不大,但足以吸引一群孩子跟在他屁股后面嘰嘰喳喳鬧個不停。只盼著他,快點停下來,看一看他筐頭里那個放到嘴邊一吹就“嗚嗚”響的用油彩畫了眉眼兒的泥娃娃?! ∧切┗蛴崎L或婉轉的吆喝聲,與那些鄉村的清晨和夜晚一起,埋藏在了時光里,卻在這樣一個傍晚,在鬧市的街頭,一聲韻味悠長的“辣椒咸菜”,一把將我拉進了那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我就那樣靜靜地,靜靜地,站在時光里,聽,那聲音如天籟。
2024-03-19金色花海
□ 信鴿 一年一度春風暖,一歲一茬油菜花。萬物復蘇,盡顯芳華,盛開的油菜花為鄉野大地鋪滿了黃金毯,成為鄉村里最靚麗的風景線。稍微有一點陽光,人們都會約上三五好友去郊區觀賞油菜花。 其實,油菜花并不是什么罕見品種。它乃凡間種,很普通也很平凡,既沒有玉蘭花的花瓣豐滿碩大,也沒有貼梗海棠那樣紅得耀眼奪目。它的花瓣四枚呈十字排列,伴著金黃,自帶陽光。 因為平凡,花開的時節,到處都有它的身影。它分布在小院里、田坎上,甚至是河兩岸、公路旁,只不過有的是成片成片的,有的是星星點點的?! ≡诩亦l南川,成片的油菜花不得不提東城街道三秀社區的油菜花。這里是距離南川城區最近、面積最大的油菜花基地,核心區有100畝,展示區近1000畝。每年3月,金燦燦的連片油菜花,猶如一幅巨大的油畫,色彩斑斕,美不勝收,吸引了不少游客紛紛前來賞花拍照、打卡游玩。當然,除了三秀,南川觀賞油菜花的地方還有鳴玉鎮向家溝、峰巖鄉千丘村等,總有一處能讓你徜徉在金色的花海里流連忘返。 陽光明媚,春風和煦。因為孩子還小,我們選擇了距離城區最近的三秀油菜花。剛到花田,就看到街邊支起了很多美食攤位,有賣油茶的、玉米粑的、洋芋花的、熱灰粑的,好不熱鬧。這幾年,油菜花開,游客增多,小小油菜花已逐漸綻放為村民的鄉村振興“幸?;ā薄! 翱从筒嘶?,喝南川正宗油茶嘍。”在一處賣南川油茶的小吃攤位前,大喇叭循環地播放著這句吆喝,吸引了不少游客購買品嘗?!坝筒嘶ㄕ媸翘览?這里不僅可以賞花游玩,還可以吃到南川特色美食?!眮碜园湍蠀^的游客李女士喝著油茶,興奮地跟她的好伙伴打起了視頻電話,邀請朋友來三秀賞花。 沿著步行道行走,縷縷清香蕩漾而來,沁入肺腑、讓人陶醉。這個時節,也是蜜蜂最忙碌的季節。你瞧,它們煽動著翅膀,在空中飛旋,忙著采擷瓊漿,揮發出花的香甜;蝴蝶也翩翩起舞,傳播淡淡的清香,把游客領進金色的花海。 萬物盡染春味,花海溫暖沉醉,鄉村美景風光甚好,好的美景自然需要與人分享。我們也按捺不住了,捧上一朵,輕放臉頰,拿起手機,把春天記錄下來?! 鉂獾幕ㄏ?,金黃色的春天,趕緊來南川看油菜花吧!去聞一聞春天的氣息,看一看春天的美景,嘗一嘗春天的美食,愿你遇見的都是溫柔,奔赴的都是明媚。
2024-03-19梅華踏青
□ 劉邦偉 邂逅梅華園,是由河圖鎮回城途中的偶然機緣。如此雅致所在,聞名已久,卻是一直未得參謁真容。順廣場徐步而行,迎面匾額鎏金“梅華園”三字,字體遒勁楷正,頗有龍蟠之勢,顯然是出自方家手筆。左右楹聯平仄和諧,意境宏邁,襯托出古色古香,心頭暗自共鳴,倒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雅地?! √ё阌綑懚?,心頭靈光倏地穿越時空之縫隙,“梅華,溫雅近梅,浮生若華”,金庸筆下名喚梅若華的纖弱女子此刻煢立眼簾,蓮步微啟,回眸欲語。瞬乎間真耶幻耶,一步天涯,一念武俠,平添一種江湖兒女之感,身心仿似遁入那個純粹年代,夢幻之旅由此開啟?! m世界與梅世界只灰墻玄瓦相隔,極似道家所謂閬苑仙境,嶺際暮靄沉沉欲降,湖面薰風娑娑而偎,天地大勢撲面而來,似有靈氣灌體,直欲御云遨游。索性信步放足,緣湖左施施然而行。見有石雕巍然肅立,趨近方知乃是北宋名宰介甫公,生平籍貫功績憾無一字作表,及瞥見女墻鐫刻有五言梅詩:“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虔心讀罷,感慨良多,此詩所作背景大概略知一二,詩人于逆境中自喻為梅,雖凌寒而無畏,只為守得那暗香撲鼻。詩之文字縱然直白近俚俗,詩之風骨卻是凜然具高節,復觀塵世中碌碌我輩,成日為稻粱而謀,關于初心關于理想早已棄如敝履,古人警言在耳,蕩徹靈魂,理當引為銅鑒,時時拂拭之?! ∏嗍宀降拦饣缢?,隱隱倒映著梅之璀璨,繽紛花瓣投湖而去,濃郁幽香襲人而來,此情此景,那位梅妻鶴子的孤山遺老應有同感,“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梅花在他的眼中是疏影亦是暗香,絕美的詩句,絕美的意境,來自風華大宋的審美,至今余韻留存,若得千年穿越,先生美髯素袍,伴一張琴、一壺茶、一樹梅。桃源何等令人向往,雖不得知,若似此梅園三分神韻,那位武陵人定然樂不思蜀,而此刻陶醉其間的我,又何嘗不是武陵人。浮生若得闌夢,此夢只與梅相關,沉溺其中,不愿醒來。 騁目眺遠,眼波隨湖波而蕩漾,湖心小島竟也變得迷離起來。幾樹梅紅勝霞,一襲草茵若錦,恍惚間舟舫里探出一個粉羅衣白絲鞋的女子,柔荑掀開畫簾,鳳目含情而望,是在踐約新春,抑或是在作別舊盟。如若是不勝嬌羞的唐婉,那么陸游于千百年千百度追慕而來,“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醫?!彪m隔一島,終究天各一涯,緣分紅線又何嘗不似這世間的情深緣淺,于梅開時節,訴說與梅的故事?! ∷季w放飛,躅步而行,石拱廊橋蜿蜒如龍,扶欄四望,盡收眼底。園林布局深得江南園林移步換景之妙,遠處塔影重疊曲徑回環,近處梅香撲面水色可人。所站立處廊橋,不禁遐想連連,若是修砌成西湖斷橋式樣,一側是白衣勝雪的白娘子,一側是青衣倜儻的許公子,于煙花三月,于油紙傘下,邂逅驚艷了世間的彼此……襯托著此刻西邊天際的落落余暉,融入山水勾勒的水墨意境,梅園的絕美一面在此刻展露無遺?! ∶啡A園,想起元代王冕著有《梅華傳》,梅華一詞大約來源于此處。古書所收錄的是關于梅的典故,而我的一路行來,也是關于梅的典故,在不經意間與古書相契合,雖然沒有古書所載那么荒誕離奇,但是關于梅的典故真切演繹了上千年。梅華園沿湖之旅,分明就是赴一場時光之旅,帶著詩意而來,必然滿載詩意而歸,此時此刻,自由而活潑的心靈,不愿意再受古詩詞的約束,借用現代詩人雷默的自由體新詩抒發此刻的心境—— 梅花從枯枝上 吐出蕊 思想者的頭顱 在夜里開花
2024-03-19風從老屋吹來
