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巖鄉金興村國土整治項目助推鄉村“蝶變”
發布時間:2021-07-15 10:35:38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峰巖鄉金興村新修建的田間耕作道。    工作人員在查看灌溉渠道的修建情況。  7月8日
  

  

  峰巖鄉金興村新修建的田間耕作道。

  工作人員在查看灌溉渠道的修建情況。

  7月8日,在峰巖鄉金興村國土整治項目現場,原本荒棄的土地經過整治后,坡改梯、田成方、路成網,工人在進行灌溉管道安裝等收尾工作。

  據介紹,金興村國土整治項目實施面積4710畝,于去年9月啟動,該項目作為區級項目申報立項,項目區涉及峰巖鄉金興村2、3、4、5組,項目實施后將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還將新增耕地465畝,為鄉村振興增強充足的后勁。

  惠民生

  為有源頭活水來

  在項目實施前,土地不平,缺水灌溉,嚴重影響生產效率,一到雨天,坡地上的泥土沖到路上,到處是泥巴,通行不暢,還沒硬化的鄉村公路就更不用說了,運貨的小農用車都來不了。”回憶起以前的場景,金興村黨支部書記任顯鴻感慨萬千。

  任顯鴻介紹,金興村海拔1000米左右,因為是山地的典型特征,農業種植分散,規模化、機耕化較困難。

  前兩年,金興村發展晚熟李400多畝,晚熟李種植基地雖已成型,但因地形坡度限制,未成片種植,經營管理困難。

  去年9月,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金興村國土整治項目區土地進行田、水、路的綜合治理,完善灌溉與排水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據介紹,項目施工過程中,硬化了3米寬的田間耕作道,長度達1.6公里,還將通村公路改造成柏油路。

  如今,已經完工的項目區變了樣,道路水泥硬化,田間機耕道和新修溝渠縱橫交錯,面貌煥然一新。

  “土地整治是大好事,老百姓得到真實惠,大家都心甘情愿地支持。”村民何光福說,項目建設改善了通行條件,種地不用走泥巴路。

  展新顏

  小山村煥發生機

  “以前這里都是坡地,并且坡度很大,耕作的道路和灌溉都成問題。”該局土地整治中心工作人員李俊豪介紹,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三大工程。

  李俊豪說,土地平整工程就是將原來成坡度的土地改造成梯田。要實施的工程包括坡改梯、機械清雜、表土剝離轉運、土方移動、人工細部平整、砌筑石坎、混凝土壓頂、邊角地整治、地力培肥、田坎修繕等。

  李俊豪介紹,由于項目實施的區域在山嶺上,缺水是一道難題,因此實施了灌溉與排水工程。項目修建了1口200立方米的蓄水池,新修1226米的PE管灌溉渠,還新修囤水田1口,新修PE管閘閥12座,新修排氣閥11座,新修減壓閥8座,新修排水溝、涵管、沉沙凼等,保證灌溉水源。

  為了村民耕作便利,田間道路工程是必不可少的。記者看到,通往項目現場都是能通小汽車的3.5米左右寬的田間道,皆為水泥路面。項目區內還有若干梯田里的生產路等。

  李俊豪介紹,項目還將新增耕地465畝,新增耕地主要來源一是在坡改梯區域將現有田面高差較小的田塊進行歸并,在減少現有田坎的同時,便于規模化機械化經營,同時也增加了耕地面積;二是通過邊角地整治,對地塊進行整形,減少耕地邊角浪費,增加凈耕地面積;三是通過田坎修繕,對寬度大于1米田坎整形,減少耕地邊角浪費,增加凈耕地面積。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我們加大項目服務協調力度,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搶工期、抓進度,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李俊豪說。

  壯產業

  助推鄉村振興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當地群眾十分支持,在推進中非常順利。”李俊豪介紹,村民是土地開發整治的直接受益者,土地開發整治必須緊緊依靠當地村民的支持配合和直接參與。

  在項目踏勘現場的前期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和村社干部與設計人員一起,向項目區的干部群眾宣傳土地整治有關政策,使得當地群眾積極性增強,理解了土地整治工作,并予以大力支持,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李俊豪介紹,根據項目區地形條件和產業分布情況,該局利用其特點和優勢,合理布局,經土地整治和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大大地提高項目區耕地集中連片、規模化經營程度,耕作條件優化,質量提升,更有利于機械耕作,為項目區土地流轉和后期產業建設提供優越條件。項目完成后,就按協議移交給村里,村上組織產業發展,項目有1年的質保期。

  任顯鴻說:“金興村海拔高,氣溫適合發展中藥材。實施了國土整治項目后,土地耕作條件極大改善,將更加有利于發展產業。我們將集中流轉,或者成立專業合作社,發展中藥材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