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家山2萬立方米抗旱應急水源工程,讓524戶、1591名村民喝上了安全、穩定的自來水。

指拇村種植的刺黑竹開始發揮經濟效益。

通過環境整治,指拇村面貌煥然一新。

脫貧攻堅以來,指拇村全村硬化4.5米寬道路41.3公里。
記者 盛余多/文 喻梵/圖
大有鎮指拇村位于金佛山東麓,因村內一座酷似大拇指的高山而得名。這里風光旖旎、生態優美、環境宜人,卻因崇山峻嶺、山高路遠限制了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導致不少村民生活困難、舉步維艱。
自脫貧攻堅以來,指拇村堅持精準方略,在道路建設、產業發展、安全飲水、環境整治等方面靶向發力,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百姓生活越來越好。
路暢百事興
日前,家住指拇村4組的貧困戶吳方群來到了自家的竹林里進行管護,除草、松土,每個步驟都一絲不茍。“這些刺黑竹竹筍每斤可以賣1.5元,是家里的主要增收來源。”
讓吳方群如此寶貝的刺黑竹,放在過去卻不太受村民待見,原因就是村里的路太爛,販子進來收的價格低,自己背出去賣又費時費力。如今,這種情況得到了極大改變。
2020年5月底,大有鎮啟動了環山公路建設,對指拇村、大保村原有的連接道路和出村道路進行改建,總長度約26公里,可惠及兩個村近6000名村民的生產生活。目前,指拇村內的17.2公里環山公路硬化工作已基本完成。
“道路沒硬化前,村民走的是泥巴路,一腳一個坑。到了筍竹、中藥材收獲的季節,要挑著幾十上百斤的貨出去賣,遇到下雨更是苦不堪言。現在路修好了,販子直接開車沿著馬路收貨,價錢還不錯。”指拇村第一書記陳欣說。
脫貧攻堅以來,指拇村硬化4.5米寬道路41.3公里,油化道路6.5公里、村社便道2公里,修建指拇山旅游步道3公里。一條條干凈整潔的道路不僅讓當地老百姓出行更方便,而且促進了產業發展,帶來了更多致富機會。
目前,指拇村已經發展中藥材1500畝、筍竹3000畝、經果林200畝,就地就近解決村民就業780人。
水通幸福來
指拇村在指拇山上,地勢高,水源少,季節性缺水尤為突出,飲水難困擾村民多年。“下雨天就有水,不下雨就沒有水,雨停水就停。”“看天吃水”這些都是當地村民最真實的感受。
為此,指拇村自2019年以來,就開始集中整治、改造升級原有飲水管網,讓6個村民小組都實現了集中供水,打通了群眾安全飲水“最后一公里”。
家住指拇村4組的貧困戶康高權就是其中一戶受益者。以前,康高權住在山溝里,喝水全靠肩挑背扛;易地扶貧搬遷后,他在新家旁邊修了一個小水池,從此喝上了自來水,但是水壓不高,水流也不太穩定,時常只有一股麻繩大小。
2020年,指拇村安裝人飲管網15千米,將1、2、3、4組村民的飲水管網全部接入唐家山2萬立方米抗旱應急水源工程,讓包括康高權在內的524戶、1591名村民喝上了安全、穩定的自來水。“現在我們喝水不再犯愁,還用上了洗衣機、熱水器,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生活。”康高權笑著說。
為了克服以往“重建設、輕管理”的慣性思維,確保集中飲水工程良性運行,徹底實現飲水安全,指拇村還專門落實了2名飲水管護人員,負責日常巡查,及時修復管網,防止斷水缺水。
環境換新顏
“垃圾清理了、道路亮化了、公共廁所建好了,這幾年來我們指拇村變得更美了,住起來特別舒適!”一名從外地回來的村民在談論指拇村變化時,一臉笑容、滿心喜悅地說。
近年來,指拇村堅持把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推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切入口,大力實施農村危舊房改造,加強村莊道路提升工作,深入開展垃圾治理行動,全面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等,不僅美化了群眾的生活環境,引導其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提振了貧困戶的脫貧信心、改善了他們的精神面貌,助力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全村新建農房345戶,易地扶貧搬遷32戶,C、D級危房改造30戶,安裝太陽能路燈50盞,改造衛生廁所310戶,硬化貧困戶院壩、夯筑堡坎11戶,新建入戶路1.2公里,硬化易地扶貧搬遷戶入戶路1.5公里……通過環境整治,指拇村面貌可以說是舊貌換新顏。”陳欣介紹。
回龍堡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安置點是環境整治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該安置點2013年建好投用,最初只有8戶村民入住。在環境整治過程中,安置點重新修葺了堡坎、鋪設了透水磚,新建了公共廁所、垃圾轉運站、籃球場,并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優美的居住環境吸引了不少村民的目光,如今已有27戶103名村民搬入安置點居住,其中包括6戶貧困戶和2戶五保戶,“兩不愁三保障”得到有效落實。
此外,為確保整治效果不反彈,指拇村實行黨員干部劃片包干,持續加強環境整治宣傳教育,引導村民自覺參與環境整治,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