(外一首) 木易 那夜,故鄉有風 一陣又一陣 將老屋的往事吹醒 沒有人知道 那一刻我的心情 是一浪又一浪卷起的 驚慌、牽掛、擔憂、疼痛 村口是否有一個 遙望的身影 夕陽點燃的情緒 能否平靜夜晚的夢 嘰嘰喳喳的鳥鳴 插敘童年的事情 面對一輪滿月 我欲言又止 欲罷不能 那條彎彎的土路 疊滿匆忙的腳印 每一次 都讓我心跳血涌 聽得見老屋的呼喚 有風的夜晚 一定會有人打開 故鄉的章節 讓一陣一陣風聲 徹夜不眠 懷念童年的麥秸垛 童年麥秸垛的高度 有著明顯矮化的跡象 可固執的守候 蹲成執著的清香 那些繞著麥秸垛的蹦跳 那些躺進麥秸垛的幻想 那些靠著麥秸垛的歡笑 一次次和夢一樣 都在星光里蹦跳 最后 沿一縷縷月光 返回溫暖的窩巢 窖藏歲月的美妙 那些快樂的童謠和 縷縷草香 那些時光里的故事和 麥秸垛旁的歡笑 順著皺紋悄悄流淌 阿狗和小花 以假亂真的愛和疼 麥秸垛做證 這么多年 天真、狂妄、調皮 依然像麥秸垛一樣守望 當思念 穿過透明的憂傷 那些灑落在歲月里的 故事 都成了童年麥秸垛的 意象
2024-03-14記憶里的籬笆
□ 熊聆邑 開車路過一處村莊,出乎意料地看到一片籬笆,土地被劃分成片,精致地種植蔬菜、飼養家禽,籬笆像是一道長龍綿延數里,守護著一方寧靜。忽然間,記憶里的籬笆,也跟著浮光掠影般出現眼前?! 盎h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眱簳r依山而居,門前半畝方塘,繞屋潺潺流水,穿梭在籬笆柵欄外,飛花逐蝶、癡癡望月的樂趣自然少不了,只是一味尋歡,悟不出詩中深意,更不知童年的珍貴。 母親常說:“有籬笆,才有家的感覺?!痹谕ピ豪锪罆裼衩住⒌竟?、豆角……把雞趕到籬笆外,有“美食”的誘惑,它們既不會跑遠,又進不來庭院,只能緊緊圍繞著籬笆啄食。偶爾,我也會向籬笆外撒一把稻谷,看著它們為了搶啄散落的谷子撲騰起翅膀,樂得哈哈大笑。 記憶里,奶奶做的籬笆不僅結實耐用還極為美觀。她先在菜園子周圍打下木樁,再用幾根鐵絲圍成一個圈,細長的樹枝被整齊地固定在鐵絲上像是一道網,緊接著,將廢舊的塑料袋、塑料板、鐵皮、布料……嵌入籬笆的縫隙,遠遠看去像是一雙眼睛、一朵鮮花、一張笑臉,平平無奇的籬笆也好似活了起來,有了靈魂,有了生命?! 』h笆總會和攀爬的藤蔓相“擁抱”。黃瓜、南瓜、絲瓜、四季豆…種在籬笆周圍,不僅省去了搭架引蔓的煩惱,還別有一番風景。尤其是南瓜,起初只是一截小小的藤蔓,依附在籬笆上,生怕大風把它吹落,小雞啄去嫩芽。可是,它像是鉚足了勁兒,用不了多久,原本看起來柔弱的莖葉便長得極為茂盛,不知不覺就搖曳起一片翠綠的波濤。金黃點蔓綻籬門,幽境生香月舀盆,黃色的南瓜花散發出淡淡清香,清新自然,讓人忍不住地喜愛。 夏季的傍晚日影西斜,余暉映照天空,澆灌了菜園,再向院子里潑灑幾桶水,蟬鳴蛙叫柳枝搖,芙蓉出水流螢繞,月亮爬上山坡,清風云影攜來陣陣微涼。一家人就挨著籬笆,嗅著花香,輕搖蒲扇,說著家長里短,看著星光閃耀,好不愜意。那一刻,仿佛所有的煩躁、疲憊、不安都煙消云散,一切聲音都顯得動聽、柔和?! ∧昴隁q歲,花謝花開。如今居住在城市,籬笆柵欄成了稀罕物,但農村老家的籬笆依然固守本色,就像祖輩們,為了幸福生活扎根土地,帶著豐收的渴望和希冀,在寒暑交替中耗盡青春年華?! ∞D念一想,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一道籬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當我們從父輩手中接過謀求幸福生活的“接力棒”,就勇敢承擔起了“守護”家園的責任,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挫折磨難、危機挑戰,都會緊緊地站在家人身邊,像是一道籬笆把危險阻隔在外,輕輕地告訴他們“別怕,有我!”
2024-03-14三月三的向家溝
□ 朱洵 如果說千丘塝上那千丘田,從大溪河右岸的公路上遙望蔚為豪放壯觀的話,置身其中卻有“不識千丘真面目,只緣身在花田中”之憾。要真正感受油菜花的婉約之美,還得前往向家溝?! ∏锾镌谀细⒐酚疫?、大溪河右岸,而向家溝卻在南涪公路左邊、大溪河左岸的山腰上,但是比千丘塝平緩多了?! ∠蚣覝相l村振興示范長廊位于鳴玉鎮中心社區五組,去年前年春天很火,看油菜花時游人如織。今年三月三日這天,我哼著“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前往向家溝打探?! ★L和日麗的三月三,不冷不熱,但放風箏的孩子不多。觀光路邊規范地支著一排攤位,是為“鄉村集市”。有風蘿卜、老鹽菜、野蔥、鵝蛋、鴨蛋、雞蛋、折耳根、牛皮菜、紅薯粉、油茶、榨菜做的咸菜、帶殼煮熟的苞谷、粽子、糍粑……也有批發來的零食、水果,價格公道,老鄉們十分熱情,但不強求你買?! ∮袃扇齻€大山峁上開滿了油菜花,菜花漫下山坡,鋪滿了山坳的平壩,步游道縱橫交錯,你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在你想觀景的時候就有觀景臺配合你登臺,遠望油菜花。那有點“沖人”的香味撲鼻而來,全身自然就浸在油菜花香里了。 細看油菜花的顏色很是豐富:有鵝黃色的、金黃色的、淺粉色的、桃紅色的、蛋白色的……每種花色的油菜都自成一片。花色不一,但每朵花都是四瓣,很平常;每枝花也不起眼,可是連成一片就不一樣了。那是壯麗的彩色海洋!無數的蜜蜂飛來飛去,有的游人怕被蜇,可蜜蜂們正忙著采釀自己的甜蜜生活,哪有心情追趕紅男綠女?就連我想給一只胖蜜蜂照個相,都跟隨了好久好遠?! 〕擞^賞油菜花,還有稻田養魚基地、少先隊實踐基地、豐收廣場、稻香廣場,可以駐足休息或觀景。 在村頭,遇上當地村民羅大娘、夏大爺,一陣交談后,結合公示牌上的信息,得知他們成立了經濟合作社。土地流轉之后,每畝地或840元現金為1股入合作社,股東將打造后的田土給合作社(托管),由合作社轉包給生產經營人,社上收取每畝1000元承包費,給股東每畝800元。合作社收益部分,按比例用于擴大生產、股東分紅、公益金三項。 我看見公示欄上入股田土最多的股東有三畝多,一年收入2400多元,另外還有分紅呢。 夏大爺開頭不大理我,裝了一根煙后,他便主動擺談起來:“一年里這段時間最熱鬧,農家樂生意也好,養了一群雞鴨鵝。雞要關著養,要講衛生,要不你們來了看起來不安逸?!薄 ∷?946年出生的人,我說:“明年該泡八十酒了?!薄 芭菽臉泳婆?,身體好就行了,少泡酒、不增加他人負擔?!薄 】粗且蝗壶嗼Z在水田里歡快地啄食,比起那些沒有見過水田就過完一生的鴨鵝們,它們真是自由而快樂?! 叭氯仗鞖庑拢蚣覝线叾帑惾恕保瑤讉€手舞足蹈的紅衣女子終于拍完了視頻,又一對白衣女子在遠處開張了?! 】粗鴫ι瞎镜霓r戶入股土地表,共有113戶成了股東,其中姓向的就有76戶,“向家溝”,果然名不虛傳。
