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直通車”為農民工返崗護航

          區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員為返崗復工人員介紹用工信息。 記者 羅苑瑜 攝   南川網訊(記者 羅苑瑜)2月20日上午9點30分,3輛由區人力社保局組織的“愛心直通車”從區客運中心站出發,將護送80名返崗復工的農民工前往上海、廣東深圳、福建晉江三地。   出發前,區人力社保局志愿者“點對點”為返崗復工人員送去了愛心禮包,里面裝著牛奶、面包等食品,以及農民工手冊、招工信息表、農民工政策解讀等資料。“在坐的各位都在一個地方工作,我們建個群,大家以后多多聯系,有政策需要咨詢時隨時找我們。”區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員現場組建微信群,為農民工搭起交流的平臺。   “這樣的暖心服務讓我溫暖,真感謝你們。”發車現場,將去上海工作的張艷對工作人員連聲道謝。她說,一開始擔心春節期間車票不好買,沒想到區人力社保局提前協調組織了專車,省去了不少麻煩。   據悉,為減輕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假期之前,區人力社保局就對返鄉農民工返崗交通問題作了摸底調查,主動與廣東、福建、上海等農民工集中地點交通運輸部門對接,科學制定農民工出行方案,確保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工復工。   據區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區人力社保局還將持續收集農民工返崗復工情況,適時組織專車開通“點對點”返工專線,幫助農民工安全返崗。

2021-02-23

渝湘高鐵建設工地掛起了紅燈籠

       2月3日,渝湘高鐵徐家堡隧道出口掛起了紅燈籠,該工地30多名施工者將在工地就地過年。記者 黎明 攝   ■ 記者 黎明   2月3日,記者走進水江鎮中鐵十八局集團承建的渝湘高鐵徐家堡隧道工地,只見施工道便橋至隧道口掛起了大紅燈籠,給工地披上了節日的盛裝,熱鬧而祥和。春節期間,這里的建設者們將留渝過年,堅守在工地上,爭分奪秒全速推進,確保工程高質量如期完工。   渝湘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八縱八橫”高鐵網中廈渝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從重慶中心城區到湖南益陽,全長近800公里,重慶境內全長269.5公里,是重慶境內首條時速350公里的山區高速鐵路。   渝湘高鐵6標段項目部3分部副總張建春正在工地上查看工程進度。他介紹,渝湘高鐵徐家堡隧道位于水江鎮境內,全長6.6公里,是渝湘高鐵的控制性工程。目前出口方向已經完成320米掘進進度,橫洞完成640米。   為了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春節期間,項目部工作人員和建設者將留渝過年,堅守工作崗位。   “我相當于施工中的一條紐帶,工序銜接、進度把控、材料調配、成本控制……”張建春考慮得非常細致,特別是春節期間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心里是很想回家的,但工作任務在肩,春節就扎根在工地吧。”施工負責人游昌金是福建人,為了疫情防控需要,他今年留在了工地上。   游昌金說,為了營造良好的節日氛圍,施工隊在徐家堡隧道工地掛起了40多串紅紅的燈籠,讓留渝過年的施工人員有過年的氛圍。   像游昌金一樣,徐家堡隧道的8名項目人員和30多名施工人員要在這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里,堅守崗位。   為了搶抓工期,保障項目建設順利,施工單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施工,抓好現場人員的日常體溫檢測,采取供應盒飯分時段用餐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人員集中。   張建春說,項目部食堂在除夕將張羅比較豐盛的年夜飯,職工來自各地,工地上準備的主要是川菜,也按大多數職工的口味準備了一些家鄉的“年味”。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在綠樹掩映中的“中鐵十八局集團承建的渝湘高鐵徐家堡隧道出口”幾個大字格外顯眼,一串串紅燈籠在群山的襯托下,告訴人們,春節來了。

2021-02-05

區交通局開展交通路域環境整治

     南川網訊(記者 陳蕗穎)近期,區交通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交通路域環境整治,全力打造“暢安舒美”交通路域環境,全力提升為民服務效能。   此次交通路域環境整治,區交通局主要對管轄范圍內路域兩側亂堆亂放、建筑垃圾、邊溝白色垃圾、路面病害、公路污染枯死行道樹及公路附屬設施是否完好等問題進行了集中排查。針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路域環境等問題,區交通局及時組織沿線養護人員、調集機械設備進行了路域環境整治,及時消除交通安全隱患,為群眾出行提供一個“暢安舒美”的交通路域環境。   截至目前,該局共清除路肩、橋頭等堆積物154處,修復涵洞12處,整治邊溝420米,路面修補3000平方米,清理枯死行道樹15株,維護安全護欄800余米,新增標志牌60余塊,新增道口樁及維護道口樁400余根。

