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海珍
明前一場雨,喚醒半山綠。
春分過后,春山還處于半睡半醒的狀態,人們也徘徊在冬的余味中,身心都沒能得以舒展。一陣春雨過后,心情格外舒暢,我想叫幾個年輕人和我一起到山上去轉轉,無奈他們不愿同往,我只好一個人沿著到礦山的盤山公路慢慢行走,東張西望,左顧右盼。雨后的空氣里帶著濃厚的泥土氣息,路邊的小草、低矮的灌木經過一場細雨的沐浴,從長長睡夢中清醒來,競相展示著生命的力量,像剛剛經歷一番暢飲,讓它們格外精神抖擻起來,貼近它,似乎能聽到它們吐綠的聲音。
我看著這些美麗的生命,多么希望自己是一個詩人,用詩意的語言,把春色淋漓盡致地描繪;或者是一名畫家,用手中的畫筆讓這春日的山水,“濃妝淡抹總相宜”地暈染成迷人的長卷;又多么希望自己是一名攝影師,讓最美春景定格在某一瞬……
我慢慢地走著看著,感嘆著陶醉著,一不小心驚動了路邊的一群麻雀,它們好像并沒有怪我打擾它們,唧唧的叫著,歡快地扇動著翅膀,很樂意地讓出地盤,飛到林里的另一個枝頭去,把這一路的春色讓給我盡情享受。
路邊的雞窩草,剛剛發出新芽,嫩嫩的紫紅色,每一片小葉子都好像一個生命在顫動,葉子上還滾動著晶瑩透亮的露珠,像水晶、又像鉆石,亮晶晶的,絕非珠寶店里那些凡間俗物可以比擬,它們大小不同,形狀各異,恐怕只有大自然的妙手才能設計出如此美妙絕倫的造型。枝條上的垂露更是讓人憐愛,我輕輕地動了一下枝條,想讓葉面上的露珠滾動起來,誰知,那些玲瓏剔透的“玉墜兒”一顆顆的墜落,然后破碎,我正想伸手拘起,可它們在我還在期盼滾動的那一瞬間化為烏有,頓時心中開始追悔莫及,深深地痛惜……
帶著幾分懊悔,帶著幾分惋惜繼續前行,路里邊那黃櫨木,葉子還沒有伸展開,一簇一簇嫩紅嫩紅的,在一片片綠樹中間,你準會把它們當成正在怒放的山花,在他們嫩嫩的葉子上也閃爍著亮晶晶的露珠,這會兒我剛剛打碎“珠寶”的罪惡感稍稍減輕,因為心中又綻放著感嘆生命的快慰。
一場柔潤的春雨過后,一切都充滿了活力,一切都顯得那么可愛,就連那黃柏刺也變得溫柔可愛了,綠的那么醉人,因為小時候經常被它細長的刺和刺葉刺痛,對它總是望而生畏,此刻對它敬而遠之的情愫一下蕩然無存了,忍不住伸手輕輕摸了摸它那嫩嫩的刺葉兒,軟軟的刺兒扎得手心癢癢的,麻酥酥的,好像被少女的朱唇親吻,又好像是被溫柔的雙手輕撫……
我貪婪地吮吸著春的清新,放眼看那遠山,或濃或淡的綠色使人忘記了時間,也使人忘記一切塵世的煩擾,時不時看看腳下那九曲連環的公路,心里只有一個概念:路在腳下!
不知不覺畫眉在連聲叫著:“都回去,都會去……”它在催促勞作的人們收工呢。記得小時候放牛,中午和傍晚聽到這樣的叫聲,就應該收牛回家,大人們說這叫“畫眉關山”。那時候上山沒有表來計時,就用大自然的和諧之音來掌控我們簡單的、和諧的生活節奏。
在畫眉鳥的一再催促下,我開始往回走,你看那些小草、小灌木,不管是在巖石上,沙礫中、還是在巖石的夾縫中間,他們都在使勁的展示著自己生命,我們又有什么理由抱怨自己的平凡與不起眼呢,有什么理由因為自己的平庸或渺小而悲嘆呢?它們正在為了裝點賦予自己生命的陽光雨露而怒放,為春天報以綠色。難道我們還不如一棵小草懂得感恩嗎?
忍不住一次次回頭看枝頭和地上,那一簇簇新綠,心中涌起一種沖動,為自己擁有生命而沖動,為自己融入了春色而沖動!
極目四望,山巒重重疊疊,蒼蒼茫茫,淡淡的綠色,如薄霧,如輕煙……這是明前的一場雨,在用細密的絲線,為山川田野繡著美麗的衣裙,一針針、一絲絲添加色彩。
明天,春色一定會更加濃艷、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