2024-03-14南川有個桃花源
□ 余道勇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到底在哪兒,許多地方說法不一。有的說在湖南的桃源縣,有的說在重慶的酉陽縣。但是,有美景有桃花不一定就是桃花源,我們應該回歸到陶淵明所記述的場景中去尋找它。這么一找,竟然發現,南川金佛山下就有一處“小桃源”?! 短一ㄔ从洝访鑼懥艘粋€場景,大意是:漁夫緣溪而行,兩岸桃花繽紛,中無雜樹,溪流盡頭是一山壁,山壁上有洞,往洞里望,仿佛有光亮。漁夫舍船進入狹窄的洞中,往里面走數十步后,豁然開朗,洞的另一側,房舍、田土、男女耕作、阡陌交通一應俱有,雞犬之聲相聞。人們生活怡然自樂,卻不知道秦朝已滅亡,歷史已從漢朝到了晉代?! 『铣5碌奶以纯h,認為其地就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不然不會名為桃源縣了。桃源建縣于北宋初年,“因其境內有桃花源而得名桃源縣”。重慶酉陽縣有桃花源景區,也肯定認定那兒就是當年武陵人捕魚為業并發現桃花源的地方,不然就不會打出“世界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你心中,一個在酉陽”這樣的廣告了。 桃花源到底在哪兒,可能已經成為千古懸案。在桃源縣也好,在酉陽縣也罷,都沒有必要去你爭我奪,只要是好地方,大家都愿意去參觀游覽就行了。 就《桃花源記》所描述之場景來看,此兩處未必就是陶淵明所述之桃花源。為什么呢?且不論桃花源是不是虛構,陶公所記是不是寓言或小說,只看其所述之場景“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便可知一二。我們游覽湖南省桃源縣之桃花源,有五柳湖、桃花山、淵明祠、秦溪谷等,景色雖然很美,但人工痕跡明顯。秦溪谷被認為是當年武陵捕魚人進入桃花源之溪谷,但并無“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的境況。再來看酉陽的桃花源,雖有溪有洞,出洞后儼然別有一番天地,較為符合《桃花源記》所述之情形,但其洞高廣不知幾許,顯然不符合記中所述“初極狹,才通人”的情境?! ∥艺f重慶南川金佛山下也有一個桃花源,不是空穴來風和想當然,而是南川舊志書里確有記載。雖然此地沒有打造桃花源景區,并早就被人遺忘掉了,以至于現在找不到一點兒蹤跡,但是,這里曾與《桃花源記》中描寫的場景卻是十分的相似?! ∵@個地方在哪兒呢?它就在金佛山西坡之三匯場到天星小鎮之間,石鐘溪天生橋處,而所謂世外桃源,則是過了天生橋之后的天星小鎮到西坡景區一帶。但是,由于景區及公路建設,人們全然不知其常出入的金佛山西坡天星小鎮一帶,就是南川“小桃源”?! 哪洗ǔ菂^出發,過萬南高速公路到文鳳下道,進入金佛山景城大道,又沿石鐘溪上行十余里,到三匯場。三匯場是南川古場之一,因石鐘溪在這里與另兩條溪流匯合而得名三匯。石鐘溪是鳳嘴江的支流,其“石鐘”名稱由來,亦與南川的桃花源相關?! 赌洗h志·名勝》“小桃源”項記載:“石鐘溪正源出金佛山老梯子下,行二十余里至三匯場后,左右兩山驟合為一,名天生橋,隆起阻之……洞頂一懸石,上弇下侈中空,形圓如鐘……鐘內發聲,虺虺如雷。人莫測其故,名其溪曰石鐘水。”這是石鐘溪名稱之由來?! 〔唤氲教K東坡的《石鐘山記》來:“‘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石水相搏,聲如洪鐘……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記錄的也是一巨石發聲,故名石鐘山。不同的是,蘇東坡所記石鐘是在湖上,而南川石鐘溪上巨石是在溪流之上?! ∵@塊巨石實際就是一個石壁,石壁很高,人們難以逾越?!拔羧沼握咧链溯m返,以為行到水窮處,疑即石鐘溪之源,而不知此如黃河之星宿海?!惫艜r人們把這里當作石鐘溪之源頭,就像有人把星宿海當作黃河的源頭一樣。由于極少有人穿過石洞去探尋新的路徑,于是,南川的桃花源便隱秘在山間,數百年不被人們所知?! 嶋H上,這塊巨石雖攔住人們的去路,其上卻形成一道天然的石橋,名為“天生橋”。現在,通往天星小鎮和金佛山西坡景區的公路正是從天生橋上過去,人們不再記得其下是南川的“小桃源”洞口。現在的旅游公路從天生橋上通過以后,在天星小鎮那一頭,石鐘溪仍然繼續向上延伸,直達金佛山腹地?! ∽屛覀儊砜匆幌隆赌洗h志》里是如何描述“桃花源”的?! ≡凇赌洗h志·名勝》“小桃源”項,有如下文字:“三匯場后數里,自石鐘溪天生橋入,山盡水窮,更得村落僻靜,不聞外事,與陶記中甚似。陳氏世代居之,讀書安貧,有隱士風?!闭f明,從天生橋處進入天星谷里,有陳氏一門在此隱居,讀書安貧,以農為生。 陳氏為何人,已無可考??h人中有喜歡探奇者,乘小船緣石鐘溪而上,兩岸景色如夢如幻,如入異境。到了天生橋處,“山水皆戛然而止”。這就是《桃花源記》所謂“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于是從洞口進入洞中,“復前行數十步,仿佛若有光,則已至上洞口矣。”此地人跡罕至,出上洞口后,“豁然開朗,別有天地矣……前行里許,則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誠如淵明所記者也。此中人多以種竹為業,不知人間有富貴爭斗事?!薄白悦駠詠?,盜賊滿天下。而此中未見一兵,未見一匪?!焙靡粋€真實的世外桃源! 而且,村中人有自號“桃源主人”的,說明村人讀書風氣盛行,能夠取得這么一個有文化的名號。村人在其中怡然自樂,種田種竹為生,安貧而好讀書,此景象十分符合陶淵明所追求的田園生活理想?! ∑鋵?,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因為,隨著社會經濟和生態文明的發展,我們的天空更藍、生態更美了,美麗的景色更多了,人民生活安居樂業,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桃花源。我們已沒有必要去考證陶公是否到過桃源、酉陽或者是金佛山,他所描述的世外桃源,如今,不正在我們的生活中實實在在地存在著嗎!