2021-02-04

G353水樂路升級改建工程有序推進

     南川網訊(記者 陳蕗穎)1月19日,在G353水樂路升級改建工程施工現場,工人正在緊張施工,數輛工程車輛有序作業,施工現場一片繁忙。   G353樂村至水江路段公路升級改造工程全長10.132公里,設計時速40公里,其中部分受限路段設計時速采用每小時20公里,路基寬8.5米,路面為瀝青混凝土路面。G353水樂路升級改建工程完工后,將有效提升該線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極大改善道路通行條件,沿線群眾的交通出行將更加便捷,車輛通行將更加順暢安全。   截至目前,G353水樂路升級改建工程土石方開挖已經完成98%,漿砌片石擋墻完成97%,C20片石混凝土擋墻完成98%,路基填筑完成95%,涵管完成100%,邊溝砌筑完成60%,C20混凝土路肩完成60%,水穩層底基層完成20%。

2021-02-01

春運首日重慶高速三支隊深化服務保暢行   

      執法人員給過往駕乘人員提供及時路況信息。       服務站工作人員對過往駕乘人員做好疫情防控宣傳。        執法人員走進車廂清點乘客人數,提醒旅客戴好口罩,系好安全帶。記者 甘昊旻 攝   南川網訊 1月28日,2021年春運首日,重慶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總隊高速公路第三支隊結合人車流出行特點、歷史同期事故規律、春運期間天氣預測等情況,對春運交通安全形勢進行研判,并深化一系列執法服務,保障春運期間高速公路安全暢通。   春運首日,高速路面的天橋、服務區、收費站等地已經懸掛起了安全標語橫幅,安全出行氛圍濃厚。據了解,今年春運期間,該支隊將針對小轎車、客車、貨車等重點車型,嚴查“三超一疲勞”、車況不良、分心駕駛、酒駕、違規占用應急車道、禁行時段通行、非法營運等違法行為,全力保障春運期間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為更好應對2021年春運,確保高速公路安全暢通、疫情防控平穩推進,我們還在G69金佛山東服務區、G5515黔恩舟白服務區、S26酉沿省際檢查點、G65洪安服務區和S63秀山南服務區、武隆收費站、彭水西收費站及萬盛收費站設置了8個春運返鄉服務站。”該支隊工作人員表示,返鄉服務站備有飲用水、常用藥品、簡易維修工具,提供護送危重病人、轉運故障車乘客、簡易事故處理等服務。每個服務站都規劃了檢查區域、等待區域,配備有免洗消毒液等物資,請過往駕駛員勤戴口罩,不扎推不聚集,保持距離耐心等候,做好疫情防護。

2021-01-29

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南川段控制性工程全面開工建設

     南川網訊(記者 陳蕗穎)1月22日,記者從重慶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2020年度征地拆遷工作總結會上獲悉,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南川段控制性工程已全面開工建設。   會上,渝湘復線高速公路指揮部對2020年度工作進行了總結報告,巴南、南川、武隆、彭水、酉陽各區縣指揮部先后就渝湘復線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推進情況進行了總結。   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跨越巴南、南川、彭水、酉陽、武隆五個區縣,分為巴南至彭水、彭水至酉陽、武隆至道真三個項目打包建設。截至2020年12月30日,項目臨時用地克服了基本農田選址、公益林選址、生態紅線選址等限制,均按期交付使用,三個項目共計交地20123畝,其中正線交地14773畝占71%,臨時用地交地5350畝占59%,基本滿足現場施工需求;房屋拆遷已清理丈量1369戶,拆遷267戶,拆遷率19.5%;企業69家,已有30家啟動方案編制、31家正納入評估、17家開始遷建;三個項目包干內管網已拆83處、已編制方案410處,包干外管網已拆18處,已編制方案95處。   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在我區境內段全長約54公里,設白沙、鳴玉、橋塘3個互通,黎香湖、橋塘2個服務區,河圖、水江2個樞杻互通。途經白沙鎮、黎香湖鎮等10個鄉鎮,22個村(社區)、61個農業社。紅線征收集體土地5166畝,拆遷集體土地房屋404戶、集體土地企業8戶,征收國有土地268畝、國有企業1戶,遷改各類管線242處。   截至1月10日,我區已提供集體土地4725畝、占紅線征地面積91.46%,國有土地113畝、占紅線國有土地42.16%,臨時用地1180畝、占計劃用地100%;紅線內集體土地房屋丈量404戶、占總戶數100%,簽訂房屋拆遷協議331戶、占總量81.93%,拆除房屋179戶、占比44.31%;包干內管線遷改已完成和正在施工計104處,應遷改量42.98%,2020年度累計完成投資10.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05%。控制性工程已全面開工建設。

