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南中學舉辦“非遺·藍染”課程交流展示活動
發布時間:2025-04-09 16:01:00 來源:
新聞摘要:

傳統文化浸潤校園 匠心傳承點亮青春

——道南中學舉辦“非遺·藍染”課程交流展示活動

 

4月8日,重慶市道南中學的校園內綻放出一抹獨特的靛藍——該校市級普通高中精品課程“非遺·藍染”舉辦課程交流展示活動,以沉浸式體驗、創意化實踐,讓千余名師生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活動通過作品展示、技藝講解、現場創作等環節,生動詮釋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深度融合的創新路徑,成為一堂鮮活的“文化自信”思政課。

素雅靈動的藍染作品讓非遺技藝“活”在指尖。 展示區內,課程組成員制作的藍染方巾、服裝、布包等50余件作品甫一亮相,便被同學們爭相收藏。“藍染的紋樣每一幅都是‘孤品’,扎結的松緊、浸染的時間,甚至天氣都會影響最終效果。”課程負責人包彬杰老師一邊指導同學體驗扎染技法,一邊講解藍染“天人合一”的智慧。活動現場,師生圍坐在染缸旁,隨著棉布浸入染液,氧化反應下青黛漸染的奇妙變化引發陣陣驚嘆。“從‘一抹白’到‘千層藍’,我感受到了傳統手工藝的溫度。”高二學生周詩瑜捧著自己的扎染作品感慨道。

非遺傳承的課堂實踐是文化自信的生動注解。 此次活動是道南中學踐行《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生動縮影。近年來,該校將藍染技藝引入校本課程,構建起“非遺進校園”長效機制,通過“理論+實踐”“傳承+創新”模式,讓學生在浸染、氧化、晾曬的完整流程中體悟傳統工藝的精妙。課程組深度挖掘藍染技藝中的工匠精神與美學價值,將植物染色的自然哲學與紋樣設計的人文意蘊融入教學,讓非遺傳承從“技藝傳授”升華為“文化浸潤”,在青年學子心中播下守護文化根脈的種子。

創意實踐區的青春表達讓古老技藝煥發時代光彩。 在徐瑤、劉洺利、劉玲、李智等教師團隊的指導下,學生們將現代設計語言注入傳統工藝:幾何圖形與草木染碰撞,扎染技法與環保布袋結合……短短1小時,20余件充滿青春氣息的作品躍然眼前。師生們以藍染為媒,在STEAM教育理念引導下探索工藝背后的科學規律——從染液配比中的化學變化,到紋樣折疊中的數學邏輯,傳統技藝被賦予新的表達維度。正如人民日報所倡導的“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這場校園里的非遺實踐,正以青春創意激活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活動落幕時,許多同學仍圍在染缸旁交流心得。這抹跨越千年的靛藍,不僅染出了布帛上的云紋水波,更浸潤著年輕一代對中華文化的情感認同。道南中學以非遺教育為支點,撬動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人才培養的雙重使命,為新時代“大思政課”建設提供了鮮活范本——當青春與匠心相遇,文化自信的種子便在這藍白相間的藝術敘事中悄然萌芽。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