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文明禮儀 綻放文明之花
發布時間:2022-05-16 09:28:38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 記者 劉曉娟  近日,走進隆化六小,運動場上學生們盡情奔跑;花團錦簇、綠樹環繞的教學樓區,

  ■ 記者 劉曉娟

  近日,走進隆化六小,運動場上學生們盡情奔跑;花團錦簇、綠樹環繞的教學樓區,老師在傳道授業解惑;寬廣平坦的道路上,學生與老師互相問好……一股文明之風撲面而來。

  近年來,隆化六小以創建文明校園為契機,不斷深化和落實辦學理念,以“經典”“國學”教育為依托,以校園文化引領為突破口,加強文明校園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不斷提升學生內在道德修養。在日前公布的重慶市文明校園名單中,隆化六小位列其中。

  禮儀特色文化描繪校園底色

  來到學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以“禮”構圖的學校大門;走進校內,左邊文化墻以古書“牘”為形,雕刻著學校校賦,右邊是一面傳統文化浮雕墻,刻有孔子“仁、義、禮、智、信”儒家思想;操場四周,二十四孝、五常倫理、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等以國學內容為主題打造的古代禮儀文化墻,讓整個校園充滿濃濃的禮儀文化氛圍。

  “我們在校園環境的打造中,融入禮儀文化,力爭讓每一個建筑都怡情,讓每一堵墻壁都說話,讓每一幅字畫都益智,讓每一個陣地都育人。”該校德育主任程玲介紹,學校在校門口還張貼了《中小學生守則》,在學校醒目處懸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教唱歌曲《牢記核心價值觀》,讓人人熟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程玲介紹,學校把文明禮儀教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切入點,用國學教育促進習慣養成,以經典文化滲透促進內在“道德生成”,著力打造“禮儀”特色課程。先后開發了《文明禮儀伴我行》《中華傳世經典選編讀本》《榕樹葉綠》校本德育教材。

  同時,該校通過值周督促,少先隊常規評比考核,成立“小榕樹文明糾察隊”等,不斷加強常規教育與管理,從內涵上提升學生素養,從而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利用各個節日、隊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文明禮貌教育,組織開展“文明禮儀我能行”“文明禮儀我先行”“文明禮儀我真行”等主題隊會活動,培養學生公民素養,促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高素質教師隊伍言傳身教

  “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為人師表。”該校黨支部副書記羅文勇說,教師不僅要“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該校以教書育人為宗旨,著力建設一支品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該校堅持“重品德、重能力、重實績”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狠抓《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六條禁令》,不斷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立足“請名家名師講學指導”“校本培訓教研”“外出交流研討”三大主渠道,長期扎實開展教師培訓和教改教研活動,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大力探索適合學校的教學模式,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為載體,落實各項措施,培養一批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和名師。

  同時,該校通過大力宣傳當好教師的規章制度,讓制度深入老師心中,警鐘長鳴;與教師簽訂責任書,要求教師堅決履行職責,堅決杜絕違紀;向家長發放“告家長書”,請家長監督,并向家長公布了學校及區教委的舉報電話等方式,樹立好的教師形象。

  此外,緊緊圍繞學校“明禮善行 德潤人生”的辦學理念,讓教師以身作則,以高尚的道德水準和修養去影響、教育學生,展現學高為師的風范和良好形象,在良好的師德師風浸潤下,教師團隊已形成了勤勉從教、赤誠奉獻、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師德風范。在去年的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和師德先進集體評選中,該校被評為師德先進集體,1名教師被評為師德先進個人。

  特色教育模式提升綜合素質

  去年12月,經吉尼斯世界紀錄官方認證,隆化六小五年級九班學生同時打破了“最快時間解4×4數字華容道”“1分鐘內解最多的4×4數字華容道(25人一組)”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隆化六小學生們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接觸這些益智游戲,并進行了長期練習。

  長期以來,隆化六小注重因材施教,提質增效,打造高效課堂。將德、智、體、美、勞等教育內容合理融入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并創建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學校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打造“一班一品”特色班級建設,先后引入數字華容道、魯班鎖、象棋、魔方等益智課程。

  程玲表示,學校不僅要教會孩子們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培養他們豐富的興趣愛好,這樣才能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學校堅持樹立全面的教學質量觀,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致力于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