2021-01-28

區交通局開展夜間超限運輸治理

     南川網訊(記者 陳蕗穎)日前,區交通局組織執法人員在多條線路進行夜間排查,嚴厲打擊夜間超限運輸車輛違法運輸行為。   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先后在工業園區龍巖組團和先鋒治超點開展治超運輸治理行動。此次夜間超限運輸治理主要對貨運車輛超限超載、貨物脫落揚撒等違法行為進行嚴查,對過往貨車逐一稱重檢查,責令超限車輛在規定場所卸載貨物,消除違法行為,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將按照相關規定實施行政處罰。此次行動共查處超限運輸沙石貨車7臺,未采取措施防止貨物脫落揚撒的貨車2臺。   下一步,區交通局將對轄區部分貨運源頭企業進行約談,并采用錯時交叉和聯合執法方式持續加大對超限高發路段的整治,堅決遏制超限運輸違法行為的發生,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2021-01-27

區交通局開展醇基燃料打非治危專項行動

     南川網訊(記者 陳蕗穎)近期,區交通局開展轄區醇基燃料打非治危專項行動,加強醇基液體燃料運輸環節管控。   醇基液體燃料是指以醇類(如甲醇、乙醇、丁醇等)物質為主體配制成的燃料,作為傳統燃氣的替代產品,主要用于民用領域。   此次專項行動,區交通局對轄區內的醇基燃料使用場所及進貨企業的營業執照、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等資質進行了全面排查,督促引導具備辦理證照條件生產且有繼續經營意愿的經營主體依法辦理相應證照,依法依規安全經營,對非法生產、經營、儲存和不符合安全條件使用醇基燃料的場所、企業和個人進行嚴厲打擊。對未依法取得危險化學品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許可證、從業人員資格證的醇基液體燃料道路運輸企業,將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同時,區交通局還進一步加強了與各部門的協作配合和信息互通,總結打非治危中遇到的難點問題,確保工作落地見效,著力構建醇基燃料監管長效機制。

2021-01-19

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南川段搶抓工期全力推進

       1月15日,水江隧道開挖班組正在施工作業。李培潤 攝   南川網訊(記者 陳蕗穎)1月15日,在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南川何家灣大橋施工現場,一座座橋墩拔地而起,橋墩上的白色“保暖衣”格外引人注目。   “為防止新澆筑的混凝土橋墩受凍,影響橋墩施工質量,這些橋墩都需穿上‘保暖衣’。”中鐵北京局巴南至彭水段4標項目經理楊林虎說,正常情況下,“保暖衣”要穿一周左右。   何家灣大橋全長3公里,共需建138個墩柱。由于地勢不平,各個橋墩墩高相差很大,最低的僅10多米,最高的達82米。4標項目部因地制宜,將橋墩設置成了不同墩狀:空心、實心、方形和圓形等。樁基最深的深入地下45米,相當于15層樓高。   “大橋地勢陡峭,僅是施工便道就修了17公里。”楊林虎介紹道,為確保工程早日通車,目前4標項目部400多人奮戰在施工現場,預計今年6月就可架梁。   在水江隧道進洞口處,一臺藍色巨無霸智能分窗澆筑二襯臺車“站立”在隧道口,正在對隧道開挖進行支護。   水江隧道全長3432米,以Ⅲ級、Ⅳ級、Ⅴ級圍巖為主,多富水,是全線控制性高風險重點工程之一。“這臺二襯臺車全智能化施工,僅需一名操作手,施工時可實現自動布料、自動預警等。”中鐵四局巴南至彭水段5標項目書記高建華介紹,二襯臺車是隧道施工澆筑最后一步,實現隧道整體澆筑成形。該隧道共有4臺二襯臺車,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以前隧道施工要用300多人,現在只需100多人。與此同時,隧道還使用了隧道施工智慧管理技術,實現隧道施工智能化管控,為工程施工安全、規范提供了技術保障。目前隧道正以每天2米的開挖速度推進,預計2023年可貫通。   目前,控制性工程水江隧道出口雙洞明洞完工、洞身掘進突破百米大關;何家灣大橋首根墩柱、首個蓋梁混凝土澆筑已順利完成,預計今年6月開始架梁。

