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四點多,九鼎山小學的特色課時間到了,校園里分外熱鬧,各個年級的孩子們都來到操場練習輪滑、籃球,或是到音樂室、繪畫室、舞蹈室,開啟自己的“第二課堂”。據介紹,在課后服務課程開設前,學校向家長和學生發放了調查問卷。根據收集的意見,學校作出課后服務安排,第一節課完成家庭作業,第二節課為特色課程。
【同期聲 九鼎山小學學生:因為我現在四年級了,有些題媽媽不太會,所以在學校做作業可以讓我的知識更牢固,不會的題可以隨時問老師。】
【同期聲 九鼎山小學學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繪畫培訓班,更加鞏固我的繪畫知識,得到了優化,學到了很多新知識。】
【同期聲 九鼎山小學副校長 劉繼斌:我們的培養目標是圍繞著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同時滿足特長學生的要求,達到合格加特長的發展模式。學生的笑臉更燦爛了,發展更全面了,學習成績也不受影響。】
在大觀中心校,孩子們的“第二課堂”同樣豐富多彩。學校采取“作業輔導+社團活動”相結合的形式,每周一三五開展作業輔導,周二和周四開展社團活動,社團活動包括足球、籃球、乒乓球、武術、巴烏、拉丁舞、廚藝等41個項目,供孩子們自由選擇。
【同期聲 大觀中心校學生:我非常喜歡跳舞,它讓我變得更加自信,氣質也提升了很多。】
【同期聲 大觀中心校學生:我喜歡畫畫,畫畫使我開心,使我快樂。】
【同期聲 大觀中心校副校長 陳鳳:我們家長會給每一個課后延時服務小組進行打分,他們的打分就會作為我們輔導員老師考評的依據,這樣來促進我們學校課后延時服務不斷提高質量。】
據了解,今年秋期,我區已面向全區中小學生全面推行“5+2”模式的課后延時服務,即學校每周開展5天工作日的課后延時服務,每天至少2個小時,以學生自主學習和文體活動為主。目前全區66所中小學已實現課后服務全覆蓋,惠及學生6萬多人。
【同期聲 區教委基教科科長 楊濤:利用“雙減”工作監測平臺,每半個月我們都要對課后服務的相關數據進行篩查和檢測,第二我們會不定期的組成實地督察組,到學校去檢查課后服務開展情況。在學校這個版塊,學校是全時段全開放的原則,對所有的學生、家長開放課后服務工作,隨時迎接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