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住人才和企業 城市發展空間拓展 高鐵“呼嘯” 南川駛上發展快車道
發布時間:2025-07-01 08:59:51 來源:
新聞摘要:

  

  從公司步行10分鐘到南川北站,15分鐘車程抵達重慶東站,再步行10分鐘就能回到茶園的家——渝廈高鐵重慶至黔江段才通車幾天,魏九波就已勾勒出了自己未來的工作生活日常。

  魏九波的工作單位是重慶市超群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超群工業),位于南川工業園區龍巖組團。南川高速路網便捷,包茂高速、銀百高速在此交會,但在邁入高鐵時代時,卻“慢了一步”。過去,魏九波要回家,只能走高速公路,車程大概1個小時。

  如今,南川終于通了高鐵,不僅“魏九波們”的通勤效率大大提升,對于南川這座城市而言,也站上了區域經濟騰飛的新起點。

  一條鐵軌,讓人才輸出地變身人才蓄水池

  超群工業的主營業務是汽車輪轂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為阿維塔、北汽等新能源汽車品牌提供配套,年產值超億元。

  企業要進一步發展,人才、資本、信息等,缺一不可。不過,在高鐵通車之前,要及時且高效集聚這些生產要素并不容易。

  超群工業董事長助理江紅講了一個故事。2023年初,他們計劃引進一位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博士,專攻高強度鋁合金輪轂的輕量化優化。人來了,談得很不錯,也初步達成了協議。

  但最終,這位博士還是選擇了一家蘇州企業。江紅后來得知,他爽約的理由是交通不便,從南川至上海,高鐵需中轉重慶,全程近8小時。

  “交通就像人才流動的毛細血管。交通不通暢,再好的平臺也會失去吸引力。”江紅感慨。

  超群工業的遭遇,并非個例。南川區經濟信息委副主任陳云霞透露,此前,南川超3成創新型企業在引進高端人才時,都面臨過類似的“最后一公里”難題。

  而隨著高鐵正式通車,原本偏居一隅的南川工業園區龍巖組團,立馬躍入“高鐵經濟圈”。就拿超群工業來說,從辦公樓落地窗望出去,就能看到呼嘯而過的高鐵列車。從這里出發,15分鐘直達重慶中心城區,4個小時直達長沙。交通條件改善,對人才吸引力的提升,可謂是立竿見影——今年夏季招聘中,超群工業成功引進了多位來自湖南長沙、福建的工程師。

  而就整個南川工業園區龍巖組團而言,高鐵的通車,不僅有力促進了要素集聚,還加速了產業升級。比如,投資逾7億元的現代智慧科技產業園即將竣工,六棟現代化辦公樓將在10月投入使用。這座“園中園”,承接的是數字產業,目前園區超三分之一面積已經完成招租。“高鐵通了,南川和中心城區的時空距離極大縮短,企業愿意來南川投資,人才也愿意來南川工作。”陳云霞說。

  南川工業園區的另一個組團——水江,同樣享受到了“高鐵紅利”。南川是這條高鐵線路目前唯一設了兩個站的重慶區縣,除了南川北站,另一個就設立在水江。

  據了解,作為重慶八大化工園區之一,南川水江化工產業園雖被眾多化工企業視為“潛力股”,卻長期面臨企業數量有限、產業集群效應不足的困境。

  2024年年初,寧夏能源巨頭瑞科集團來水江考察,打算投資建設可持續航空燃料及高品質潤滑油研發生產一體化項目。但簽協議前,他們遲疑了。

  “我們最擔心的就是專家往來不便。”瑞科集團負責人的這句話,至今仍保存在陳云霞的微信里。“如果放在過去,這樣的問題確實無解。但水江高鐵站的設立,瞬間改變了局面。”陳云霞告訴記者,水江西站就在工業園區水江組團旁,步行距離不超過10分鐘,從重慶中心城區過來只需要20分鐘,能很好地解決專家駐場的交通便利性問題。

  當年5月,瑞科集團就帶著航空燃油及高品質潤滑油項目正式落戶工業園區水江組團。

  “過去我們帶著優惠政策上門找企業,經常都卡在‘最后一公里’,而今年已有不少企業主動來談入駐,一條鐵軌,讓南川從人才輸出地變成了人才蓄水池。”陳云霞翻開招商日志,記者看到,最新一頁記錄著某全球500強配件商的考察日程。

