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訊 近日,重慶市南川區人民法院與貴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正安縣、桐梓縣三地法院簽署《行政案件司法協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圍繞“審判事務協作、服務區域發展、能力共建提升”三大核心,明確了12項具體協作內容,構建行政案件跨域司法協作新格局。
在審判事務方面,《協議》明確,兩地法院根據案件需要,可委托協作法院送達訴訟文書;對于住址地在協作法院轄區范圍內的原告有特殊理由不便到受訴法院參加訴訟的,受訴法院可以請求原告所在地法院給予提供審判場所、庭審秩序維護等審判保障協助;對于原告住址地在協作法院轄區范圍內的有關行政案件,受訴法院可以邀請原告所在地法院通過“院院聯動+府院聯動”共同開展行政爭議調解、化解工作,實質性解決行政爭議。
為服務區域協調發展,《協議》聚焦毗鄰地區重大項目、特色產業及生態環境展開司法協同保護。對毗鄰鄉鎮涉及集體土地征收、房屋征收補償群體利益、重大項目實施等影響面廣、群眾關注度高的案件,可邀請相鄰法院并協調當地鄉鎮黨委政府共同參與;進一步強化涉市場監管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協議等行政糾紛案件交流,統一裁判尺度,助推政府誠信建設,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監督支持行政機關提高綜合執法效能,為協作區域內方竹筍、食用菌、古樹茶等傳統特色產業提供司法保障;以南川金佛山、道真大沙河、正安桴焉、桐梓柏箐自然保護區為核心,對協作區內跨域環境資源違法行為,及時聯系督促轄區行政機關開展聯合執法,在案件線索移送、環保法治宣傳等方面協同發力。
此外,《協議》還圍繞黨支部共建、重大疑難案事件會商、審判團隊共建、案件質量評查等展開協作,推動兩地法院行政審判能力提升。
渝黔兩地山水相連、人文相通,經濟合作日益緊密,跨域行政爭議、環境治理等難題亟待司法協同破題。此次司法協作協議的簽訂,標志著兩地法院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集成”,為先行示范區建設提供了三方面支撐:一是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再升級,通過統一裁判尺度、強化行政協議糾紛化解,降低市場主體跨域經營法律風險。二是基層治理效能的再提升,依托“法院+政府”聯動機制,推動行政爭議源頭治理,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三是區域協同發展的再深化,以司法協作促進政策銜接、產業協作與生態共保,為渝黔探索跨省合作機制提供法治樣本。
(本報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