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市級文明村鎮河圖鎮
■ 記者 黎明
沿鳴大路走進河圖鎮,只見在綠水青山掩映下,房屋整齊有序,村道干凈整潔,剛插滿秧苗的稻田波光水影,茶葉、藍莓、無花果,成片的農作物長勢喜人……與這美麗景致交相輝映的,還有掩映于村落之中的一面面宣傳文明、倡導禮儀的“文化墻”……產業旺、環境美、民心齊、百姓富的新農村正在展現。
產業振興 激活內生動力
“產業是空白,一天都遭決。”長坪村黨支部書記李秋明提起以前村民調侃村干部的話感嘆道。
如今的長坪村,寬敞的柏油路縱橫交織,上千畝茶樹生長茂盛,100多畝無花果基地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近年來,河圖鎮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主導,著力打造“圖個吉栗”萬畝板栗村項目、萬畝優質稻基地、萬畝茶葉基地,在此基礎上,實現板栗、水稻、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等產業發展。如在長坪、冒水兩個村打造2000多畝茶葉基地,明年將進入豐產期,預計年產鮮茶50萬公斤,實現年產值約3200萬元。
“鎮里引進這么好的企業,讓我們在家門口上班,掙錢顧家兩不誤,還包中午一頓伙食,太好了。”河園社區居民陳智原來在外地打工,今年回鄉,在河圖鎮河園社區利華鞋面廠務工,照顧家里很方便,讓她很滿意。
近年來,河圖鎮通過引進企業、技能培訓、新增公益崗位、發放創業擔保貸款等,解決城鎮就業、貧困勞動力就業,用既“輸血”又“造血”的方式,讓群眾既“富”了腦袋、又“鼓”了口袋。
改善面貌 鄉村展露新顏
“房屋立面整修一新,周圍環境也進行了整治,村子變漂亮了。”中圖村1組村民孫成華和鄰居坐在他改造一新的房子前聊天,稱贊農村人居環境現在的好。
近年來,河圖鎮對鳴大路沿線農房及周邊環境進行“五清一改”。家里的廚房貼上瓷磚,柴煤灶改用天然氣;以前沒廁所的農戶單獨新建廁所,有廁所的農戶將以前的廁所改造成沖水便槽,并對房屋旁邊的檐溝進行硬化,提升房前屋后整體“顏值”。同時整治提升舊房919戶,義務植樹6萬余株,公共綠化面積達3萬平方米,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近年來,該鎮河福路、上河環龍川江旅游公路、虎頭提檔升級路相繼建成投用,全鎮實現“村村通炒油路”;去年實施的人飲管網工程惠及群眾800余戶、3000余人;大力建成高標準農田約5000畝,實現能排能灌、旱澇保收;在騎坪、虎頭兩村啟動9000畝國土整治項目;在長坪、冒水實施2000畝水土保持項目,上河、中圖實施3000畝宜機化土地項目,該鎮生產條件不斷改善。
共享發展 提升幸福指數
藍天白云下,婆娑的樹影,瀲滟的水光,古舊的窗欞……走進騎坪村“漫居·有點田”民宿酒店,仿佛走進世外桃源。該項目依托騎坪村板栗種植基地,打造精品民宿,為游客帶來農旅融合新體驗。
目前,該鎮正著力打造玉帶悅意生態園、順春農旅園項目,啟動墨翠湖民宿文化村建設,為進一步發展鄉村旅游奠定堅實基礎。
鄉村美了,美好生活成為更高追求。河圖鎮組建“板栗樹下”理論宣講隊12支,常態化宣講村規民約、禮儀規范等;廣泛開展“衛生雙月評比”“道德模范評選”和“十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大力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積極開展大操大辦專項整治行動,把嚴禁大操大辦內容納入村規民約。
潤物無聲,該鎮通過常態化開展系列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樹立道德榜樣,用榜樣力量帶動,讓鄉風好起來、群眾富起來,文明之花在河圖鎮盡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