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少年
發布時間:2022-11-11 08:42:37 來源:
新聞摘要:

  

  田芯瑜

  在這舒適的季節,我們迎來了開學季,新學期的畫卷在瓜果成熟的芬芳中徐徐展開。每年的9月1日,遍布全國各地的我們,都以同樣的方式開啟美好的新學期,那就是《開學第一課》。

  2022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奮斗成就夢想”為主題,分為“砥礪奮斗、接續奮斗、團結奮斗”三個篇章,邀請了“八一勛章”獲得者、造林人、青藏科考員、奧運健兒,航天員等,他們用生動的講述讓我們看到了不同行業、不同領域新時代奮斗者們的故事,讓我懂得了奮斗的過程是艱辛的,不僅僅是鮮花和掌聲。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謝華安院士,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植物遺傳科學家。小時候他是餓著肚子長大的。兒時,外婆想吃一碗稀飯都吃不上,長大后,他立志投身農業,為了生產更多糧食,他來到了海南,這里就像加速器一樣,培育了許多優質種子。如今82歲的他,還要冒著炎炎夏日去到田間照看水稻。當謝華安院士問現場的同學們:“大家懂得餓嗎?”所有同學都搖搖頭,“不懂得餓”是當下孩子們的普遍感受。為了讓我們吃飽飯,吃好飯,一代代農業科研工作者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一直不懈奮斗著。

  我仿佛看到飯桌上大盤大盤剩下的飯菜,過道上一團一團丟掉的面包,垃圾箱里一桶一桶倒掉的米飯……這樣的現象既不衛生,又浪費糧食。中午吃飯的時候,總有同學眼大肚皮小,碗里還沒吃完就又去打很多飯菜,吃不完就倒掉了。媽媽告訴我,以前老一輩那些人,在收完稻谷的田里去撿那些掉了的谷穗,一粒一粒地撿回家,因為他們知道粒粒皆辛苦,這掉了的糧食是用汗水和心血換來的,每一粒都來之不易。我們學校一直在實施“光盤行動”,希望每一個同學把這個行動落實到每一餐、每一個家庭,讓“光盤行動”成為社會新風尚。

  常言道:“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我們生活中也同樣如此,不經歷奮斗怎能嘗到快樂。我見證了冬奧盛事成功在我國舉辦;見證了中國航天一次次將神話變成現實;見證了抗疫之下全國人民共同奮斗面對困難……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年,從小事做起,堅持,努力,奮斗,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加油,中國少年!

  (作者系隆化一小六年級8班學生,指導老師張文)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