2021-01-19

從“走得了”到“走得好”

  從“走得了”到“走得好”   我區三年改造提升400公里國省道,二級公路占比超98%        俯瞰新建的國道243金頭路。記者 李彬 攝   南川網訊(記者 陳蕗穎)近日,位于國道243的金頭路改造提升工程施工現場,數臺設備轟鳴,工人正在加緊施工。這條當地百姓盼望已久的路,已經完成了90%的路基工程、9座橋梁、25道涵洞和1個長達268米的隧道,水穩層鋪設也正在施工中,預計今年三月即可通車。   國道243是連接重慶和貴州的一條主通道,受地理條件限制,這條通道在兩省邊界的山區一直存在著通行瓶頸,約有10多公里的道路是依山靠河而建,彎多路窄,多年來,已經成為國道243上的一個長期堵點。   “我們在開車轉彎的時候能看到的視野范圍叫轉彎視距,而國道243金山段的轉彎視距只有5米,且路面寬度只有6米,13米以上的貨車基本無法通行。”該工程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周勛杰說,通過金頭路改造提升工程,一條全新的繞行線路已建設就緒,總長約9.3公里,目前正在加緊進行水穩層鋪設,預計在今年三月即可通車,原本彎多路窄的道路即將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將是一條平坦寬敞的二級公路。   改線之后的道路避開了原本的河谷地區,而是通過大量的橋梁隧道拉出了一條直線,讓國道243的日通行能力從當前的3000輛次左右,一躍達到7000輛次以上,視距最少能達到40米以上,而且路面寬度拓寬到了8.5米,大大改善了通行條件,所有的車輛都能夠通行。   國道243的改造提升不僅方便了群眾的出行,作為連接城區至金佛山南坡的快速旅游通道,也為沿線鄉鎮的發展提供了機遇。金佛山水庫開始下閘蓄水后,位于金佛山南麓的頭渡鎮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國道243途經頭渡鎮,通行能力的提升和交通堵點的突破也為鎮村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目前,頭渡鎮正在打造濱湖小鎮和冰雪小鎮,按照規劃,五年內的旅游要達到2萬人次,而現行公路遠遠無法滿足規劃需求,國省道的改造提升為該鎮的旅游發展提前布好了局,能夠有效地將整個規劃全盤激活。   國省道改造是我區干線公路由“量”到“質”的提升,實現了群眾出行從“走得了”到“走得好”。“三年交通計劃開展以來,我區對全區400余公里的國省干線公路進行了改造。截至目前,國省道二級公路以上,即(寬度)8.5米以上公路的占比達到了98.3%,較‘十二五’期間提高了18.3個百分點,國省道鄉鎮覆蓋率超過了90%,34個鄉鎮(街道)已全部通油路。”區交通局建設辦主任程仕云說。   目前,我區已基本形成G353、G243十字形國道骨架與S103、S532等5條省道及多條重要縣鄉道串聯、環繞的干線路網,干線公路技術等級和服務水平得到了全面改善,有力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