2024-03-14人間三月,鶯飛草長
鄧盛勇 歡迎大家 來金山福地這詩情畫意的地方 來把綠水青山的秀美親眼見證 來把金佛崔巍的挺拔親自丈量 來看一看千年杜鵑 如何把詩情引向碧空之上 來看一看春秋彩林 如何將自然色彩調和扮靚 70萬熱情好客的南川兒女 誠摯邀請大家來到生態原鄉 看一看東方阿爾卑斯山的神秘模樣 這里山清水秀、物產豐饒、民風純良 在這片潔凈的土地上 方竹筍拔節生長 大樹茶散發清香 山歌聲婉轉悠揚 金龜朝陽等你來驢行探訪 龍崖古城等你來駐足遙想 靜謐星空等你來深情仰望 特色美食等你來邂逅品嘗 期待八方游客 在春暖花開的美好時節 來大觀園里親子踏青 來山王坪上沐浴陽光 來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 一路歡歌 自由翱翔
2024-03-05重逢
□ 耿艷菊 早上出門,走的是熟悉的路線。熟悉并不代表沒風景。收起了書本,眼和心是記憶的攝影機,把街市的風景儲存在個人小小的博物館里,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N秋膘 路過一所學校附近時,馬路旁有一排小飯館,中間有家老字號的,尤為顯眼,玻璃門上貼著顏色鮮亮的藝術字:貼秋膘。 一時間有些恍惚。已走過了,又轉回頭,細細看,一種熟悉的情景和感慨涌上心頭?! ∮浀萌ツ甏藭r,也是這樣一個涼風輕吹、到處是行人車輛的早晨,路過此地,看到這家老字號小飯館門上貼的“貼秋膘”的鮮亮藝術字,覺得很有意思。固然有宣傳的心思,但這份儀式感的心思也是帶著幾分情懷的。最起碼,在我這個陌生的過路人看到,油然而生一種喜悅和溫暖。 按照現在的說法,炎熱漫長的夏日,人被苦夏所困,總喜歡吃些冰涼的食物消暑,而一時的暑熱消解了,但對人的身體并沒有多少好處。當苦夏熬過,迎來了天高云淡的秋天,這時天氣涼爽,秋風朗朗,人的心情好,胃口也好,正適宜貼秋膘。 貼秋膘,它所給我的感受,就是一種季節的儀式感。而我從前的生活里沒有這樣的說法,卻也有相似的鄭重心情。尤其是小時候,雖然日子過得緊張,但秋天到了,田里的莊稼要豐收時,長輩們喜笑顏開,在秋收之前的一段空閑時間,很有閑情逸致地帶孩子們到街上逛逛,買回很多好吃的食物。祖母和母親這時很有耐心地在廚房忙碌,樸素的農家院落里彌漫著濃郁的香味。 平常人家日子厚樸歡欣的味道在季節的輪換里一年又一年里重逢。小孩子就這樣在樸素的歡喜和虔敬的生活態度里慢慢長大?! o名小花 橋下是一個路口,四方的車輛行人匯聚在這里,在早高峰的時段要通過這段路,是很費勁的。堵車是常遇到的情景。不斷的汽笛聲和沉悶的焦灼里,左右四顧中,一大片翠綠映入眼底,更為驚嘆的是翠綠中的一點紅。 與其焦灼無奈,不如灑脫地欣賞風景。我決定去看看那“萬綠叢中一點紅”。近了,看清了,原來是一朵花,開在一大片竹林里?;ǖ念伾呛芮逍碌碾僦t,樣子像月季,看看葉片和枝干,又不是。它在清晨的微風里搖曳著,淡淡然然的一朵,悠然自適的一朵。 如此灑然的風度,似曾相識。豁然間,一股重逢的喜悅躍上心頭。去年在一條寂靜的胡同,也看到過一朵無名小花,它開在長滿青苔的墻角邊,兀自在那一方看上去破敗黯淡的小世界里明媚歡喜?! ⊙矍暗倪@朵,肯定不是胡同里的那朵,但神奇的是它們的風骨和氣質在此時此刻重逢了。世間這樣活著的生命有很多。他們雖籍籍無名,卻讓人仰望,給人力量?! “倌陾棙洹 ∥以戎恢滥鞘且豢蒙n老的樹,傾斜著身子站在路口,像笑瞇瞇迎接子孫歸家的老人。每回在樹下下車,并沒有過多留意,匆匆忙忙就走過去了。 這回下車,車正好停在樹跟前,我打開車門,正好看見樹上掛著的一個小小的長方形小牌子,上面寫著這是一棵棗樹,清朝時栽的?! ∥艺驹跇湎?,無數次從這里走過,卻是第一次細細打量這棵棗樹,黑褐色的樹干,枝葉蓬勃茂盛,灑下的樹蔭覆蓋著大半個路口,為人們送來了綠蔭和清涼,永遠是笑瞇瞇的親切模樣?! ∠肫鹈駠鴷r期的一位作家曾經就住在不遠的胡同里,他一定認得這棵棗樹吧,也一定無數次從這棵棗樹下走過。我們不僅能在文字里和作家重逢,而且還可以在他曾經走過的樹下和他重逢?! r光遠去了,棗樹還在,并將一直在,和作家留下的文字一樣,綠蔭一直福澤著世人。
2024-03-05歲月深處米花香
□ 董國賓 看到一篇博文,提及爆米花,總覺思想的萬千云錦中,丟失了一片云朵,被別人拿了去。踱步歲月深巷,憶念零零碎碎的日子,爆米花雖細微無奇,豈比璞玉,卻迅速攫住了我的目光,竟執迷地看出它的光芒來。遠去的記憶里,星星點點的爆米花,曾打磨著簡樸的鄉村時光,恰如一片赤紅的楓葉,閃爍在斜陽下的山崗上,自有它的氣象和酵香?! q月的那頭,村子舊得像一張發黃的紙,疏疏落落地鋪開。村莊的房舍仿若隨意落地的一塊粗布,絲毫見不到刻意的裝點和粉飾。鄉親們忙完了農活,鄉村的冬天安靜而悠閑。慣常的冬日里,時有外鄉人來到村子,高昂著嗓門,四處吆喝幾聲:“炸爆米花嘍……”霎時,荒蕪的園子里長出了花朵,孩子們寡淡的眼簾有了生機,紫芽姜般的小手有了春意,散落的村子,也隨之躁動起來?! ≌ū谆ǖ膸煾荡蠖忌狭藲q數,黝黑的臉龐和藹而慈祥。下身穿一件老式棉褲,寬寬的,松松的,但手腳卻利索。在一處避風的地方落下腳,迅捷地從板車上取下一個小風箱,一個小爐子,核心的家什是一個鐵筒罐,又黑又重,像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安放在一個鋼筋做成的支架上,鐵筒罐一端有一個搖手,旁邊掛著一個氣壓表。師傅將玉米粒放入鍋內,糖精萬不可缺少,那是畫龍點睛的一筆。然后擰好蓋,生著火,一手嫻熟地拉動風箱,一手不停地旋轉鐵筒罐,不時向氣壓表遞一個眼神。約一刻鐘,那師傅將鐵筒罐扔進充滿期待的竹筐里,竹筐的一頭套著臟兮兮的大麻布口袋,然后腳踩竹筐,一拉一扯,“砰”的一聲炸響,一片白煙冒過,一陣濃香來不及眨眼,便彌散在空氣里。早已在爆鍋肚子里悶得難受的玉米,轟然沖進麻布口袋里,膨脹成大個的爆米花了。炸爆米花的主人家迅步上前,孩子們自然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蜂擁而上,于是村子里一片熱烈和歡騰。 各家各戶紛紛拿來玉米交給師傅,母親從玉米缸里忙不迭地盛上半瓢,急匆匆地朝前走。我踩著母親的步點緊隨其后,心里盛滿了期待和說不出的快樂。放下玉米,嘮叨幾句,母親扭頭就走。