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養福壽 魚米之鄉
發布時間:2022-01-24 09:13:54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康養福壽 魚米之鄉  ——福壽鎮五年工作回眸    ①    ②    ③    ④    
  康養福壽 魚米之鄉

  ——福壽鎮五年工作回眸

  

 

  ①

  

 

  ②

  

 

  ③

  

 

  ④

  

 

  ⑤

  

 

  升級改造通村路,便利群眾出行

  五年來,福壽鎮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區委各項決策部署,積極應對各種困難挑戰,統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全鎮呈現經濟健康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態勢。

  福壽魚米

  刷出榜單新紀錄

  五年來,福壽鎮堅持把人民群眾的持續穩定增收作為農業發展的方向標,穩定發展傳統農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做大以“福壽米”“福壽魚”“福壽西瓜”“福壽烏雞”為代表的特色種植養殖業,在提升品質和營銷渠道上狠下功夫,成效顯著。

  做大做強“福壽米”。組織村民成立康茂水稻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12000畝優質稻,實行綠防與統防相結合,技術指導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公司+基地與合作社+農戶”相結合,躋身全區三大優質稻種植基地之首,榮獲重慶市第三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被納入第一批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名單。采取訂單銷售和網絡直銷等多種銷售模式,實現“私人訂制”150畝,與重糧集團簽訂年均500噸銷售合同。新建精米加工廠,實現大米一、二產業完美結合,全鎮通過水稻種植實現第一產業上千萬元的GDP收入,為群眾人均創收1000元以上。

  做優做精“福壽西瓜”。該鎮結合地域特點,突出地方特色,在政策傾斜、資金投入、土地流轉、產業布局、技術服務等方面扶持農戶,引導農戶成立專業合作社,年均發展1500余畝。通過舉辦西瓜文化節、網絡直播帶貨、定點銷售等方式,多渠道解決銷售難題。

  打造“福壽魚”示范養殖點。打造高橋水庫為“福壽魚”示范養殖點,引領全鎮發展清水魚養殖約1500畝,吸引眾多垂釣愛好者前去休閑娛樂。依托休閑垂釣,發展水果園,種植高山晚熟李1200畝。

  做特做優“福壽烏雞”。以興蜀家庭農場為引領,常年存欄10000余只,通過優化品種、技術改良,獲得市農業農村委無公害產品認證、南川區“十大人氣農產品”優勝獎。烏雞與雞蛋以訂單形式直銷重慶中心城區,烏雞年銷售量6000余只、雞蛋80000余枚。

  戰貧戰疫

  交出滿意新答卷

  五年來,福壽鎮黨委政府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壓實“六個責任”,做實“六個精準”,落實“十項政策”,推進百日大會戰、收官大決戰、十大專項行動,將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國家和市級成效考核反饋問題以及各類考核檢查發現的問題一體推進整改。

  產業引領促增收。制定產業發展規劃,落實增收措施,兌付補助資金,鼓勵康茂水稻專業合作社、興蜀家庭農場、鼓杰寨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白巖村花椒種植基地等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福壽鎮農服中心獲得南川區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專項集體嘉獎。

  抓好“兩不愁三保障”薄弱環節。投資建設人飲項目,實施C、D級危房改造225戶,易地扶貧搬遷39戶,拆除危房246戶。集中開展崗位信息推介,聘用68名建卡貧困人員從事公益性崗位。堅持教育幫扶和醫療保障措施,切實開展教師家訪和醫生簽約服務。

  持續穩定推進脫貧。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實施6個致富帶頭人項目,投資20萬元啟動鞏固拓展鄉村振興示范點勘察設計工作,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認真落實中央和市委決策部署,嚴格按照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果斷采取“每日調度”“四封管理”“回村掃碼”“軌跡追蹤”等一系列硬核措施,舉全鎮之力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精準高效常態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鎮域保持“零疫情”。

  強力惠民

  跑出發展加速度

  五年來,福壽鎮依托重點項目,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交通方面。完成道路升級改造21公里、農村公路58公里、人行便道49公里,實現村村通柏油路、社社通硬化路,95%以上的農戶通人行便道。交通建設的巨大投入,打破鎮內交通不便的瓶頸,群眾出行更加快速便捷,福壽鎮公路建設和養護工作考核常年位居全區前列。

  水利方面。新建人飲工程31處,新建水廠和延伸集中供水管網,采取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相結合,自來水覆蓋率達100%。

  重點項目方面。完成南川區2015年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田間工程(福壽片區)項目;戶改和高山生態扶貧搬遷退地累計復墾52畝;完成國土整治、土地全域整治和水土保持項目;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

  促進社會保障。年均發放低保金、殘疾人護理和生活補貼、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費、臨時救助等430萬元以上。居民參合參保率常年保持在97%以上,高于全區水平,一并落實就業創業、小額貸款等惠民政策。

  人居環境治理。整合人員力量,扎實推進“三清一改”,改造529戶無害化衛生廁所,福壽鎮大石壩村獲評“重慶市第三批美麗宜居鄉村”。

  安全穩定方面。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原則,創新體制機制,健全監管網絡,切實維護安全。強化源頭治理,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全面落實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抓實道路交通、煙花爆竹、建筑工地、農業生產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扎實開展大排查和專項整治。福壽鎮交通安全辦公室在2017年和2018年榮獲“重慶市年度優秀交安辦”榮譽。

  教育醫療方面。認真落實中小學“雙減”政策和“五項管理”制度,同步做好學生資助,受助2570余人次,發放119.36萬元。衛生院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在2020年20個北部鄉鎮民調排名中福壽鎮位居第四;在2021年上半年民調排名中,福壽鎮位居全區第三。

  此外,福壽鎮還同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按規定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按規定推行書記主任“一肩挑”,圓滿完成村兩委換屆等工作。扎實開展國防教育,建好退役軍人服務站,福壽鎮退役軍人服務站于2021年10月代表全市順利通過國家檢查驗收。

  今后五年工作展望發展思路:

  突出福壽鎮特有的地理優勢、區位優勢、生態優勢,整合資源、強化要素,堅持全鎮“135”發展規劃不動搖,即鎖定1個目標:打造渝南片區美麗宜居幸福康養之地;突出3個主題:做大做強魚米產業,持續保護生態環境,不斷夯實黨的建設;落實5條舉措: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協調發展社會事業,持續挖掘福壽文化,縱深推進黨的建設。

  目標任務:

  緊緊圍繞南川區“立足特色化、面向同城化、建設先行區”的目標定位,到“十四五”末,福壽鎮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化形成一定規模,建成全區首個真正意義上的“魚米之鄉”;生態環境治理達到新水平,社會治理效能取得新成就,建設山清水秀美麗小鎮;人民生活品質實現新改善,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打造渝南幸福康養之地;持續改善基礎設施,不斷提升營商環境;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加強,執政效能有較大幅度提升。

  圖①:開展技能培訓,促進村民就業

  圖②:飲水工程升級改造

  圖③:福壽優質稻基地

  圖④:發展特色產業,做優做精福壽西瓜

  圖⑤:易地扶貧搬遷讓群眾居有所安

  (本版稿件由記者梁向紅采寫,圖片由福壽鎮提供)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