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在合溪鎮郭家溝游覽研學。
□ 記者 雷子欣
合溪,作為金佛山南部片區紅色文化資源的富集地,1928年韋奚成等人在此開辟革命據點,1942年建立中共合溪特支,并發展為川黔地區開展革命斗爭的重要根據地。經歷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合溪譜寫出一頁頁壯麗的詩篇,留存下遺址類、紀念類、檔案類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今天的合溪,隨著南川文旅康養“一山一片一帶多點”的產業空間布局,成為“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環線重要的半程樞紐節點,彰顯出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
搶抓機遇 壓實“紅色”底蘊
在“奚成日記”家風廣場,一顆鮮艷碩大的五角紅星屹立在此,文化展墻上滿是《韋奚成日記》家風家教的相關內容。50歲的韋永紅就住在文化墻的不遠處,站在家門口就能瞅見這顆漂亮的紅五星。“經常看到有研學團過來,有大學生,也有專家教授,一波又一波的人來了解革命故事,我打心眼里感覺很自豪。”韋永紅說。
村民的自豪感離不開這片沃土的厚重歷史資源,更與地方政府搶抓機遇、精準施策有關。
合溪鎮抓住南川列入全國文化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區縣和“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環線半程站節點的機遇,充分發揮重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影響力,依托韋奚成舊居紀念館、合溪特支遺址等紅色資源,以“紅色合溪、生態原鄉”為主題,以打造“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環線半程站樞紐為目標,通過“改造一條歷史老街、更新一座閑置校舍、培育一片和美村莊、激活一處閑置土地、孵化一群鄉創基地、發展一個傳統村落”六大行動,培育紅色文化觀光、主題教育研學、鄉村民俗體驗、高山精致露營、數字游民社區、生態療愈康養六大旅游產品體驗,將合溪鎮的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持續動力。
目前,一期項目實施了郭家溝紅色美麗村莊建設,新建紅色餐飲,加固維修和布展韋奚成舊居,建設了鄉村風物展示中心、韋奚成家風家教廣場;升級改造韋奚成烈士陵園,新建墓志銘、陵園文化錦墻;改造合溪老街,復建豆腐坊、鐵匠鋪、中藥鋪、老街茶館;建設風門驛站,新建古茶原鄉、義成茶舍、鄉創中心;安裝紅色文化路燈,培育紅色講解員,現正在推進合溪特支紀念館、道班公路文化紀念館、紅五星校門建設。
群眾參與 助推富民強村
每到周末和節假日,村民何安霞都忙得不可開交,從去年開始,她就在鎮上的“邊區客棧”幫忙。作為合溪打造“紅色文化小鎮”的餐飲接待點,“邊區客棧”頗受游客歡迎。“在家門口工作就是好,既能照看家里老人,又能實現增收,一舉多得。”何安霞笑著說,她平均每個月能掙到2000元,補貼家用已是足夠。
“富民強村動員計劃”是合溪鎮文化賦能鄉村振興“三大計劃”之一,依托本地居民、實現強村富民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核心要義。經過深入摸排,根據人力資源情況組織群眾深度參與項目建設及運營,實現就業富民、產業富民,深度推進鄉村振興。今年上半年,全鎮新增就業人數52人,返鄉創業就業14人,新增返鄉創業實體14戶,引入成都天垚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重慶無問茶業有限公司等社會資本投資2000余萬元,帶動34人就業。
同時,合溪鎮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要求,創新機制、強化措施、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堅守“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通過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改”行動,各村(社區)以戶為單位,對脫貧戶、監測對象進行全覆蓋走訪排查,逐戶排查走訪其他一般農戶中的重點人群,對脫貧村有關情況進行采集,今年上半年共走訪農戶722戶2629人,未出現脫貧戶和監測戶返貧情況,無新增監測戶。連續兩年迎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第三方評估均受好評。
多方借力 共創“紅色”樣板
在開啟“以文賦能”新篇章過程中,合溪鎮政府與重慶出版集團藝術設計公司以及莫愁村核心成員重慶凝視文旅合作,簽訂文化賦能鄉村振興項目陪伴式合作協議。合溪鎮以其厚重的紅色文化底蘊為基石,重慶出版集團則以其專業的文化挖掘和解決方案提供能力為引擎,重慶凝視文旅以其豐富的旅游產品開發和運營經驗為助力,把紅色文化與“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相融合,三方合力,共同開啟了合溪紅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7月15日,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紅巖學社研學活動啟動儀式在合溪鎮舉行,重慶出版集團和重慶凝視文旅相關負責人參加啟動儀式并就接下來的合作進行商議。“最初是想以紅色文化作為切入點來了解到合溪,但在實地查看合溪和深入了解紅色歷史之后,認為‘紅色+生態’才是合溪的一大特色,剛好南川又在打造‘178’環線,我們就定下了這一個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試點。”重慶出版集團源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周科位說。
基于項目陪伴式合作協議的深化,以奚成精神為紐帶,聚焦了一批有識之士,形成了共創共建“合溪紅·理想鎮”計劃。厲華工作室、重慶紅巖文化研究發展中心、西南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八二四研究所等單位形成文化共創團隊;重大院傳統建筑分院胡斌工作室、楊思德設計下鄉團隊、象界設計機構、重慶智銘景觀藝術設計、營全建設設計咨詢等單位形成了設計共創;莫愁村農文旅融合創新發展中心、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西南大學國家革命文化協同研究中心、曾維曦獨立導演、重慶也山文化傳媒等構成了內容共創團隊;重慶特珍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天垚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重慶無問茶業有限公司等形成了產業共創團隊……通過多方合力,共同打造南川最偏遠鄉鎮發展的逆襲樣本,樹立紅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典型,為“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再創一個新亮點新名片。
(圖片由記者甘昊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