我不曉得說些什么,只知道剩下的便是孩子們的事情了。冰寒的風從村子的一頭刺過來,可孩子們視線里展現的,卻是無邊的喜悅和歡樂。我不懂嚕聲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唯小風箱的“呱嗒”聲,還有小爐子躥動的火苗,才最具風致和洇染耳目?! 煾底粋€小馬扎,屁股不情愿地剛離開地面,三五成群的孩子便跑過來,爭著替師傅拉風箱,我搶在最前面,師傅略作遲疑,立馬又拍一下我的頭算是應允,于是我的小臉蛋漾起了小花朵,“咯咯”的聲音也從心里冒出來。鐵筒罐頗有一副老實相,在師傅嫻熟的指令下,本分地在固有的模式下旋轉。我老是嫌它轉得慢,它怎知道,我還焦急地等待著出鍋的爆米花呢。 孩子們的嬉耍生動起來,師傅鏟一些炭送進小爐子,撲躍的爐火搖搖頭,招招手,為孩子們鋪開一片熱烈和清脆。有的孩子繃緊腳尖,原地踏起步點;有的則嬉戲追打,乍然響起一串驚鳥似的奔鳴。歡樂的人群當中,有的女孩子舞著手,凸顯霸氣;有的卻靜默一旁,捋著自己的小辮子,細語輕談,溫婉細致??鞓返暮⒆觽冐S姿迥異,百媚滴翠,似點點紅朵,把寒冷的冬天惹笑了?! ∫宦暵暋芭?、砰”的炸響,伴隨著滾滾白煙,更有彌散開來的濃香,爆米花一鍋鍋地炸好了。孩子們“哄”地一下圍攏過來,抓一把放在嘴里,甜而酥脆,來不及細嚼,便化掉了。飛落在地的爆米花,一粒粒撿起來,童娃們顧不上吹掉附塵,便迫不及待地享用。一個個貪婪地唏噓著鼻子,全沒了別的心思,熱烈的場面頓時安靜下來。那時對鄉村的孩子們來說,爆米花可謂上等美味,大人們舍不得讓他們一口氣吃掉,就留一些藏在一個隱秘的地方。 爆米花是一只只斑斕的蝴蝶,從歲月的草叢里向我飛來了。蝴蝶的一只翅膀裹著濃香,另一只翅膀含著煦暖,輕舞在濃稠的鄉村歲月里。如今,爆米花制作與往昔迥然不同了,種類也豐富多彩起來,有奶油的,巧克力的,還有草莓味的,街市上隨處可見,伸手就能買到,好吃又方便。但我總愿意懷想一些事情,難忘歲月深處的爆米花,不甘心現在的孩子們,在這種唾手可得的方便之中,沒有了濃重,平增了清淡,丟失了真切的感受和歡樂。一個個簡樸的日子走遠了,縷縷濃香依舊撲面而來。歲月深處米花香,那才是字正腔圓的音韻和甘飴!
2024-03-05德隆印象
□ 星火鳥 說到德隆,不得不提起我的表姐。那是上世紀80年代,表姐中專畢業后被分配在德隆工作。聽到消息后,表姐在被窩里哭了好久。舅母安慰她:“有份工作就已經很不錯了,千萬別嫌棄?!焙髞?,表姐擦干眼淚去了德隆,每次回來都說:“上班路上太顛簸了,要走好久,只能一個星期回來一次。”以至于每次表姐邀約我們去德隆玩,我們都以各種借口推脫,坐車實在是太累了?! 〉侣。覍δ愕淖畛跤∠缶褪潜斫憧谥械摹斑h”。德隆鎮,地處重慶市南川區南部,曾是一個交通閉塞、設施落后的鄉鎮。而今,去往德隆的公路早已修好,開車特別方便,很多本地人返鄉創業,外地人來此旅游。 春天去茶樹村品新茶,夏天到陶坪村探洞砦,秋天往銀杏村賞秋葉,冬天擇一民宿,望向窗外,漫天大雪,圍爐煮茶,暢聊人生,令人向往。 德隆的變化真是今非昔比,去一次德隆,就會感受一次德隆的美,每一次印象都不一樣?! ∏澳?,南川區文化遺產研究會在德隆舉辦陶坪洞砦文化研討會。研討會前,我跟著陶坪洞砦探險隊一起去打卡石門砦、天壺、壇子祿缸、海螺溝。途中,遇到古銀杏、金佛山蘭、虎耳草等植物,不愧為植物基因寶庫。前往石門砦的途中,有一只蝴蝶親吻我的臉頰,像是迎賓禮儀,用它獨有的方式歡迎我們一行人的到來。來到海螺溝,和我同行的一位小伙伴由于鞋滑不敢進溝,我說不打緊,便陪她脫掉運動鞋,打著光腳丫,踏著水溝緩慢前行。走進溝里,望著天空大聲呼喊,當回音從石壁傳回,讓人感到治愈了一切不愉快。不得不佩服陶坪洞砦探險隊,他們不計報酬自添設備,探路的探路,攝影的攝影,宣傳的宣傳,發揮各自所長,將陶坪的美景“嫁”出去。現在陶坪村已經發現洞砦30余個,加上媒體宣傳,陶坪徹底火了。當時,我即興寫了一首打油詩《藏在風景里的美》:“探探天壺、壇子祿缸、海螺溝、石門砦/當他們小心翼翼地揭開神秘面紗/奇異險要,隱蔽成群/不懼風雨/不懼艱險/美好就會不言而喻/聆聽陶坪聲音/雨水跟著脈搏跳動/斑駁的土地讓一顆心停留在陶坪?!薄 r隔一年后的深秋,銀杏金黃,我和家人們又驅車前往德隆鎮銀杏村賞秋葉。只見銀杏林里游客如織,有寫生的、有練瑜伽的、有跳舞的、有拍視頻的,每個人都用不同的方式感受秋天的美好?! 〔贿h處,村民們正在修繕他們的房子。當地人說,如今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到家鄉對老屋進行修整,計劃發展農家樂和民宿,也為迎接更多的游客做準備。鄉村振興有了這一群年輕力量,德隆錦上添花的日子指日可待。 當地政府把銀杏林前面的空地打造成了銀杏廣場,廣場上可以圍爐煮茶。負責圍爐煮茶的姑娘是一位來南創業的外地人,亦是一位90后美術生。除了煮茶,她還在德隆開辦特色民宿,給來德隆旅游的游客不一樣的住宿體驗。旁邊是一個小型的農特產品交易區,一對老夫妻把銀杏果一錘一錘地敲,果實很快就露了出來,配合得十分緊密。 對于我而言,帶著老的,拖著小的,購山貨和吃美食就是我們去德隆賞秋最好的休閑方式。交易區里鋪滿了銀杏果、土雞蛋、板栗、獼猴桃。老爸買了一些五星辣椒,說回家放在泡菜壇里做酸菜魚吃。剛買完辣椒,他瞧見旁邊的板栗正準備購買,不料下手太慢,被一旁的大娘買走了,說是買回去給她兒媳燉雞湯。純樸的農戶見我們有些失落,趕忙說:“沒事,走,去我家,我捧幾捧給你們,讓你們吃個夠?!甭犃诉@席話,我們覺得特別不好意思,雖然沒有買成板栗,但必須得在大爺的攤位上消費點什么,于是購買了幾斤野生獼猴桃,酸甜可口,很好吃。 誰去一個地方不買點當地的特產呢?這些山貨擁有金佛山下獨有的自然靈氣,當你在城市生活久了,游玩時將大自然的山貨帶回家同家人分享,自也成了一種放松與快樂?! ‰S后,我們一家人來到了集鎮尋找美食。早就聽聞德隆鎮上有一家特色餐館,最出名的就是大腳菌湯、方竹筍燉豬蹄、渣海椒炒回鍋肉、泡椒酸筍,我們一家人點了幾個特色菜,吃得意猶未盡。生活不能總是忙忙碌碌,需要偶爾地放松。一家子在一起看美景、吃美食,這何嘗不是一種放松。 巧了,才去一個星期不到,區電影家協會通知會員去德隆采風。我心里暗想著,去吧,每次出去都是一種學習。到了銀杏林,因為游客太多,我們自然不能和他們搶資源,畢竟作為當地人,隨時都能來。