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工作作風 提升服務效能“三步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區規劃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黃美均
2月2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有關工作時強調: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提振經營主體信心的重要舉措。2024年,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將從三方面著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一、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服務發展時甘當“公仆”
一是在思想觀念上,秉承“把為黨工作、為企業和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作為全局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否則就是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對不起良心”的總體價值觀。二是在具體工作上,堅持快節奏,時刻保持等不了、拖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圍繞全區中心工作,緊扣企業和群眾需求,做到主動服務、積極服務、精準服務、有效服務。三是在思維方法上,樹立閉環思維,每一項工作都做到細化、實化、條目化、節點化、責任化,實行臺賬管理、閉環管理,真正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四是在解決問題上,做到歷史性問題不能事不關己,普遍性問題不能習以為常,苗頭性問題不能視而不見,突發性問題不能束手無策。
二、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服務方式上精益求精
一是變坐等辦事為主動上門服務,定期不定期到園區、平臺公司、部門和鄉鎮(街道)對接工作,建立上門發現問題臺賬和問題解決臺賬,收集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二是樹立“一盤棋”的觀念,凡事都要站在全區的高度、全生命周期的維度思考,不能只顧自己這一個環節,還要考慮到前后兩個環節甚至多個環節,不把問題留給下一個環節,不增加辦事難度。三是改變話語體系,常問“該不該辦”,少問甚至不問“能不能辦”;多為“該辦”想辦法,不為“不能”找理由;多說這事已對接、幾天能辦好,少說甚至不說不知道、這個件沒有交起來等。四是針對國慶、春節等長假,主動開展加班、延時服務,確保返鄉群眾和有需要的企業、群眾能辦成事。
三、進一步完善服務機制,服務效能上持續提高
一是全面落實南川區打造營商環境標桿城市10條措施,牽頭做好用地審批“一碼辦”,開通“供地綠色通道”,實現“成交即拿證”“交地即交證”,大幅壓縮辦理時限。持續推進建設用地預審線上辦理,實施工業項目“標準地”供應,取消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的放線、驗線手續,打造不動產登記“不難(南)登”服務品牌等系列便民利企舉措。二是將相關基礎數據、圖件按塊分發到各鄉鎮(街道),將鄉鎮(街道)、村社關注的高頻事項,以政策問答和業務思維導圖的形式印發宣傳并接受監督。三是進一步優化科室和基層規劃自然資源所的職能職責,將農房發證、鄉鎮規劃管理交由基層所負責,讓老百姓少跑路。四是對于服務對象到局系統任何一個科室、單位咨詢或者辦理業務,兩次沒有辦成或者沒有明確路徑的,及時報告局領導組織研究,不能讓服務對象多次、無序跑動。
下一步,我局將堅決貫徹落實好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精神,持續優化工作流程、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再加服務力度、再嚴服務作風、再優服務質量,用優質高效的服務助推全區經濟社會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