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黎明
全區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區人民法院將教育整頓作為一場強化“為民服務”宗旨意識的思想洗禮,作為一場自我革命、永葆清正廉潔政治本色的擔當之舉,作為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法院隊伍的“必修課”。
老人贍養費執行到位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不僅幫我拿到了贍養費,還送到我家中來。”3月11日,區人民法院執行干警將執行到位的案款送到88歲的老人王某家中。
王某是一起贍養糾紛的申請執行人,年近九十,行動不便,承辦人便驅車前往王某住所了解相關情況并電話通知被執行人王某的兒子王某一到場。
王某一到場后情緒激動、言辭激烈,考慮到老人剛出院且臥病在床,執行干警當即將王某一拘傳回法院。
回到法院后,執行干警向王某一釋法說理,告知其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王某一情緒漸漸平復,并認識到自己拒絕贍養老人的錯誤行為,表示愿意支付贍養費和醫療費。3月11日,王某一籌齊案款并主動交付至法院。
收到案款后,執行干警第一時間將這筆案款送到老人手中。
跨行政區域巡回審判
近日,區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秦偉一行,在武隆區趙家鄉香房村跨行政區域巡回審理了一起行政處罰爭議案件。
2020年8月26日,該村村民羅某因鄰里糾紛與同村村民楊某發生口角并將楊某打傷,2020年9月9日,武隆區公安局對羅某給予行政拘留15日并處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羅某認為公安機關認定事實錯誤,故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武隆區公安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
考慮到本案原告羅某年近六十,楊某更是87歲高齡,均居住于偏遠山區,區人民法院決定采取巡回審判的方式審理該案。
庭審中,法官就爭議焦點、行政機關舉證責任、證人出庭作證權利義務等作出詳細的庭審說明。行政機關負責人對原告提出的問題,結合案情和法律進行了答辯。雙方當事人就爭議焦點展開舉證、質證,充分發表辯論意見。庭審過程歷時兩個多小時,現場群眾認真旁聽,秩序井然。
此次巡回審判實現了面對面的法治宣傳,將法律送到離群眾更近的地方,讓群眾了解行政審判,在具體案件中切實感受到法律的神圣威嚴和公平正義,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
“群眾有什么糾紛,不用跑法院法庭,我們上門立案、就地審理,能有效減輕群眾訴累,也有利于化解矛盾糾紛。”區人民法院相關工作人員說。
開門納諫接受群眾監督
“建議通過定期舉行升旗儀式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強法院文化建設、隊伍建設,加強對干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建議要加強基層法庭建設,加大巡回法庭審判力度,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問題,解決老百姓訴求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建議進一步加強法院干警的政治教育,提升法院干警的政治素養;進一步思考如何在鄉村振興中體現法院作為、法律作用,并作出探索;進一步加大執行力度,推進切實解決執行難。”
……
3月22日,區人民法院召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第一次征求意見座談會,邀請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家代表、律師代表、人民陪審員、案件當事人代表、特邀監督員代表發表意見,提出建議。
會后,區人民法院認真梳理研究收集的意見建議,及時制定整改措施,研究解決群眾的合理合法訴求,切實做到教育整頓讓群眾參與、受群眾監督、由群眾評判,確保法院隊伍教育整頓取得實效。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區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延伸司法觸角,強化便民利民舉措,及時回應和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多元化司法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區人民法院還通過重溫入黨誓詞、院長講黨課、警示教育、組織退休干部開展紅色教育等活動,把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推向更深更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