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瓊:用愛和責任堅守三尺講臺
發布時間:2023-12-28 09:18:16 來源:南川融媒體中心
新聞摘要:

  

  □ 記者 劉曉娟

  “我舍不得讓孩子們耽誤課程,只要我還能走,還能說話,我就要回到講臺!”11月初,剛做完手術半個月的任小瓊回到了學校,再三請求返崗上課。

  任小瓊今年48歲,從木涼鎮中心校到隆化二小,任教28年來,她一直耕耘在教育教學一線,懷著一顆赤誠之心,將全部心血奉獻給最愛的教育事業,用愛和責任堅守三尺講臺。

  “我要為每一個學生負責”

  任小瓊常年擔任班主任兼數學老師,“為每一個學生負責”是任小瓊的育人初心。在任小瓊的眼里,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她從不把成績的好壞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多年來,任小瓊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靈活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培優輔差。

  任小瓊習慣觀察學生,日常上課“盯著”,完成作業“盯著”,從早到晚,她花費大量時間監督管理、交流溝通,逐一“擊破”學生的各種問題。

  佳佳是個好動調皮的孩子,數學學習相對滯后,任小瓊多次與家長溝通,卻收效甚微。后來任小瓊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輔導佳佳的學習,跟他聊天,關心他的生活,帶著他擺數學小棒、對口令、玩手指湊數游戲……反復操練后,佳佳的算數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興趣和熱情,在期末的檢測中,也取得了好成績。

  對于思維活躍的學生,任小瓊在一年級就鼓勵他們上臺當“小老師”,鍛煉學生的膽量、臺風以及思維。課余時間任小瓊則到處搜集、尋找大量數學難題、思維訓練題,幫助學生練習提升。

  “老師,謝謝您!如果當年不是您,不知道現在的我會怎樣。”曾經厭學的學生,多年后回校看望任小瓊,表達感恩;畢業的孩子會喚她“姐姐”,仍然時不時地發來問候與祝福。對任小瓊來說,這是學生送給她最好的禮物。

  “只要我還能走還能說,我就要回到講臺”

  今年2月,任小瓊被確診患上了“惡性黑色素腫瘤”,同時又檢查出甲狀腺癌,醫生讓趕快住院治療。

  任小瓊卻憂心:“當時正值學生的畢業季,是檢驗六年學習成果的關鍵時期,作為班主任和數學教師,我不能‘缺席’。”思來想去,任小瓊決定先用藥控制,等這一屆學生畢業后再進行治療。

  為了不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任小瓊沒有將自己的病情告知學生和家長,帶病堅持上課。直到今年6月,小學畢業考試結束后才趕往醫院就醫。

  10月19日,任小瓊順利完成了手術,醫生建議至少要休息一個月,她卻在出院半個月后又回到了學校。

  其實早在被診斷出甲狀腺癌及惡性黑色素腫瘤之前,常年超負荷的教學工作,子宮腺肌癥、全脊柱退行性變、重度亞急性甲狀腺炎癥、胃炎等疾病就找上了她。身體酸痛無法站立,她選擇保守治療,抽午休時間去醫院理療、針灸;上課胃痛直不起腰,為了不影響上課,她一手壓著肚子,一手靠著黑板堅持給學生上課。

  任小瓊的身體狀況讓她的丈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時常催促她放下學生,早些去醫治,可任小瓊總說不能耽誤學生課程,等學生畢業了再去。丈夫對于心里只有學生的任小瓊無可奈何,只能在背后默默做好堅實后盾,盡全力支持任小瓊工作,助她在最熱愛的崗位耕耘收獲。

  “教育偷不得懶,我不能讓學生因為我耽誤任何一節課。”任小瓊表示,看著學生有進步、有轉變、取得了成就,她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