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湘復線高速公路涵洞建設使用新工藝功效高四成速度快兩倍
發(fā)布時間:2021-04-30 09:01:06 來源:南川網(wǎng)
新聞摘要:       4月14日,河圖鎮(zhèn)河園社區(qū),工人正在操控最新的涵洞鋼模臺車設備。記者 任前蔚 攝  南川

  

  

 

  4月14日,河圖鎮(zhèn)河園社區(qū),工人正在操控最新的涵洞鋼模臺車設備。記者 任前蔚 攝

  南川網(wǎng)訊(記者 陳蕗穎)日前,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南川段位于河圖鎮(zhèn)河園社區(qū)7組的K46+126涵洞正在施工中。現(xiàn)場的工人雖然不多,但施工進度卻不慢,這源于在涵洞建設中所使用的新工藝。

  涵洞是高速公路建設中的常見結構,在對涵洞墻身進行澆筑時,需要先用架管、模板等進行安裝搭建,然后才進行澆筑,耗費時間較長,需要的人工也相對較多,綜合算下來成本比較高。

  “傳統(tǒng)方式耗時耗力,加之小塊模板拼裝,模塊拼裝之間施工縫也不好處理,澆筑質(zhì)量不容易把握。”中電建路橋巴彭段一分部施工管理部主任賀志威介紹,用傳統(tǒng)的方式做涵洞,每完成一部分就需要將模板、腳手架等全部拆除,進行下一部分的時候再重新搭建,而搭建一次大概只能夠完成6米左右的長度,以K46+126涵洞為例,長度達100米,僅單邊就需要拆搭十幾次,而搭一次模板大概需要三四天,在這段時間里無法進行澆筑,耗費了大量時間,如果想要提升速度,就要幾個部分同時搭建施工,但成本投入就更多。

  在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建設中,長度超過40米的涵洞都是使用涵洞鋼模臺車的新工藝進行建設,不僅提高了涵洞建筑速度,降低了勞動強度,澆筑功效比傳統(tǒng)模板高40%,裝模、脫模速度快兩三倍。

  “涵洞鋼模臺車主要由模板、門架體、行走系統(tǒng)、支撐機構、平移系統(tǒng)等結構組成,當這一部分完成澆筑后,可以直接通過臺車下方的軌道移動,不再重新拆搭。”賀志威說,在同等工期下,傳統(tǒng)方式需要十五六個人才能完成的,使用新工藝只需要五六個人,大大減少了人力成本。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