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陳蕗穎
正骨、針灸、火龍罐……11月23日,2024年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走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重慶站)活動在南商廣場熱鬧開啟。
此次活動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綜合司指導,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重慶市中醫藥管理局、重慶市南川區人民政府主辦,重慶市南川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重慶市南川區中醫醫院、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承辦,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提供媒體支持。
中醫“養生局”點亮夜生活
當夜市遇見中醫藥,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在這場中醫藥文化夜市中,主角不是商品,而是中醫藥文化。
走進夜市,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攤位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每個攤位都散發著淡淡的草藥香,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市民現場了解到生活中常見中藥材的生長環境、采摘時節、炮制方法等,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藥材的藥性與功效。在這里,不僅有傳統的中藥材展示,還有中藥咖啡、中藥膳食、中藥茶飲、中藥糕點、藥膳火鍋、藥膳粥等中藥特色飲食,讓市民親身體驗傳統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碰撞出的神奇魅力。
現場設置了名醫名家義診區、中醫藥非遺傳承及良方妙技展示區、中醫適宜技術體驗區、智慧中醫數字化體驗區、重慶市中醫藥產業展示區、中醫藥文化互動體驗區等多個專區,累計展位近百個,巧妙地將傳統中醫藥文化的精髓與夜市相結合,讓參與的市民既能逛夜市,又能看中醫,同時還能品嘗中藥茶飲,體驗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
“趣”玩中醫新潮流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并喜愛中醫藥文化,夜市特別設置了多個互動體驗區,能吃、能看、能玩、能逛的中醫文化吸引了大量市民駐足。
在互動游戲區,通過求醫問藥、聞香識藥、中藥連連看、猜燈謎等游戲活動,市民既學習了中藥知識,又增添了游玩樂趣。在互動體驗區,許多市民精心挑選藥材,縫制屬于自己的香囊,制作專屬草本書簽,還能選擇喜歡的植物草本拓印,親自手工打造中藥材發夾及手鏈。“平時只知道中藥材用于治療疾病,但是做首飾還是第一次。”市民徐玉麗說,在制作過程中,她對中藥材有了更多的認識,也更加深入了解中醫藥的文化底蘊和價值。
最吸引小朋友的是特別設置的“中醫藥研學課堂”,這里開設了常見的中草藥辨識課程、中藥貼畫、中藥繪畫等手工DIY課程,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小朋友們了解中草藥文化、知識及應用,不僅增強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能培養他們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和熱愛。
名醫“出攤”送健康
拿著號碼牌,聞著中藥香,品著中藥茶,等著體驗中醫藥傳統特色項目……在夜市現場,一眾非遺項目傳承人和中醫名家化身為夜市“攤主”,為市民“把脈問診”。
診脈、正骨、針灸等傳統中醫技法,在專業人士的演示下,生動展現了中醫技法在治療和保健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火龍罐、傳統推拿、溫通撥筋罐療法、頭療溫熱灸、耳穴療法、銅砭全息耳部刮痧、小兒推拿等中醫適宜技術更是讓市民親身體驗到中醫的神奇療效。
集市還邀請了國家級名中醫、北京知名專家、重慶市名中醫、南川區名中醫等多位知名中醫專家進行現場名醫名家義診,為市民提供免費的健康咨詢和診療服務。專家們耐心解答市民的疑問,傳授中醫養生理念和方法,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讓中醫藥文化的智慧惠及千家萬戶。“活動很豐富,特別是那么多知名中醫專家來義診,機會非常難得。”剛在義診區把完脈的市民嚴力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