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范礦山開采 記者 黎明 攝

執法人員扣押無證采礦點的機械設備記者 黎明 攝
“無證采礦是違法行為,現在要求你們立即停工,接受調查……”近日,區規劃和自然資源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查處了位于南平鎮的一處無證采礦點,現場暫扣挖機1臺和運輸礦產品貨車1輛,并立案調查。自我區啟動打擊礦產資源無證采礦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已對5宗無證采礦案件立案查處。
區規劃和自然資源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馬彬介紹,受利益驅動,部分企業逾越“紅線”,無證開采礦產資源的行為屢有發生,情況復雜、查處難度較大。
如何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又更好地保護綠水青山?今年1月1日起,我區啟動打擊礦產資源無證采礦專項整治行動,堅持標本兼治,狠抓源頭治理,對非法開采礦產資源行為“零容忍”。
加強宣傳造勢
開展全面摸排
專項整治行動由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區應急管理局、區生態環境局、區市場監管局等10個部門聯合開展,重點對關閉及出讓礦山、生態修復、工程“礦山”、干線交通沿線等5類范圍內的無證采礦行為開展嚴厲打擊,對全區來料加工點、儲存點進行全面摸排,實施分類處置。
“專項整治行動啟動后,我區便開展了全面摸排。截至目前,共出動260余人次,摸排46處采礦場。”馬彬介紹,同時,在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水江鎮、南平鎮、工業園區等8個重點區域懸掛橫幅,在礦山企業、來料加工點周邊及項目施工現場、工業園區等地張貼《關于開展打擊礦產資源無證采礦專項整治行動的通告》,營造法治宣傳氛圍。
截至目前,聯合執法組共排查出無合法用地和環評手續企業26家、無證采礦案件5起、9個企業的平場項目有富余砂石。
實施分類處置
加大打擊力度
在前期調查的基礎上,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發現的違法行為實施分類處置。
對26家無合法用地和環評手續的企業,函告區經濟信息委配合拆除相關企業供電線路。各鎮街針對這26家企業,督促其限期拆除生產設施設備,逾期未拆除的,將會同相關部門采取強制拆除。
依法嚴肅查處5個無證采礦行為。對西城街道一處無證采礦點進行現場制止,暫扣挖機1臺,移交區公安局立案調查,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相關措施;對東城街道、南城街道的兩處無證采礦點現場制止并暫扣挖機各1臺,移交區公安局立案查處,現已結案;對南平鎮無證采礦點進行現場制止,暫扣挖機1臺和運輸礦產品貨車1輛,正開展立案調查,函告區公安局向該企業停止供應火工產品;對大有鎮無證采礦行為進行現場制止。
實行多方聯動
形成齊抓共管
“無證采礦的情況復雜,形式多樣,除了明顯的無證采礦行為,也有一些較隱蔽的行為,如工程‘礦山’產生的富余石料對外非法銷售,這些都存在監管難、取證難、執法難的情況。”馬彬介紹,因當事人害怕接受行政處罰,會出現故意躲避執法人員,拒不配合調查取證,因此部門聯動執法非常重要。
在專項整治行動中,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積極爭取區公安局、區經濟信息委、區生態環境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城管局等相關部門聯合行動,對非法開采礦產資源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對未取得合法手續的非法石料加工點,以區生態環境局為執法主體,區經濟信息委、區公安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屬地鎮街予以配合,堅決取締非法石料加工點。
區城管局加強城區和各園區的渣車管理,禁止各類運輸礦產品車輛進入未經聯合認定的加工點、儲存點,堵住非法加工點的貨源。
區市場監管局對排查出的無合法用地和環評手續的加工點、儲存點,注銷該企業工商營業執照。
區國資金融中心、工業園區管委會、城投集團加強轄區場地平整項目監管,落實專人負責工程建設項目富余砂石的日常監管。禁止建設項目石料流入市場非法牟利,擾亂全區礦產資源秩序。
高速公路指揮部、高速鐵路指揮部加強重點項目私挖濫采行為的日常監管,禁止建設項目石料流入市場非法牟利,擾亂全區礦產資源秩序。
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加大對非法采礦行為的查處力度,從重從嚴打擊非法開采行為,涉嫌犯罪的,移送有關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各鎮街加大后續監管力度,對依法取締的石料加工點、非法采礦點加強巡查檢查,及時發現違法行為,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