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韶華,奮力跑好接力賽
劉艷
在今年的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青年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是對廣大青年充分信任和殷切期望,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當不負韶華、勇毅擔當,在青春賽道上跑好民族復興接力賽。
青年應樹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定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理想信念是終身課題,需要常修常煉,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信念不牢,地動山搖”,堅定理想信念才能立根固本、堅守正道。正所謂“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廣大青年要夯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基礎,提高自身政治素養;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結合起來,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才能準確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奮斗方向。陳延年用青春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貢獻;舟曲扶貧干部張小娟不分晝夜研究貧困識別、退出等工作,被當地干部群眾稱為脫貧攻堅的“活字典”“貼心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尤其是青年共產黨員,必須將愛國主義精神與個人理想信念結合,不在血肉上“缺骨”、不在精神上“缺鈣”。
青年應傳承“有一日當盡一日之勤”的奮斗基因。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建黨前夕,21歲的王盡美,發起成立勵新學會,籌建黨組織;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2歲的肖華,帶領革命隊伍抗擊倭寇、解放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一批批知識青年下鄉鍛煉,為基層建設添磚加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疫情防控、鄉村振興、搶險救災一線,一批批“80”后、“90”后甚至“00”后沖鋒陷陣、勇闖敢干,將青春之歌譜寫在祖國大地上。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奮斗,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生命力所在。當代青年要堅持在干中學、學中干,腳踏實地,肯鉆肯學,上心用心,善于總結思考,不斷提高,不斷取得新突破。
青年應涵養“茍利國家生死以”的家國情懷。臨危受命的顧方舟重任在肩,在億萬人民的“大我”和自己家人的“小我”之間,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前者;“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錢學森不計名利、不顧危險,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中國火箭、導彈、航天事業。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更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作為青年干部,我們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毅、拒絕誘惑的剛毅、肩挑群眾之需的堅毅,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唯有如此,廣大青年方能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我們要將家國情懷深深扎根于心中,將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以國為重、家為輕,以民為重、我為輕,爭當新時代的奮斗者,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凝聚更大力量。
讓我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志存高遠又腳踏實地,在各自崗位上努力奮斗,在實踐中掌握真才實學、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作者系峰巖鄉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