為了不添堵,我們在銀杏村匆匆逛過后,就來到了茶樹村大樹茶歷史文化館了解茶文化?! ‘數厝讼矚g喝茶,大樹茶得以留存。有了茶,也就有了當地特色茶飲,油茶。與其他地方的油茶不一樣,這里的油茶需先將茶葉搗碎,豬油下鍋燒熱后,放入搗碎的茶葉,加入臘肉、花生、黃豆混合,一碗具有南川地方特色的油茶就出爐了。在這里,你隨便前往哪一戶農家,他們都會熱情地邀請你喝一碗油茶,提神帶勁。當地的農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茶園,憑著大樹茶的收入,每戶人家都不愁吃穿,不得不感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锰飒毢竦淖匀毁Y源和農戶的熱情以及純樸的民風,茶樹村的游客自然多了起來,茶旅融合也為德隆鎮鄉村旅游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去一趟德隆,得一溜兒快樂。我想下一次前往德隆,對它的印象又會加深許多吧。
2024-03-05感動南川人物夏傳紅:推動板凳龍舞走上更大舞臺

學生在操場上練習舞蹈動作。人物簡介:夏傳紅,男,56歲 石溪鎮中心校教師 板凳龍舞第十四代傳承人 夏傳紅出生于板凳龍舞的故鄉石溪鎮。這些年,他發現板凳龍舞即將面臨傳承斷代問題,便立志做好板凳龍舞的傳承。2003年起,他連續8年利用下午放學后的時間,冒著嚴寒酷暑、披著星星月亮,帶著一群伙伴騎著摩托車前往南川城區拜師學習板凳龍舞的編排藝術。為推動非遺進校園,2016年開始,他自學電腦排版、圖書編輯等技能,從零開始編撰板凳龍舞校本課程,歷時多年,幾經改版,如今,他所創建的非遺校本課程已從最初的二十多頁擴寫至兩百多頁。近年來,他帶著板凳龍舞走出重慶、走向全國,他所編排的板凳龍舞節目,也先后獲得全國第四屆群星獎節目“二等獎”、首屆中國農民文藝匯演“銀穗獎”、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非遺競技展最佳“編排獎”等。 翻山越嶺騰空起,一條金龍穿山行,翻、騰、滾、跳、躍、跑……在1月10日舉辦的重慶市首屆和美鄉村才藝大賽(重慶村晚)南川專場“達人爭先賽”現場,夏傳紅帶著石溪鎮中心校的老師和學生在舞臺上表演石溪板凳龍舞,一套動作行云流水,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偘宓数埼枋侵貞c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夏傳紅是板凳龍舞的第十四代傳承人,所以面對每一次舞臺表演他都會根據人數、舞臺來編動作、選音樂,力求每次都不一樣。因參加這次比賽,從報名到突圍賽再到本次達人爭先賽,間隔時間非常短,只要不上課,夏傳紅幾乎都在研究動作,放學后常常組織學生排練。為了更好地在比賽時呈現板凳龍的舞臺效果,他在排練中邊練邊調整動作,十分嚴格?! 《虝r間內,學生們能將動作練得非常熟練,這也得益于學校打造的板凳龍文化。學校成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石溪鎮板凳龍舞文化傳承基地后,便著力打造板凳龍文化校園。作為傳承人的夏傳紅也持續不懈探索創新,開發了區級精品校本課程《凳龍飛舞》《竹編板凳龍》,結合大課間,提取板凳龍舞的基本動作,編制適合學生表演的板凳龍舞和板凳龍操,還在課后延時服務的興趣課中開設傳統文化課程,充分發揮板凳龍舞文化傳承基地的作用,培養全面發展的“小龍人”?! ∪缃竦氖傊行男?,每一個孩子都是板凳龍舞的傳承人。夏傳紅更是帶著小傳承人們通過比賽、表演、服務鄉村振興等方式,帶著板凳龍舞走進區級、市級、國家級的舞臺,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喜歡板凳龍舞?! ≡诠澞康木幣胖?,他將學生作為板凳龍舞新一代傳承人。夏傳紅說,作為一名傳承人,將板凳龍舞傳承下去是他的責任,他會繼續探索研究,爭取更多的展演機會,讓更多的人了解石溪板凳龍舞,讓更多的學生傳承傳統文化,將板凳龍舞生生不息地傳承下去。 記者:劉曉娟/文 甘昊旻/圖
2024-02-29種春
星火鳥 它用溫度滋養大地 它用雨水滲透土壤 它用陽光潤澤萬物 勤勞的人們穿梭田間 翻新舊土,整田育苗 努力播散春的種子 種下綠色希望 等待秋的金黃
2024-02-27漆樹堂
陳放平 談不上是草原 是一個斜坡 嵌著許多石頭 像一片綠色河灘 這里的牛群 占據最好的地方 每天安靜吃草 也有野花和青草 被糞便砸中 這里曾火過 一段時間 人來人往 牛脖的鈴鐺 在風中搖響 節奏均衡
2024-02-27大霧彌漫的窯灣
羅林衡 霧把窯灣鎖住了,把飛瀑鎖住了 把太陽的光芒也鎖住了 松林多了些朦朧之美 我心有明目之志,舞鎖的山巔上 有流水的白云,有隱居的神仙 哪一種,都是我喜歡的 不信,請在霧中穿行 松濤——由遠及近,由近及遠 像得得的馬蹄越過滄海
2024-02-27記憶中的年
□ 侯永剛 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每當要過年的時候,人們總是翹首以盼,早早地就開始醞釀那一份屬于年的心情,然后,在年三十豐盛的年夜飯上、在沖上云霄的煙花中、在零點鐘聲敲響的那一刻才開始慢慢地被釋放。 關于年的記憶,每個人的心中雖略有不同,但總的來講都是幸福和美好。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度過的,那個時候國家正處于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追求正漸漸提高,年也在悄然無息的發生著變化。在我的心目中,兒時的年味最濃,記憶也最為深刻,讓我永生難忘。 記得每到大年三十的早晨,我都會早早地起床,穿上母親為我新買的衣裳,再想到一會兒父親會帶著我到南門橋逛集市買煙花,心里頓時就覺得美滋滋的,那種愉悅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吃過早飯,父親會背上背篼,牽著我的手向南門橋集市走去。