  坐高鐵去金佛山,車程從90分鐘縮短至50分鐘內

  “渝廈高鐵開通后,茶園20分鐘直達南川。”聽聞這則消息后,家住南岸區茶園的徒步愛好者羅覓,第一時間在閨蜜群發起邀約:早上在茶園吃完小面出發,中午就能在金佛山徒步,下午還能趕回城里吃火鍋。

  一直以來,旅游資源都是南川發展的一張“王牌”——擁有金佛山、山王坪、神龍峽、黎香湖等眾多優質文旅資源。然而,過去游客前往這些景點,要么乘坐旅游包車,輾轉顛簸,要么選擇自駕,舟車勞頓不說,甚至還可能找不到停車位。2023年夏季,周末在金佛山、“178”沿線停車經常“一位難求”。

  “高鐵通車后,游客的選擇會極大豐富,時間也將大幅縮短。”南川區交通運輸委道路運輸管理中心主任鄭林波算了一筆“時間賬”:過去從中心城區自駕到金佛山景區,平均需要90分鐘;而高鐵開通后,從重慶東站到南川北站僅需15分鐘,加上旅游直通車的接駁時間,全程不超過50分鐘。

  為迎接高鐵開通,當地在南川北站出站口設立了旅游集散中心。游客從這里乘坐旅游直通車,半小時就能直達金佛山西、金佛山北、神龍峽,實現高鐵與景區的無縫銜接。同時,南川還推出了高鐵開通文旅惠民福利:今年11月30日前,游客本人憑南川北站、水江西站高鐵票可免金佛山景區(不含南門)、神龍峽景區等景區的門票。

  “我們預計高鐵開通后,南川將迎來游客量井噴,尤其是張家界、長沙等地的客源有望大幅增長。”南川區文化旅游委宣傳營銷科相關人員介紹,為延長游客停留時間,他們正積極籌備金佛山國際旅游文化節,引進實施天星小鎮“漫漂+夜游慢享”項目,還將在南川城區規劃打造以“煙火南川·燒烤之都”為主題的燒烤聚集區。

  高鐵帶來的豐沛客流,將讓更多的當地居民吃上“旅游飯”。

  金佛山東麓的大有鎮水源村,處在“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線路的核心位置。該村8處閑置房屋,目前已經有5處被盤活,專門用來建民宿酒店、餐飲等。

  “榮芳草堂”便是其中一處。“為了迎接高鐵到來,今年我們對民宿內部設施進行了升級,還計劃推出露天電影、親近自然等娛樂活動,同時還與附近景區聯動,推出高鐵+景區+民宿的套餐優惠。”這家民宿的經營者陳霞本說,預計今夏民宿的客流將同比增長4成。

  以高鐵車站為原點重塑城市空間格局

  最近這段時間,家住南川龍濟小區的退休教師老李,幾乎每天都要到南川北站走走看看。透過延伸的鐵軌,他眺望到一種全新的生活。

  “我兒子在中心城區工作,以前回來一趟,路上得1個多小時,遇上堵車就沒譜了。現在高鐵通了,半個多小時就到了。”老李的臉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老李的笑容,濃縮著南川人對這條高鐵的期盼。

  “高鐵對南川的影響,用‘脫胎換骨’來形容都不為過。”南川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廖建兵說,它不僅新增了一條對外通道,更重塑了南川的城市空間格局。

  記者了解到,目前,南川正以南川北站為核心,完善布局“樞紐+”交通網絡。例如,在南川北站周邊,不僅有承載產業未來的智慧產業園,還規劃了高品質的住宅小區、大型購物中心和醫院。

  又如,今年9月,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南川校區即將投用,為打造高效便捷的交通網絡,南川推出了“高鐵+公交”聯運體系。新開通的108路公交專線連接高鐵站與高校區,途經萬達廣場、客運西站等交通節點。“我們承諾‘高鐵不到站、公交不收班’,確保無縫銜接。”鄭林波介紹,目前全區72輛公交車已全部納入該體系。

  為讓鄉鎮居民共享“高鐵紅利”,南川還推出擺渡換乘模式,以南川北站為中心,客運中心站和西站為端點,形成“一大兩小”聯運格局。“就像接力賽,擺渡車會根據高鐵班次滾動發車。”鄭林波透露,目前城區至南平、大觀、水江等方向的40余輛客車已納入該體系。

  水江鎮的何勝峰大爺過去到重慶中心城區看病要折騰大半天,現在坐高鐵,一個小時就能到達重醫附二院江南院區。“真是太方便了!”說話間,老人的目光不自覺地望向水江西站站臺上的列車時刻表。那里顯示的不只是發車時間,更是一個城市的嶄新未來。

  (吳剛 邱小雅)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