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鎮玉泉村種植大戶王啟剛:高山玉米鋪就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1-10-12 10:00:30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 記者 李崎君  今年糯玉米收成不錯,銷售額40余萬元。近日,在金山鎮玉泉村啟剛蔬菜股份
  

  ■ 記者 李崎君

  “今年糯玉米收成不錯,銷售額40余萬元。”近日,在金山鎮玉泉村啟剛蔬菜股份合作社基地,負責人王啟剛高興地說。

  “玉泉村海拔高,與低海拔地區的蔬菜生產上自然錯季,所以產品交錯上市。”王啟剛說,自己種植的高山糯玉米因為交錯上市,價格還會高于應季玉米。

  王啟剛告訴記者,他種植糯玉米10余年,在這之前,這片土地也有業主種植糯玉米,但由于收益并不明顯而放棄,直到2010年,他把這800多畝土地流轉過來。

  創業之初,王啟剛參加了新型職業農民的相關培訓,同時,他還前往高山蔬菜種植先進地區學習取經。這片地能不能種糯玉米?怎么種效益最好?帶著這些問題,王啟剛多方求證、探討,本身就長期務農的他,經過再次“武裝”,開始了糯玉米、甘藍等蔬菜的反季節種植。

  在談起10多年的種植探索時,一些經歷讓王啟剛記憶猶新。他以為上市時間越晚越好,所以刻意去拉長糯玉米的上市時間,卻遭遇了絕收的困境。“農業就是靠天吃飯,不僅氣候變化和病蟲害難以預料,每年的市場價格也會有所波動。”王啟剛說,為了盡可能減少損失,他再次對種植技術和設施設備進行了更新,通過不斷的學習,學會使用現代農業設施設備,增強作物抗病蟲害的能力,讓種出來的產品質量更高。

  經過不斷的嘗試探索、更新技術,王啟剛的高山糯玉米產業算是穩定了下來。為了逐步擴大種植面積,王啟剛還牽頭成立了啟剛蔬菜股份合作社,帶領村民一起種植高山糯玉米。現在合作社種植糯玉米360畝、蔬菜100畝,收獲時,要請20多個勞動力來幫忙。“由于玉泉村海拔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種出的蔬菜香、脆、甜,比低山區的口感要好,深受市場歡迎,特別是秋季糯玉米銷量大、采收快,適合大面積種植。”王啟剛說,相對于應季上市的玉米,高山糯玉米成熟期會晚50天左右,這時不但價格更高,銷量也更好。

  如今,高山糯玉米因生長環境良好、生產過程用藥少,其品質得到了消費者肯定,王啟剛的糯玉米非但不愁銷路,收購商還會上門取貨,這為他節約了一大筆開支。對于未來,王啟剛想從產品包裝、品牌打造、銷售渠道等幾個方面著手,擴大產品的增值空間,打響高山糯玉米品牌。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