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快遞:以文藝之筆 繪就文化振興新畫卷

    “文藝快遞”走進大觀鎮。資料圖片  □ 記者 王婷婷  聚集文藝力量,助力文化振興。他們把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搬上村社舞臺,豐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在“520”結婚登記現場開展新時代婚戀故事分享活動,引導適齡青年樹立正確婚戀觀;還把“百姓影棚”設到村民家門口,傳遞著脈脈溫情……  他們是南川區“文藝快遞”志愿服務項目的志愿者們,也被稱作“文藝快遞員”。過去一年,我區把“強基工程”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重要內容,依托各級文明實踐所、站、壩壩加油站,廣泛開展“文藝快遞”下基層工作,通過“群眾點單、文聯派單、文藝家協會接單”的全流程志愿服務模式,精準地將優質文化資源送達基層“最后一米”?! 〗刂聊壳埃拔乃嚳爝f”已累計上門服務3.6萬余場,惠及群眾90余萬人次,文明新風持續吹拂讓百姓精神更加富足?! 热轂橥酰骸 ‘a品豐富引發群眾共情  “‘文藝快遞’服務改變了過去‘一套節目走天下’的情況,內容豐富有內涵,滿足了村民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個性化需求,獲得廣泛認可。”區委宣傳部文藝宣傳科科長羅鳳表示。  “無事泡酒太普遍,搞得大家都埋怨,堅決剎住泡酒風!”在大觀鎮“春風滿巴渝·風尚178——文藝快遞”進基層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現場,快板節目《移風易俗樹新風》十分接地氣,深受群眾喜愛。節目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現場觀眾倡導文明新風。村民李明穗對活動贊不絕口,“婚嫁簡辦,喪事簡辦,所有的無事酒不辦。這場‘文藝快遞’采用快板、評書等形式,十分新穎,內容貼近生活,我覺得很不錯!”  “你要問我這是哪,美麗南川我的家……”在南平鎮紅山村“壩壩加油站”,一場“點單式”文藝表演熱烈開場,村民們正跟著志愿者學唱《美麗南川我的家》。活動現場,既有生動鮮活的理論宣講,也有寓教于樂的文藝節目,還有互動性強的有獎問答。紅山村村民王潤花高興地說:“這樣的活動特別接地氣,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希望以后能多舉辦一些,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文藝快遞”致力于將文藝節目“想傳達的”與大眾“渴望欣賞的”緊密結合,把“孝老愛親、厚養薄葬、抵制無事酒”等理念融入文藝創作中。為此,創作團隊精心打造了小品《賬本》、評書《兩親家說禮》、快板《把咱家鄉夸一夸》等53個形式新穎的文藝作品。這些作品內容充實、形式靈活、語言鮮活,全方位展現了文明辦宴、奮斗拼搏、鄰里守望等主題,讓“有意義”的內容變得妙趣橫生。  創新為要:  形式多樣燃動群眾熱潮  “文藝快遞”志愿服務以“1+X”形式創新,采用訂單式配送。其中,“1”指一臺文藝節目,“X”涵蓋文藝微宣講、百姓影棚、健康義診等志愿服務。2024年,“文藝快遞”為基層278個文明實踐所、站累計配送超6000場文藝活動,實現精準投遞與全域覆蓋。  2024年重陽節,“相約騎坪·情定今生”老人集體婚禮暨“文藝快遞下基層”文明實踐活動,在河圖鎮騎坪村舉行。浪漫音樂悠揚奏響,九對伉儷情深的老年夫妻身著盛裝,相互依偎著緩緩入場,他們深情相擁,在眾人的祝福聲中,圓了一場浪漫婚禮夢。活動中,老年夫妻代表滿含深情地分享了他們的愛情故事?!  案兄x黨和國家對我們老年人的關懷,年輕時條件有限,沒能舉辦這么隆重的婚禮,沒想到老了還能擁有這份圓滿?!眳⒓颖敬位槎Y的李應志和張科淑兩位老人感慨萬分。他們攜手走過了49個風雨春秋,在歲月長河里,兩人的愛如同暖陽,始終溫暖著彼此?! ∪ツ?,在山王坪鎮舉辦的“文藝快遞”巡回宣傳宣講活動中,手機攝影教學作為壓軸環節,受到村民熱烈歡迎。原來,當地民宿和農家樂業主特意“點單”,表達了學習手機攝影技巧的意愿?!  爸驹刚呃蠋熃痰锰貏e認真,我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攝影技巧,收獲很大,以后拍照、拍視頻都能用得上?!鄙颊Z民宿業主李小雪認真學習后表示,要用新學的技巧拍出高質量照片,讓更多人了解山王坪的美?! 》諡橄龋骸 £犖橄鲁咙c亮群眾笑臉  “快遞員”們均為來自企事業單位、文藝團體等的文藝愛好者。他們對理論政策、民生服務、民俗文化等領域頗為精通。這些“快遞員”不僅承擔常態化的文明實踐活動,還著重指導所駐鄉鎮開展文旅品牌打造、文化資源挖掘等工作?! ∫詤^作協的“文藝快遞員”雷坤強為例,他策劃實施了13場次“文藝快遞”主題活動,促使“重慶文學院創作基地”落地頭渡鎮。一大批展現當地風土人情的文學作品在各大平臺走紅,吸引了15萬人次游客,帶動500余人就業,農產品年增收超100萬元,讓頭渡鎮從昔日的“窮山惡水”轉變為當下的“詩與遠方”?! 》詹粌H在線下送上門,線上也能隨時觀看。群眾可通過微信小程序“南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平臺,靈活進行“預約式”內容篩選和人員挑選。開設的“文藝快遞”線上欄目《金山新語》《金山云聽》,展播了24期“文藝快遞”精品節目,將文藝志愿服務切實送到群眾“指尖”、送進群眾“心間”?! ^文聯主席唐利春表示,“文藝快遞”將以內容、創新、服務為翼,持續為南川志愿服務和鄉村文化振興注入磅礴力量。

