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五月,草木成蔭,小龍蝦激活了鄉村發展的一池春水。穿著連體防水服的村民正在水塘里忙活,里面間隔放置著不少地籠,他們需要一一起網,把小龍蝦收上岸。
“你放心嘛,今天下午一定能送到,晚上就可以享受美味的小龍蝦。”“鮮活的1公斤60元,加工好的熟食1公斤96元,需要的請提前下單預定。”4月以來,韋強的手機就響個不停,不斷有客戶詢問小龍蝦的價格、產量,還有客戶催問他好久能送到,他總是不厭其煩地與客戶交流。
韋強以前在酒店當廚師,2018年回鄉創業開始養蝦。經過四年的摸索,他熟知小龍蝦的特性。“氣溫、水溫的細微變化,都直接影響小龍蝦的生長,進而決定收成。”韋強說,他的小龍蝦從喂食到消毒、水肥管理等,各個環節都按照標準來,保證小龍蝦體型大、顏色鮮亮、肉質飽滿,品相好。
“雖然辛苦,可每天晚上盤點賣蝦賺的錢,還是很滿足。”韋強介紹,從4月開始小龍蝦就穩步上市,每天能賣50多公斤,平均每周接待游客10桌,進入5月后,溫度上升,產量更高,一天大概能賣100公斤小龍蝦。
據了解,韋強的小龍蝦產業園共有50畝蝦田,是幸福村120畝蝦田的一部分。
“現在家里有水塘的,都在養小龍蝦,雖然養殖技術要求較高,但見效快,勞動強度還小些。”幸福村黨支部書記潘方權說,小龍蝦“蹦”出幸福路,這擱以前想都不敢想。小龍蝦不僅讓村民創業充滿了活力,也讓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陳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