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中小學迎來開學季
發布時間:2021-09-02 09:24:41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8月31日,北師大南川附校老師為學生點朱砂。洪越玥 攝    9月1日,南川中學七年級新生在
 

  

  8月31日,北師大南川附校老師為學生點朱砂。洪越玥 攝

  

 

  9月1日,南川中學七年級新生在進行隊形操練。記者 甘昊旻 攝

  

 

  9月1日,南川中學高三學生在教室自習。記者 甘昊旻 攝

  南川網訊(記者 劉曉娟)9月1日,我區7.6萬名中小學生迎來新學期開學,校園里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同學們如何適應新學期?他們會迎來怎樣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校園,看看新學期新氣象。

  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早上7:30,記者在隆化五小校門外看到,值守的老師早早地來到工作崗位,迎接返校學生。身著校服、戴著紅領巾和小黃帽的學生在家長的護送下來到了學校,同學們自覺佩戴口罩、主動保持間距,在老師的指引下,經過體溫檢測、門禁系統面部識別后,陸續進入校園走進教室。

  據介紹,該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加強老師和學生的管理,開學后學校也將把疫情防控管理和秋季傳染病的防控納入日常工作中,通過每天晨檢和午檢,關注學生的健康情況,全面普及科學防范知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區教委體衛藝科衛生專干汪靜介紹,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學校教學正常開展,我區各中小學、幼兒園在開學前對所有教職員工、學生進行了精準信息摸排。開學后學校也將減少聚集活動,安排人員在校內協助做好易聚集區域的人流控制。

  多形式上好“開學第一課”

  “身體坐直,左手平放在桌上,右手放在左手上……”在隆化八小一年級3班的教室里,班主任方丹正在教學生正確坐姿。

  “一年級新生剛從幼兒園過渡到一年級,所以他們的開學第一課,我們以最基礎的課堂坐姿、舉手等課堂紀律為主,在接下來的一周里,也將會以習慣養成教育為主。”方丹說。

  該校辦公室主任張鵬介紹,習慣養成教育是學校常抓不懈的工作,經過一個暑假,為讓孩子們盡快適應學習生活,該校開學第一課由班主任帶領開展習慣養成糾正訓練,包括正確的坐、立、讀書等課堂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寫字姿勢、執筆姿勢、坐姿的養成等書寫習慣以及就餐秩序和路隊秩序等課間紀律。

  在隆化一小五年級3班的“開學第一課”上,班主任劉燕給同學們開了兩個“會”——暑期樂事分享會和新學期計劃分享會。

  “我給大家分享的暑假樂事是回老家摘梨,我的老家在石溪鎮,石溪的特產是梨……”“暑假我去青島參加了一個國際性比賽,雖然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我會繼續加油,爭取在下次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堅持每天課余時間閱讀課外書籍一小時,跳繩500個……”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講述了自己在暑假期間最難忘的事情和新學期在學習上的規劃。

  “在開學第一課安排這樣的課程,一是讓同學們相互分享暑期趣事,二是培養他們的學習規劃能力,學會自己的時間自己做主。”劉燕說。

  六方面落實“雙減”政策

  開學了,備受關注的“雙減”政策我區將如何落實?

  據了解,區教委將從六個方面發力,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標本兼治、疏導結合,重拳整治校外培訓、違規招生等教育亂象,同步推進課后服務、“五項管理”等工作,做好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減法”,通過提質量優服務來為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發展做“加法”。

  一是從作業上發力,引導學校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優化作業設計,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科學合理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二是從課堂上發力,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著力點,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持續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實施“基于標準的教學”,持續深化集團化辦學,結合實際制定課堂考核實施辦法與教學能手培養計劃,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是從機制上發力,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專門機構、強化工作督導、防范各種風險、營造工作氛圍,推動“雙減”工作落實落地落細。

  四是從疏導上發力,截至2021年7月,全區共有62所中小學校、62000余名中小學生參與課后服務,有效幫助家長解決孩子“作業難、接送難、監管難”的問題,接下來將積極探索,按照“基礎+特色”“校內+校外”的思路,不斷提升課后服務水平。

  五是從管理上發力,堅持標本兼治,規范教師從教行為和培訓機構辦學行為,努力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六是從協同上發力,廣泛宣傳,凝聚家校共育合力。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