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記者從2022年秋期開學工作會上獲悉,今年秋期,區教委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扣全區“1256”總體工作思路,錨定教育質量提升一個目標,突出“雙減”“雙創”兩個重點,抓實“強黨建”“重改革”“優人才”“保安全”四大舉措,統籌推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1
錨定一個目標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今年秋期,全區教育系統將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全面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不斷完善“四有八為”育人體系,充分發揮德育品牌輻射作用,引導學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培養一批在全市排得上號、全國叫得出名的德育品牌,豐富全國“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實踐示范區”內涵,打造“禮好·金山美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等特色品牌,形成一系列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做法。
同時,緊緊抓住提高教育質量這個“牛鼻子”,把工作的重心、教育的重點放在學生全面發展上,把攻堅的方向、突破的路徑放在改革創新上,全面推動五育并舉在全區學校落地走實,加快建成有機滲透、融合發展、特色彰顯的“五育并舉”育人體系。
此外,全區教育系統還將全面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讓學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義務教育更加均衡優質,普通高中更加特色化、多樣化,職業教育更加具有適應性和吸引力,特殊教育融合提升發展,高等教育落地開工。
2
突出兩個重點
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上實現新突破
今年是“雙減”工作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全區教育系統將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全面落實《南川區中小學減負提質實施辦法》,繼續把“雙減”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鞏固成果、健全機制。全面提升課堂教學、作業管理、課后服務質量,推動國家課程改革示范區建設與“雙減”政策落地互相促進、同向發力。進一步推進家校共育,落實中小學生手機、睡眠、讀物、作業、體質等五項管理。全方位、多層次加強教研合作,深入開展特色化、個性化課后服務課程建設,整合社會及學校科普、文化、藝體等資源,強化家長、學生雙評價,提升創新課后服務效果。要堅決落實防反復、防變異、防轉移、防風險要求,加大對隱形變異培訓查處力度,加強執法力量,提升執法能力,抓好執法巡查。
同時,積極推進“兩個創建”,促進教育公平優質發展。根據“兩個創建”重點指標年度實施計劃,優化落實年度創建攻堅方案,實施學位攻堅提升工程,推進城區公辦園建設,新增1~2所公辦園,啟動新建義務教育學校2所、改擴建小學2所,緩解城區學位供給與需求矛盾,著力化解城區入學壓力。實施教育數字化行動,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推進教育專網建設,架構智慧教育區域基礎平臺,啟動“三個課堂”項目建設,促進線上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繼續開展校長、教師智慧校園素質能力提升培訓,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示范工作,力爭創建1~2所市級示范校。
3
抓實四大舉措
在實施教育質量提升行動上交出新答卷
今年秋期,全區教育系統將堅持改革創新,在深化課程改革、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深化教育督導改革、深化集團辦學等方面著力,確保教育高質量發展動力更強。
在深化課程改革方面,全面建設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示范區,發揮好2所課改先鋒校和6所課改實驗校的示范帶頭作用,全面深化“四步十問”三級“問課行動”,深入推進“基于標準的教學”項目實施,持續優化課堂教學范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持續深化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改革,深入開展學校體育藝術全員活動,開展藝術特色課程建設,鞏固拓展校園文化藝體品牌。創新開展全員勞動教育,深入推進中小學生實踐教育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扎實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確保實現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下降0.5到1個百分點。加強和改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積極做好心理輔導和心理干預,引導青少年成為“陽光少年”“健康少年”。
在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方面,樹立全面質量觀,推進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改革,完善義務教育劃片招生與中考制度改革,做好“新高考”政策宣傳和招考服務。加大“十不得一嚴禁”督查與整改力度,堅決破除“五唯”頑瘴痼疾。
在深化教育督導改革方面,持續深化“督導并臻”教育督導模式,加大“雙減”及“五項管理”督導力度,做好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加快教育督導信息化建設。
在深化集團辦學方面,積極推進第二輪集團化辦學,因地制宜探索“優質學校+小規模學校”等模式,總結提煉集團化辦學成果和經驗,縮小城鄉、校際差距,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積極破解小規模學校發展瓶頸。
4
堅持人才強教
確保教育高質量發展勁頭不減
今年秋期,我區將繼續堅持人才強教,從人才引進和素質提升兩方面“雙管齊下”,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確保教育高質量發展勁頭不減。
一方面,堅持黨管人才,統籌規劃,完善教師準入、干部選拔工作機制,大力引進優秀專業人才,確保合適的人在合適的位置。深化干部教師交流機制,優化用人制度,盤活用好現有人才,激發人才活力,確保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另一方面,建好五級培訓、課程改革、師德師風三大平臺,實施領舵、先鋒、領雁、新苗四大培養工程,圍繞質量提升、教育改革針對性開展教師隊伍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建立中小幼一體化思政教師培養體系,圍繞鄉村振興加快人才培養,服務經濟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把集團式、聯盟式培訓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推動人才數量質量“雙提升”。
與此同時,強化長效機制,完善教育、宣傳、考核、監督、激勵、懲處相結合的師德師風建設制度,建立師德師風個人檔案,落實師德師風負面清單,將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的第一標準,在評先選優、評職晉級中優先考慮師德突出教師。評選“我身邊的好教師”,發揮典型引領示范作用。堅持實績為導向,創新激勵機制,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優化績效分配,實施“安居工程”,開展關愛行動,營造惜才、愛才良好氛圍,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干得好。
5
堅持安全至上
確保教育高質量發展步伐更穩
在安全工作方面,區教委將貫徹落實好區委、區政府的部署要求,擰緊“責任鏈”,織密“防護網”,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穩定工作。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保持高度重視、高度警惕、高度負責的狀態,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盯緊師生返渝返校、數據摸排、開學準備、入學管理四個環節,慎終如始,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同時,精準施策,責任落實到點到人,形成齊抓共管、系統作戰的工作合力,統籌抓好各項安全穩定工作,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并對照疫情防控、緊急情況信息報告制度,按規定渠道和程度及時報告情況,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