2025-03-25

“共耕共富”助力春耕 破解“誰來種地”難題

   南川融媒訊(特約通訊員 羅川)3月16日,木涼鎮云都寺村9組的田間地頭一片繁忙。作為區供銷合作社“共耕共富”股權合作模式的春耕實踐現場,區供銷合作社農事服務隊隊員與村民協同作業,通過標準化流程完成播種,為全年糧食穩產豐收奠定基礎?! ≡诩杏韰^,工作人員在進行最后的覆膜作業。透明薄膜如同秧苗的“防護衣”,既能鎖水保墑促進種子萌發,又能通過溫室效應穩定溫度在25℃~30℃,還能物理阻隔減少病蟲害。這種集中育秧技術是“共耕共富”模式中“全程十項服務”的重要內容。  在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的過程中,農村土地耕種面臨勞動力短缺、土地撂荒等嚴峻挑戰,“誰來種地”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關鍵瓶頸。今年初,區供銷合作社積極探索“共耕共富”股權合作模式,多次深入木涼鎮云都寺村開展實地調研,并與云都寺村村委會充分溝通交流,最終達成一致,為解決“誰來種地、地怎么種”問題探索新路徑?! ^供銷合作社創新推出的“共耕共富”股權合作模式,構建起“供銷合作社+村集體+農戶”三方共同持股的利益聯結機制。在此模式下,農戶以土地入股,轉變為農業發展的“合伙人”,通過持股分紅和參與勞動獲得報酬,實現增收致富;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歸集農戶土地,動員農戶參與農業生產,并按股權比例參與分紅,壯大村集體經濟;而區供銷合作社則承擔“替農戶種地,給農戶打工”的角色,為農戶提供涵蓋“耕、防、種、收、售”全流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  木涼鎮云都寺村黨委書記張幫祿介紹,該模式不僅解決了“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的難題,還對農村勞動力進行了有效整合。如今,農戶“家門口”就業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為現實,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的潛力也在不斷釋放?! ^供銷合作社工作人員吳祥波表示,“共耕共富”股權合作模式是結合當地實際,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所作的積極探索。未來,區供銷合作社將持續完善該模式,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擴大試點范圍,讓更多農戶享受到改革發展紅利,助力更多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增收,為南川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5-03-24

灌壩社區開展“315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

2025-03-17

重慶工職院南川校區3月初完成主體封頂

    重慶工職院南川校區建設現場。記者 陳姍 攝  南川融媒訊(記者 陳姍)2月6日,走進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川校區建設現場,隨處可見來回穿梭的工程車輛和逐漸封頂的樓棟,到處是機械轟鳴和工人干勁十足的吆喝?! ≈貞c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川校區位于西城街道濱河公園附近,坐落于鳳嘴江畔。根據規劃設計,南川校區總體為長方形布局,背靠永隆山,緊鄰渝湘高速公路,鳳嘴江從學校中間穿流而過,郁郁蔥蔥的山林、蜿蜒靈動的河水與書香氣息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美麗生動的畫卷。項目總占地面積1100多畝,將建設成為與城市共生共榮的校園、融合山水的校園、產教融合的校園、宜學宜居的校園,預計在校生規模1.2萬人。其中一期占地790多畝,建筑面積26萬多平方米,包括教學大樓、學生宿舍、圖書館、運動場館、食堂等建筑項目,可容納學生6000多人?! ≈幸苯üろ椖繄F隊自開工以來就全力進入奮戰狀態。為保證施工進度,項目團隊群策群力,科學確定工序穿插及項目平面轉換節點,有效增加作業面?! ∧壳?,項目已完成總體工程量的35%,其中2、5、6號樓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預計3月初主體結構全部封頂,7月達到學生入住條件,9月迎來首批學生入住。

2025-02-18

渝廈高鐵南川北站站房裝修完工

    2月10日,走進渝廈高鐵南川北站,記者看見站房裝修已完工,候車廳寬闊通透,部分設備已安裝完畢;室外,工人正安裝地磚,進行站前廣場收尾施工?! ∮鍙B高鐵重慶至黔江段自重慶站引出,經南岸、巴南、南川、武隆、彭水,終至黔江,并與黔張常線貫通。作為渝東南地區的首條高鐵,渝廈高鐵重慶至黔江段預計今年建成通車。記者 陳姍 攝

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