2021-01-18

客運站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班車發車前,工作人員對車內進行消毒。記者 劉曉娟 攝   南川網訊(記者 劉曉娟)連日來,我區客運中心站、客運西站嚴格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強化措施、筑牢防線,全力守好我區交通“安全門”。   “進站的旅客請自覺戴好口罩,打開手機掃描行程碼,謝謝配合!”1月14日,在客運中心站進站口,喇叭不間斷播報著防疫提示。進站的乘客一一掃描行程碼出示健康碼后,經過體溫檢測儀、過安檢進入候車廳。   在客運西站,入口左右兩邊均擺放了通信大數據行程二維碼,幾名工作人員戴著口罩、手套正在指導即將進站的旅客掃行程碼。其中一位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則出示有效證件進行實名登記。   “所有進站乘客必須佩戴口罩通過體溫檢測、健康碼檢查后才能進入候車廳。”客運西站站長王金霞說,與車輛一起進站的乘客,下車后,第一時間進行體溫檢測和行程查詢登記,針對不能用智能手機掃碼和出示健康碼的乘客,采取實名制登記,并詢問登記14天行程信息等。   進入客運西站候車廳,在售票區和候車大廳都張貼有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海報,在安檢口、無人售票機前,專門設置了1米距離排隊提示標志。車站還專門設置了暫時隔離區,用以應對出現發熱病人的突發狀況。   針對車輛,該站每輛客運班車從其他發車點發車前要進行通風和消毒,每次到站后班車在進行安全檢查時要對車內、車外再進行通風和消毒,同時每天上、下午安排專人對站內站外所有公共區域和辦公區域進行消毒操作與監督。

2021-01-15

我區出租車行業加強消毒做好疫情防控

       工作人員在出租車內消毒。記者 劉曉娟 攝   南川網訊(記者 劉曉娟)“這位乘客,麻煩您下車一下,我們給車消消毒。”1月13日,在西大街搏翔出租汽車有限公司門口消毒點,該公司工作人員戴著口罩、手套,手提消毒壺,邀請乘客下車,隨即給出租車消毒。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公司出租車輛路過消毒點,均停下登記排隊準備消毒,工作人員依次對車輛把手、車窗升降按鈕、后備箱按鈕以及車輛內部等乘客易接觸的重點部位噴灑消毒液。   “我們要求所有駕駛員營運中要時刻佩戴口罩,出車前進行自身消毒,公司白天組織人員在公司設立消毒點,對出租車開展消毒行動。”該公司負責人王光華說。   據了解,連日來,除了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外,我區搏翔、康乃馨、易虹三家出租汽車有限公司加強消毒頻次,采取“自行消毒”和“集中消毒”相結合的方式,駕駛員隨車配備噴壺和消毒液,每日出車前自測體溫,日常增加方向盤、門把手、車窗升降按鈕、座套等重點區域部位的消毒頻次,勤開窗通風,全力做好預防工作。

2021-01-14

我區已建成高速公路5條143公里

       近日拍攝的已經通車的南兩高速公路。   截至目前,我區已建成高速公路5條,共計143公里,其中渝湘高速58公里、南涪高速3公里、南萬高速16公里、南道高速33公里、南兩高速33公里。記者 喻梵 攝

2021-01-13

石林社區 道路升級為鄉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 記者 聶靈靈   “前幾年,村里的通村路年久失修,破損坑洼嚴重,車輛通行并不方便,游客不多,都是逛逛就走,自從道路得到整修后,基礎條件好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園子的人氣是越來越旺。”近日,位于南城街道石林社區6組的“素園”農家樂負責人尤元秀高興地說。   走進“素園”,這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忙著管護成片的玫瑰、翻新住房、改造院壩,對農家樂提檔升級。   “素園”起初是一個園林種植基地。2014年,尤元軍、尤元秀兩兄妹流轉了土地用于發展玫瑰、月季等觀賞植物,園子里除了購買植物的顧客,每年4到11月花開之時,漫山遍野的鮮花、迎風而來的花香,總能吸引游客前來拍照打卡,但由于交通條件的制約,游客一直不多。   近兩年來,為發展鄉村旅游,南城街道在石林社區提檔升級道路8.3公里,新建道路2.1公里、便民路200米。兩兄妹的園林種植基地跟著受益,游客逐年遞增,兄妹倆便就地開辦集餐飲住宿、游園觀光為一體的農家樂,取名為“素園”。在這里,游客可以捉蝦摸魚、喝茶烤燒烤,還能夜觀星空,聽蟬鳴蛙叫,獨特的環境讓“素園”人氣頗高。   “基礎設施大幅提升,金佛山沿線旅游景點也串聯起來,我們發展是越來越有希望。”尤元軍肯定地說。   “素園”發展起來后,同時也帶動了周邊的村民致富。游客餐桌上的蔬菜、雞鴨鵝,全都是從周邊農戶家里收購的。村民楊祥群就是“素園”的“供應商”,他把自家種植的蔬菜、養殖的雞鴨銷售到農家樂里,每個月能增收千余元,綠色蔬菜很受游客歡迎。同時隨著“素園”規模的不斷擴大,需要的園林管護工、服務員、清潔工等也越來越多,帶動了周邊村民家門口實現就業。