在集市,放眼望去,一個接一個的攤位緊密的挨著,攤位上的鞭炮和煙花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每個攤位前都擠滿了前來購買的顧客,他們有的正在議價,有的已經把商品裝滿了背篼,這樣熱鬧的場景與年的氣息絲絲入扣。父親很是疼我,每次在采購完鞭炮后,他總是要給我買上一些小煙花,這讓我頓時有了對夜的期盼。 到了晚上6點左右,父親會先在門前院壩上用竹竿掛起一串長長的鞭炮,然后點燃引線,剎那間,震耳欲聾的爆竹聲響起,年的味道瞬間濃烈了起來。煙霧四散,鞭炮聲也漸漸停了,忙碌了一下午的母親便在廚房里吆喝:“開飯啰!”只見大方桌上不一會兒就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品,有炒的肉絲、煎的排骨、炸的酥肉,還有我最愛吃的臘肉和香腸,看著滿桌的好菜,饞得我直流口水,在那個物質水平還不算富裕的年代,年三十的飯桌可謂是一年之中最豐盛的晚飯了。 吃過年夜飯,年三十必看的春節聯歡晚會就要開播了。那時候我家里有一臺12英寸的黑白電視機,為了保證觀看的時候不出現雪花和橫紋等故障,父親還特地到樓上去調了一下天線。我一邊焦急地等待,一邊不停地看著時鐘,當指針指向八點,春節聯歡晚會就開始了。獨唱、舞蹈、相聲、小品、雜技悉數登場,一個個精彩的節目串聯起了整場晚會,沉浸其中,我似乎覺得自己也來到了晚會的現場?! ∈c的鐘聲剛剛響起,父親便將早已準備好的鞭炮再次用竹竿掛好,這一次,父親用了四根竹竿,掛的鞭炮也由小變大,從先前的電光火炮換成了土火炮,父親不斷地旋轉竹竿,火炮也隨之成螺旋狀纏繞,纏繞的長度足足占了竹竿的三分之二。當父親點燃火炮的那一刻,我用手緊緊地捂著耳朵,從門縫中偷偷地向外張望,只見門外火光四射,煙霧升騰,時不時還有一個煙圈升起,此時此刻,門前的院壩已經成了火紅的海洋。這時,父親來到我的身邊,俯下身子對我說:“綁上四串火炮意味著四季發財,火紅的院壩和升騰的煙圈也預示著來年咱們的生活紅紅火火、團團圓圓。” 時間過得真快啊,一轉眼幾十年就這樣過去了,作為傳統節日的年雖然每年都在不斷地延續和更新著內涵,但是對于年的記憶,還是兒時的最深、最濃。
2024-02-27鄉村貨郎擔
□ 董國賓 昔日的鄉村熱鬧的事不多,貨郎擔一來,孩子們就像炸了鍋,一個個揣著甜蜜的心思一下子圍攏過來,寧靜的村莊頓時卷起一層熱浪?! ∝浝捎纸胸浝蓳步刑糌浝?。那時的鄉村,賣貨人挑著箱子走村串巷,賣些針頭線腦和小孩子好吃和好玩的小東西。這行當在上世紀70年代的鄉村很惹眼,也很有趣。小孩子手里沒有一分錢,但隨便找些廢銅爛鐵、舊塑料或牙膏皮,就能換回幾樣自己想要的小甜食和小玩具。那時的日子里,隔上三兩天,就會有貨郎擔走進村子,小村莊立馬生動起來,最得意的是一群瘋玩的小孩童?! ∝浝蓳缣粢粋€大箱子,另一頭是一個大籮筐。大箱子上有一個玻璃罩,里面是一些家用小百貨,火柴、發夾、小肥皂、松緊帶、搓手油、頂針、小圓鏡,還有逗小孩子吃和玩的小東西,最常見的有花生糖、麥芽糖、麻子糖、甜米團和紅紅綠綠很是誘人的小糖豆,再就是一吹就哇哇響的小喇叭。紅色塑料小公雞,也是娃娃們最有趣的小玩具。貨郎擔的大籮筐,盛滿了從十村百戶回收來的生活廢物料,回去后換成錢,便可用來過日子了。 貨郎擔來到了村子,撥浪鼓雨點般響起來,先是“噔噔、噔噔”響兩聲,還來不及喘上一口氣,又“當啷啷噔、當啷啷噔”地響上一大串。小孩子一個個心里直癢癢,貨郎擔還沒放穩扁擔,便“轟”的一聲圍過去。小時候撥浪鼓一響,我們村可真熱鬧,全村的小孩子一個不少地都會跑過來。我先是對貨郎擔的撥浪鼓感興趣,它一邊一個小耳錘,敲得人直抓心,充滿了誘惑和甜蜜,我左瞧右看,真想上去摸幾下。貨郎擔的大箱子真是一個百寶箱,里面也有一個玩具撥浪鼓,紅紅的鼓面惹眼又誘人。我扭頭就往家里跑,很快找來一大把廢物料,連姑姑剪下來的一截頭發也拿過來,我終于有了特好玩的撥浪鼓。同村的小朋友興奮地圍住貨郎擔,眼珠子滴溜溜地盯上幾眼大箱子,一轉身就“咚咚咚”往家跑。這家那家的墻角和柜子,小孩童都翻了個遍,凡是能用來交換的東西都找了出來。有的用廢鐵塊換回一個小喇叭,有的用舊塑料換回一個小皮球,還有的換回一小塊麻子糖,一個個那高興勁兒,真像喝了蜜。有一次我很想吃幾個甜米團,玻璃罩下那一粒粒白色的小米花,被黃盈盈的糖漿粘成一個個小圓球,真是誘人,可家里找不到一點東西給貨郎擔去交換,于是我就心急地找母親。母親過日子節儉,一分錢也不舍得往外拿,嘴饞的我急壞了。這時爺爺走過來,二話沒說就從衣兜里掏出一毛錢,我高興得跳起來,心里不知有多輕快,這真是一件無法忘掉的事。 貨郎擔給小孩子送去甜蜜和快樂,村里的小媳婦也會嘻嘻哈哈地走過來。她們會換一些生活上用得著的小東西,如小肥皂、衣服扣子和繡花線。那些妙齡姑娘愛美愛生活,是要打扮一下自己的,不是換把小梳子,就是換條扎頭的皮筋,再就是換個小鏡子和撲粉。老奶奶也一個個踮著腳往這里趕,她們要換的,不是火柴,就是頂針和線團。曾經的時光里,撥浪鼓一搖,小村莊一片匆忙與和樂?! r代往前走了一大步,空調、冰箱一抬腳便走進了各家各戶的生活中,鄉村的日子也樂翻了天。村莊的巷子里,早就連貨郎擔的影子也見不到了,但那時,貨郎擔卻是一瓢清涼的水,給寂寞的鄉村送去的,是一份簡潔的生動和快意。
2024-02-27四十八渡記
□ 余道勇 在公路交通興起之前,在水系發達的地區,比如江浙一帶的運河運輸系統十分發達,被稱為漕運。而在大西南地區,多山多溪多谷,古代交通運輸只能靠馬馱人挑,于是形成了眾多的茶馬古道?! ∵@些茶馬古道遍布于山間溝壑之間,通往大西南各省各地。其中有一條從重慶木洞碼頭經巴南、南川去往貴州的川黔古道,在南川三泉,有一段被稱為“四十八渡”的路段,行人過此,須經過四十八個渡口,往返過溪四十八次。果真如此嗎?請跟隨我的腳步,去一探其究?! ‖F在,從南川城區去往貴州道真,直接上銀百高速,半小時即可到達,方便快捷。在高速公路通車之前,則需要走渝道路省道,經三泉、半河、馬嘴、大有,到達道真縣,全程七十余公里,但山路彎彎,需要用時3小時左右。渝道路經過南川三泉,需要穿過龍巖江峽谷,這道峽谷就是被稱為“四十八渡”的地方。車行峽谷之內,猶如行走在一線天之間,壁立千仞,水流潺潺,兩岸對峙,如穿行于時空隧道。 四十八渡之水,來源于龍崖飛瀑。它從高高的龍崖城一側的馬尾處傾瀉而下,經石板溝、白廟而至半河,再緩緩地流淌在峽谷之間,形成眾多的河灣、小潭、淺灘?! 