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久久為功建設現代化新南川
劉蕊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同事們:
大家上午好!我宣講的題目是《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久久為功建設現代化新南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應急管理擔負著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使命,要始終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為根本價值遵循,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2023年8月20日至21日,我區出現大暴雨天氣過程,南城街道萬隆村是此次降雨過程中雨量最大的地方,最大雨量達220.8毫米。由于排水管道排水能力不足,雨水滿溢產生的積水倒灌進入村民家中,韓洪偉家負一層最高積水超過1米,看著一片狼藉的屋子,他一臉無助。收到消息后,區應急管理局綜合應急救援隊迅速趕往現場,全力開展排澇搶險工作。暴雨傾盆,隊員們腳踏泥濘、穿梭其中,忙碌而堅定,有的手持鐵鍬,疏通下水道;有的肩扛沙袋,筑起防洪堤;還有的提著水桶,幫助排積水。暴雨逐漸停歇,積水慢慢退去,韓洪偉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災情發生后,救災和物資保障中心的同事立即進行走訪排查,開展房屋、道路、農作物受損情況統計。2024年1月,我隨同事走訪困難群眾,來到了楊登俊家中,他的老房子也在“8.21”這場暴雨中垮塌。閑聊過程中,楊登俊指著新房斜前方由幾根木頭,兩匹防水布搭成的小棚子感慨:“以前我們就是搭的這個棚子來煮飯,不敢在那個老屋多待啊,就怕哪天房子突然就塌了。”在實地走訪、現場勘查后,我們最終決定通過選址重建的方式幫助楊登俊重建新家。轉頭看了一眼新房,亮堂整潔的廚房里炊煙裊裊,妻子正弓著腰在清洗臘肉,楊登俊的聲音更洪亮了一點,“你看現在這個灶房好寬敞,連屋門前的院壩都鋪的水泥,一家人住得好安心嘛!”他臉頰上的皮膚,在笑容的拉扯下微微顫動,那些深深淺淺的皺紋,一瞬間仿佛都活了過來,顯露出生動與活力。這一刻的笑容,是他對過往的釋懷與感激,對未來的期待與憧憬,以及對當下的珍惜與熱愛。
在這些笑容里,我窺見的是南川人民面對災情的堅韌,也是南川這座城市的韌性。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視察時強調:“要全面推進韌性城市建設,有效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韌性城市,就是要建設在災害風險面前具備承受、適應和快速恢復能力的城市,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能夠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區應急管理局緊扣“統”的責任、“防”的舉措、“救”的能力,從救援避難空間韌性、災害防御工程韌性、城市管理韌性和城市社會韌性四個方面全力打造韌性城市,不斷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保障群眾財產安全。
全面推進韌性城市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我們全體應急管理干部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工作的重要論述為科學指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懷著“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決心,不斷增強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探索切實提高防減救能力的有效路徑,持續推進現代化新南川建設。
我的宣講完畢,感謝大家聆聽。
(作者系區應急管理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