2021-01-12

我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1月1日起實施

     南川網訊(記者 黎明)日前,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重慶市南川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機構與職責、養護資金的籌集和使用、養護管理和法律責任等,《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辦法》明確,本區行政區域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適用本《辦法》。農村公路是指納入農村公路規劃,并按照公路工程相關技術標準修建的縣道、鄉道、村道及其所屬設施,包括經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認定并納入統計年報里程的農村公路,包括公路橋梁、隧道和渡口。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遵循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群眾參與、保障暢通的原則,按照相關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進行,保持路基、邊坡穩定,路面構造物完好,保證農村公路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   《辦法》明確,區人民政府是全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責任主體,區交通局主管全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區公路事務中心承擔全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事務性、輔助性、技術性工作。   《辦法》明確村民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負責轄區內村道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主要職責包括:建立農村公路管理議事機制,落實責任人,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堅持“村民自愿、民主決策”的原則,采取一事一議、以工代賑等方式組織開展村道的管理養護工作;鼓勵采用以獎代補等方式,推廣將日常養護與水毀等應急搶通捆綁實施并交由農民承包;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社會力量自主籌資籌勞參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加強宣傳引導,將愛路護路要求納入鄉規民約、村規民約。   《辦法》規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的籌集和使用應堅持“政府主導、多元籌資、統籌安排、專款專用、強化監管、績效考核”的原則。   《辦法》還規定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具體事項和法律責任。

2021-01-11

區交通局開展出租車行業規范營運整治

     南川網訊(記者 陳蕗穎)近期,區交通局在全區范圍內持續開展出租車行業規范營運整治,全面規范巡游出租車行業經營行為,提升服務質量。   據了解,此次整治采取全體出動、分片檢查的方式,重點排查早晚高峰拒載、甩客、選擇性載客、學生乘車群體按人頭收費等違規行為,對群眾投訴及在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出租車違規行為,一經查證依法嚴格處罰。同時,執法部門還將梳理全年出租車投訴舉報,被投訴舉報2次及以上的駕駛人員和車輛將納入2021年重點監管對象,并且嚴格執行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誠信考核積分制度,年度內違規計分達到20分的出租車從業人員將通報區道路運輸管理中心吊銷其從業資格。   接下來,區交通局還將進一步加大對巡游出租車違規舉報宣傳力度,加強對巡游出租車駕駛員的宣傳教育,提升出租車從業人員規范、文明的經營意識。如果市民發現出租車存在違規行為,可以撥打監督電話71433030投訴舉報。

2021-01-08

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參建單位現場觀摩水江隧道建設

     南川網訊(記者 陳蕗穎 通訊員 李培潤)近日,重慶渝湘復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組織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各項目管理部、各監理單位、各總包單位、各施工單位等共計百余人到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巴彭路5標段水江隧道進行新工藝、標準化建設觀摩。   在水江隧道出口施工現場,觀摩團一行參觀了隧道出口臨時工程建設、混凝土濕噴機械手、自行式液壓仰拱棧橋、多功能防水作業臺車、智能分窗澆筑二襯臺車、智能防脫空預警裝置、拱頂帶模注漿裝置、鑿壁機等設備的施工作業細節、成果等。   觀摩過程中,中鐵四局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巴彭路5標段項目部詳細介紹了水江隧道的隧道施工智慧管理技術,現場進行隧道智慧工地人員定位系統、隧道有害氣體監測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隧道安全步距監測系統、隧道語音對講系統、隧道門禁管理系統的整套流程演示,并對觀摩團提出的隧道場地規劃、工藝工法創新、信息化和標準化建設等問題一一解答。   據悉,水江隧道在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建設中率先使用隧道施工智慧管理技術,以“互聯網+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為新思路,推行智慧工地建設,提升項目管理信息化水平,實現隧道施工智能化管控,為工程施工安全、規范提供了技術保障。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