〈思礊榇ㄇ诺辣亟浿?。從這道峽谷穿越,并翻越馬嘴山,方可進入貴州地界。但人們何曾想象得到,此峽谷在沒有修通公路和沒有汽車之前,在茶馬古道的年代,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 清代乾隆年間,南川舉人周伯寅作《前游金佛山記》云:“過此以往,則山不可棧,水不可橋,竹杖芒鞋,凡經四十八渡而后至山麓。期間斷石飛峰,恒有落勢,十步九折,耳目一新?!敝芘e人生動地描寫了峽谷之內的景象,說明其時水過崖邊,無路可通,須不斷地在溪流兩岸尋找落腳點,來來回回四十八渡才能走出山谷,到達山麓?! 〖热皇潜亟浿?,人馬非過此不可,又是古道,必有橋或路。然而原始狀態卻非如此。據民國《南川縣志》記載,“四十八渡水,前代地志著名。積石峨峨,兩面削壁,有溪無岸,不可為橋。”也就是說,在明清時代,這里就是黔蜀要津,川黔古道必經之所,人們要經過這里,只能以石為跳蹬,“聚石以渡,左縈右折”“肩輿牛馬,艱辛困躓”,須歷經四十八次左右縈回才得通過,故名四十八渡水。到漲水季節,急流把石蹬沖走,“石隨浪去,人嘆望洋”?! ∪绱似D難,怎么辦呢?川渝地區的鹽巴、布匹等生活品要運往貴州,而貴州的茶葉和桐油等山貨等又須經此運往重慶、涪州,到長江木洞口岸交易。這條道路,不僅是重要的生活、生產通道,也是重要的物資和經濟運輸通道?! ∵@必須引起當地官府的高度重視才行。打通這條重要通道,是擺在川黔屬地縣府的職責所在?! ∮谑?,清代南川有兩任知縣,發動了兩次四十八渡通道的整修工程,試圖暢通三泉通往馬嘴的道路,解決人們來往通行的問題?! ∠仁乔寮螒c年間的南川知縣蔣作梅于嘉慶十一年(1806年)實施的改道工程。蔣作梅是廣西桂林人,于嘉慶九年(1804年)出任南川知縣。其時他才三十出頭,正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年齡,決意要在第一任縣令任上做出一番作為。他也是一位有情懷且清廉的縣令,現存南川區木涼鎮玉巖鋪村之題刻“漱玉”二字,即是出自蔣作梅之手。他是要以“漱玉”來表明自己清如甘泉之水的心志?! ∈Y作梅見民眾過此四十八渡水如此艱難,“余見而憫之”,于是動念改道。他多次親往山壑之間勘察,“思澤行者不如山行之便也”,他讓設計人員設計一條從山上繞道的方案,然后自己開始帶頭捐資督修,“崎嶇者削之使平,斷絕者續之使達”,他以為修通了繞行的陸路,就可以化險為夷了。歷時兩年,“櫛風沐雨、終始不怠,行路之難,可不復作矣”,川黔古道上一條繞行于山上之陸路終告完成。 但是,人們通行其間,還是需要計量成本和勞力的。這條路比四十八渡水繞行了數倍的路程,許多人還是來往于溪澗之間,而不習慣于改走陸路,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陸路維修不足,為了求近,人們開始逐漸放棄陸路?! 〉搅饲宕饩w年間,陸路逐漸荒蕪,人們復行于四十八渡之間。光緒十四年(1888年),8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昆明人張濤出任南川知縣。張濤所作《新開四十八渡山路碑記》記載:“山頂有前縣令蔣公作梅原修之路,歷年久遠,峰高路仄,危險甚于涉河,民久棄之?!币簿褪钦f,幾十年來,陸路峰高路仄,其危險程度比涉河還要大,人們已經棄掉了。但川黔茶馬古道仍然需要通行,而過河過水有諸多不便,張濤知縣亦多次路過此地,他見山民商客來往通行困難,“憫民之疾苦無以去,心滋愧焉”,于是他啟動了第二次四十八渡修路工程。 到張濤知縣那個年代,南川開始使用炸藥了。張濤親自到現場踏勘,帶動民眾踴躍捐資,“或捐資財,或效奔走”。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致力于這一項民生工程。幸好有炸藥可用,“石炮之工,較斧斤之力,費半而功倍”。人們在懸崖峭壁之間,開炮鑿石,開辟棧道,淺灘之上,架設簡易津梁,改變以往“山不可棧、水不可橋”的狀況,大大便利了人們的出行和貨物的流通?! ∮謿v時兩年,四十八渡古道終于修通,“吾民從此登坦途也”,人們再次抄近路過四十八渡,經千佛崖、老龍洞、半河等前往馬嘴,川黔茶馬古道再次成為坦途。半河這個地名,就是因為處于四十八渡之一半,即第二十四渡而得名。當時甚至有人將此功德與大禹治水相提并論,作詩贊嘆說:“唐虞世兮水患洪,疏瀹厥惟神禹功……漫云天定人難勝,人謀原可奪天工……賢宰力洵可回天,福星一路頌聲作?!辟t宰即是指的張濤知縣,在張濤知縣的帶領下,“人定勝天”,可見當時人們對張濤知縣感恩戴德之情非常不一般?! ≌f到張濤,不得不提一下他在歷任南川知縣中,也算得上是一位有作為、有情懷,重教育、重人才,嚴訴訟、守公正的好官。他不畏權貴,敢于與惡霸斗爭,在南川任上十年,“習知地方風俗情偽,事事認真,能得要領而有威斷”。他喜歡吟詩作賦,每天至少要吟詠一二首?,F在西城新橋社區處的文峰塔、尹子祠的尹鄰文社都是張濤所倡建,在南川為“良吏者最”。 時光荏苒,物換星移。四十八渡已為陳跡,隨著公路交通的發展,現在穿行于四十八渡峽谷的,不再是馬幫挑夫,而是車流游人,人們可以恣意地欣賞兩岸的景色,放松地在清流之間徘徊。無須碑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享受,就是最好的碑刻!
2024-02-27山王坪開園了(組詩
) 陳放平 山王坪開園了 初冬的森林公園 冷,還好有陽光 從茂密的水杉林 透過葉片打下來 攤在地上 像一片片 溫暖的石頭 在等擺渡車的間隙 人們搶著占領陽光 甚至為好不容易 才搶到的陽光 坐著不愿意起身 繼續往里面走 冬日暖陽 人們忍不住 到陽光里去晃蕩 那個慵懶的樣子 像一根根冰棍 在陽光里慢慢融化 最后倒在草坪中 只剩幾根竹片 夢花將開 在銀杏葉掉完之前 去楊家溝找朱老師 他說到了農村就不談詩了 于是帶我們到地里 挖雪蓮果,撬野蔥 解答植物的名稱、用途 以及如何在貧瘠里生長 上了一堂鄉村生活課 他快速摘著枝上的黃葉 這是他種在院壩下的夢花 到過年時,開黃色的花 雪蓋在花朵上,黃加白 “常做噩夢的人 早起將花枝打個結就好”
202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