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法院“老馬工作室”工作人員在調解糾紛。 記者 黎明 攝
■ 記者 黎明
今年5月,區法院創新為民辦實事重要舉措,全面設立“老馬工作室”,協調化解矛盾糾紛,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截至目前,“老馬工作室”共計辦理訴前調解案件1614件,訴中調解案件338件。
多方聯動調處機制:
為百名農民工“討薪”600萬
前不久,在區法院“老馬工作室”調解下,4家實際施工人拖欠100名農民工勞動報酬共計600多萬元系列案執行完畢。
唐某某等100名農民工在我區某職工宿舍樓項目工地上工作。但在該項目建成后,4家實際施工人卻下欠他們勞動報酬600多萬元未付。唐某某等人將4家實際施工人起訴至區法院。在收到唐某某等人追索勞動報酬系列案件的起訴請求后,區法院“老馬工作室”建立了多方聯動調處機制。
與司法行政機構對接,積極與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協助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與區聯合調解委員會對接,通過“重慶法院易解平臺”將該系列案件移送至區聯合調解委員會進行訴前調解。經調委會調解,農民工代表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與4家實際施工人的訴訟代理人共同確認欠薪金額并自愿達成人民調解協議,后各方當事人通過“重慶法院易解平臺”申請在線司法確認,經由區法院法官通過音視頻進行在線審核,進行司法確認;與勞動監察大隊對接,協助勞動監察大隊督促4家實際施工人兌現案款;與區法院執行局的對接,及時督促執行局對該系列案件的執行申請快速收立案以及執行,現該系列案已全部執行完畢。
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
提高調解效率和質量
“以前調解糾紛要各方當事人現場參與,現在可以通過網上音頻和視頻進行調解,引導當事人通過在線方式參與糾紛化解,極大方便群眾。”區法院“老馬工作室”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立案庭法官馮驥介紹,這也是“老馬工作室”開展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矛盾糾紛雙方登錄重慶市人民法院公眾服務網,進入易解平臺申請調解,“老馬工作室”即可進行遠程音視頻調解,當事人可實時獲得司法服務。截至目前,區法院“老馬工作室”共計辦理在線音視頻調解案件123件。
馮驥介紹,人民調解組織或行業調解組織的調解員,可通過易解平臺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線上調解,當事人可足不出戶,在家、在單位參與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后,則由調解員線上制作人民調解協議,并在線申請司法確認,法官同步在線審查調解協議及相關證據,對符合法律規定的,法官立即出具司法確認裁定書并在線回傳,調解員和當事人均可立即取得加蓋法院簽章的生效裁定書。
探索多元解紛工作經驗:
打造訴調對接“金字招牌”
區法院制定了《全面設立“老馬工作室”扎實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工作實施意見》以及《加強訴調對接工作的實施方案》,完善案件篩選、訴非分流、訴調對接等一系列運行機制,根據糾紛類型、階段和程序分流至“老馬工作室”進行調解。
加強對調解結果、協議確認、調解未成功案件審理執行等各環節的跟蹤監管,最大限度實現經“老馬工作室”調解的案件訴前成功化解、訴中調解結案、執行“應執盡執”,力促矛盾化解、案結事了。
同時,積極探索總結多元解紛工作經驗,堅持品牌引領,打造解紛特色樣本,打響品牌知名度,建立良好口碑,通過“老馬工作室”統領駐院調解力量參與訴源治理工作。
下一步,區法院將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打造訴調對接“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