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人員在抓緊地災治理工程施工記者 黎明 攝
南川網訊 “地質災害多數情況下和雨水天氣有關,所以對雨量的監測非常有必要。”近日,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地質環境監測站負責人張旭來到西城街道沿塘社區地質災害監測點,與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王學秀一同查看分析該監測點的情況。
按慣例,會在每年5月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而今年,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4月就開始進行地災防治。目前,該局已做好各項準備,進入臨戰狀態。
強化風險排查,全面部署做好314個地災隱患點的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完成地質災害風險調查(普查)評價工作,科學合理劃定易發分區、風險區劃和防治區劃。
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組成基層服務小組前往三泉鎮、頭渡鎮等地,重點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現場指導,做好地質災害點巡查、監測、預警和宣傳工作,堅持“民生優先、安全第一”的原則,按時按質治理好地質災害隱患,要求鄉鎮規劃和自然資源所做好巡查工作,及時反饋發現問題,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強化監測預警,進一步夯實“四重”網格管理體系、嚴格落實群測群防監測工作責任,科學利用高級科技手段提高監測預警精度,實現全區地災隱患點監測預警全覆蓋。
近日,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三泉鎮三泉社區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避險演練活動。活動中,工作人員對現場群眾進行防災知識培訓,隨后開展現場演練,模擬受汛期強降雨影響,導致地質災害隱患點山體滑坡,危及周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險情發生后,警報響起,所有人按照應急預案,組織群眾有序轉移。通過演練,讓群眾熟悉預警信號、弄清撤離路線、知曉撤離安置點,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安全防范意識。目前,該局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全覆蓋開展簡易避險演練,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群眾不斷增強防災減災意識。
強化綜合治理,積極實施地質災害工程治理,目前已完成東城街道大鋪子社區雞公山、三泉鎮半河社區月亮田等滑坡治理和災后重建項目9個,減少地質災害風險。
嚴格執行24小時在崗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第一時間落實人員開展地質災害24小時值班和應急值守工作,同時根據氣象預報,第一時間發布地質災害預警。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制,確保聯絡暢通,值班人員及時做好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統計工作,遇突發事件及時向上級匯報。扎實做好應急救援技術支撐準備,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導開展應急處置,精準高效將專家和“四重”網格員調度到地災風險區域和災險情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