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教委多措并舉做好暑期防溺水工作
發布時間:2021-08-09 09:17:00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寧江小學在重點區域設置防溺水警示標志。區教委供圖    鳴玉鎮中心校給校外安全管理點
  

  

  寧江小學在重點區域設置防溺水警示標志。區教委供圖

  

  鳴玉鎮中心校給校外安全管理點配備救援器具。鳴玉鎮中心校供圖

  暑假期間,青少年溺水安全問題備受關注。區教委切實加強領導,強化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多措并舉扎實開展防溺水工作,筑牢學生健康成長的安全防線。

  加大宣傳教育

  筑牢思想防線

  “溫馨提示各位家長,務必嚴防溺水事故的發生,監管好子女安全!”

  “南川氣溫越來越高,家長們務必監管好子女安全,尤其是嚴禁子女私自下河下塘洗澡!”

  ……

  這段時間,在我區各中小學的家校交流群里,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安全提醒。

  據區教委安穩辦主任唐進介紹,在放假前,全區各學校利用班會、櫥窗、網絡等平臺,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以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極端天氣、防溺水、防欺凌等為主要內容的安全教育。向每位學生家長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告知學生和家長暑假期間應注意的安全事項,提醒家長切實履行好監護責任,時刻加強對孩子的監督管理。

  在暑假期間,我區各中小學充分運用手機短信、“兩微一端”等載體,每周至少推送一次防溺水知識和防溺水宣傳的公益視頻,提醒監護人做好溺水防范工作,指導督促監護人做好暑期學生管理及安全保護工作。利用家訪和電話,了解學生每周動態,進行安全警示,督促監護人履行好監護責任,對孩子行蹤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內容、知歸時”,切實擔負起監護責任。

  同時,依托《南川日報》、南川電視臺、南川107電臺、南川手機報、微信公眾號、移動車載視頻、鄉村小喇叭、鄉村小舞臺等載體,以及采取橫幅標語、拉底字幕、短信提示、專題宣傳欄目(節目)、警示教育宣傳視頻等形式,大力開展暑期防溺水宣傳和警示教育,切實增強少年兒童的自防意識和安全意識,提升和強化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守護少年兒童安全的責任意識。

  強化安全管理

  深化隱患排查

  8月5日下午,鳴玉鎮中心校暑期安全巡邏員何藝來到石牛河畔,開展當天的巡護工作。

  今年,為做好暑期學生防溺水工作,全區所有學校成立暑期安全巡邏小組,每天集中對學校周邊水域是否有學生私自下河游泳情況組織開展2次巡邏巡查,并建立安全臺賬。

  “連日來氣溫升高,孩子私自到河里玩耍的可能性增加,我們在危險水域、重要節點加強了巡邏巡查時長和頻次,確保少年兒童私自到危險水域游泳、戲水、捕捉魚蝦等危險行為能及時被發現和制止。”鳴玉鎮中心校校長宋玉銘說。

  宋玉銘介紹,除了日常巡護,該校還在重點交通要道和重點水域設立了7個校外安全管理點,并由附近的住戶擔任校外安全信息員,協助學校隨時觀察是否有學生在河邊戲水游泳,一旦發現,及時勸阻,同時在管理點配備游泳圈、救生繩等救援器具,便于緊急情況救援。

  據了解,在放假前,我區各學校對重點水域、學生上學放學必經路段水域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全部登記造冊、建立臺賬,并督促危險水域業主單位,在危險水域易下水位置、池塘、曾經發生溺水事件的位置以及因建筑工地臨時形成的堰塞水體等區域周圍張貼或樹立醒目的防溺水警示標志標語、加裝防護設施、或修建封閉式圍擋圍欄圍墻,在危險水域配備竹竿、繩索和輪胎等救援器具。

  發揮部門合力

  筑牢聯動防線

  區教委還動員社會各界,形成聯防聯管、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抓好暑期學生離校后的管護問題,保障學生能度過一個安全、愉快的暑假。

  日前,由區民政局、團區委、區少工委、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共同主辦的“情暖童心 護航成長”2021年青少年暑期自護公益課堂在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

  課堂上,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師結合游泳注意事項和救援方式,通過真實案例讓學生們充分認識防溺水的重要性,牢記“七不”“三要”,并針對溺水事故、觸電事故和急性呼吸道阻塞等暑期易發事故,對青少年進行科普教育并講解預防應對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急性呼吸道阻塞的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實際操作。

  會同各鄉鎮(街道)對留守兒童、孤兒等監護缺失的青少年開展排查,建立有關數據臺賬,并督促監護人壓實監護責任,避免漏管失控和防止出現安全監管盲區,堅決防止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重點群體因家庭關愛缺失和監護薄弱而抱團聚集、外出下水游泳,防止溺水等群死群傷事件的發生。

  同時,充分運用兒童之家、青少年之家、婦女之家、流動少年宮、社區服務中心等場所,加強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重點群體的教育管理、關心關愛和安全防護。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少年兒童關愛活動、預防溺水教育活動等,避免暑期發生不安全事件。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