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法院推進司法服務保障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1-05-19 09:44:14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鄉村振興,法治先行。區法院在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過程中,擔當作為、加大舉措,主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
  鄉村振興,法治先行。區法院在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過程中,擔當作為、加大舉措,主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奮力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

  搭建平臺

  成立“司法服務鄉村振興示范點”

  4月13日,區法院“南平鎮興湖村司法服務鄉村振興示范點”正式掛牌;4月21日,區法院南平法庭干警在示范點開展了一場法治宣傳活動……

  區法院為何把興湖村作為司法服務鄉村振興的試驗田?

  興湖村是工業園區南平組團的主戰場,鎮域、村域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征地拆遷、廠社矛盾化解等社會治理任務。區法院從服務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服務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服務引導老百姓逐步致富、進一步完善司法便民舉措等方面,為興湖村提供法律服務。

  除了興湖村,區法院還陸續在木涼鎮漢場壩村、大觀鎮鐵橋村、神童鎮金鐘社區、峰巖鄉正陽村設立司法服務鄉村振興示范點,提供贈送法律書籍、支持打造法治文化微景觀、常態化開展巡回審判、幫助打造法治文化宣傳陣地、設置調解室等“訂單式”服務內容,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

  根據每一個示范點的不同需求,區法院會提供有針對性的“訂單式”司法服務,每個示范點有固定的聯絡員進行一對一銜接,充分發揮人民法院職能作用,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司法保障。

  根據《南川區法院鄉村振興示范點十個服務模式的初步實施方案》,區法院以一鎮街一法官、指導培訓課、矛盾糾紛化解現場會、典型案例、巡回審判、法治宣傳、司法建議、微信工作服務群、“一庭兩所”聯動、觀摩庭審案件十個方面為司法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

  下一步,區法院將把開展涉“三農”司法審判、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人民法院工作的重點,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務保障。

  建立機制

  推行“一鎮街一法官”助力鄉村社會治理

  “土地流轉費的問題困擾我們很久了,我們80多個農戶被拖欠土地租金數十萬元,希望法院能加大執行力度,讓我們能及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4月8日,區法院執行局局長、三級高級法官黃新帶隊來到河圖鎮,與鄉鎮干部、村民們就一起涉及農戶較多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進行座談交流。座談會上,涉案村社的村支書代表集體表達了訴求。

  黃新告訴村民代表們,該案目前已進入執行程序,被執行企業債務較多,涉案較多,并向村民們解釋了被執行人資產處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聽取了鄉鎮黨委政府相關負責人、村支書、到場律師意見后,黃新提出交付流轉土地等具體執行方案,并傳喚被執行人到場協商。座談會結束后,黃新一行去到涉案項目現場實地查看情況,摸清涉案土地和被執行人資產情況,為案件執行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黃新是按照“一鎮街一法官”機制對接聯系河圖鎮的法官。

  今年,區法院推出“一鎮街一法官”工作舉措,為全區34個鄉鎮(街道)各配備一名法官,結成定點服務對子。該院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一鎮街一法官”工作領導小組,由院長親自抓落實,統籌劃分區域,分別明確聯系分管院領導及聯絡人。

  4月9日,對接聯系合溪鎮的周仁敏法官走進合溪鎮中心校向學生們講解了未成年人保護、國家安全等相關法律知識。鄉鎮干部群眾表示,“一鎮街一法官”拉近了法院與群眾的距離,真正為群眾辦了許多實事,為鄉鎮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便利。

  “結對”法官們表示,今后還將加大巡回審判、法治宣傳力度,增強村民法治意識。同時還將對鄉鎮干部、村綜治專干、人民調解員、便民訴訟聯絡員等人員進行培訓,教授其調解技巧及調解協議的規范擬寫,力爭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就地化解矛盾糾紛。

  解決問題

  破解一批鄉村振興中的難題

  “馮法官,那真的是我們自己的林地、自己的樹木,我們有林權證,馬上坐車送過來讓你看看。”

  “您別激動,你們二位年紀都大了,來城里也不方便,明天我們到村里開庭,再到山上實地瞧一瞧、看一看。”

  4月7日,區法院法官馮超通過電話與年過七旬的當事人耐心溝通。

  原來,之前區法院受理了一起財產損害賠償糾紛,原告訴稱被告侵占了本屬于自己的樹木,造成了近萬元的經濟損失,因此起訴至區法院,要求被告進行合理賠償。法官在與當事人溝通時,被告卻稱涉案林地、樹木都是自己的。

  鑒于當事人年齡較大,案件爭議焦點涉及林地具體范圍,為查清案件事實、方便當事人,法官前往當事人所在村社開展巡回審判,及時、有效地處理了該案。

  在具體工作中,區法院著力破解一批鄉村振興中涉及農房改造、土地經營、鄉村企業發展等方面的難題。同時,深入基層,針對具體問題給出解決“良方”。

  位于大觀鎮鐵橋村的重慶瑞草茶業有限公司,每年采茶季可帶動當地約400~500人就業,系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區法院民一庭庭長熊小軍帶領全庭干警來到該公司,針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買賣合同簽訂、集體土地流轉、生產安全責任、勞工權益保護等各類司法疑問進行全面解答。

  此外,民一庭還指定法官常態化對接聯系瑞草茶業公司,不斷加強與企業的溝通交流,提供法律風險咨詢服務,幫助企業化解矛盾糾紛,努力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去年,區法院審結涉及農村土地流轉、土地承包經營以及村民與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民事案件500余件,常態化開展贍養、繼承、侵權等典型案件巡回審判,著力以司法服務鄉村振興。

  (稿件由記者黎明采寫,圖片由區法院提供)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