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網訊 日前,我區某校發生了一起未成年人間的侵權案件。兩名同學在校園內追逐打鬧,一方不慎造成另一方手臂受傷并產生上萬元醫療費,雙方家長各執一詞,矛盾日益尖銳。為妥善處理有關事宜,校方將相關情況第一時間通告給所在轄區司法所,司法所通過“一庭兩所”工作機制第一時間聯系法庭,由雙方派出經驗豐富的干警一同前往事發地開展調解工作,以更好地保護未成年當事人的利益。
法庭干警來到學校了解案情后,考慮到雙方當事人均為未成年人,為降低該事件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后續影響,也為化解家長與家長之間、家長與學校之間的矛盾,便有計劃地從法理情多角度展開調解。首先,從法理上出發,向雙方家長講解了法律對于監護人責任的規定,又從情理處著眼,對雙方家長進行開導、勸解,希望雙方家長從維護孩子成長環境上考慮各讓一步。最終,在法院干警和司法所工作人員積極調解下,各方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意見,并成功簽訂調解協議。
今年以來,在區法院“天平護未”工作機制的帶動下,已經通過發出《家庭教育令》、訴前家庭教育指導課以及開設“小公民法律課堂”等多手段開展守護未成年人的工作。下一步,還將積極探索“一庭兩所”“一街鎮一法官”“老馬工作室”等強基導向六項工作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相結合,并立足轄區特色,創新工作方式,在社會聯動的共建共治格局下,更好地以法治護航“少年的你”。(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