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龍巖組團。 資料圖片

工業園區龍巖組團企業服務科工作人員在重慶愛之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企業情況。 記者 袁治衛 攝

工業園區管委會“一對一”企業服務人員在澤齊傳動公司了解生產近況。 記者 袁治衛 攝
重慶威鵬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查看反應釜情況。
“南川工業園區的基礎條件越來越好,不僅道路暢通,有標準廠房,還配套了職工公寓。”
“南川是全市四個同城化發展先行區之一,高速公路、高鐵讓區位優勢更加突出,物流產業發展迅猛。”
“南川在頁巖氣、風力發電等資源開發跨步發展,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源。”
……
近年來,不管是入駐工業園區的企業,還是有意向在南川投資興業的企業家,都稱贊南川營商環境的變化,也逐步壯大了南川工業家底,為南川經濟社會發展增強了底氣。
從企業家對南川的評價中不難看出,工業園區的硬件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軟件方面,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業園區管委會“一對一”服務品牌化,讓每個企業家都能感受到“娘家”般的溫度,更加堅定了企業扎根南川的信心,入駐企業也如雨后春筍在南川大地破土而出。
據工業園區管委會統計,截至7月初,鴻路鋼構三期、中望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吉鑫二期、藍保建材二期、牛迪減水劑、鑫立來汽車摩托車零配件、新致用清洗劑等25個項目竣工投產,達產后將實現產值40.6億元,預計稅收1億元,解決就業3000人左右。
用心服務 全程代辦
近日,工業園區龍巖組團,重慶愛之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片忙碌。
這是一家主要生產智能制造定制家具的企業,去年11月簽約,12月開始建設,今年3月進入調試,6月26日實現正式投產。企業的快速建成投產,與工業園區管委會“一對一”服務分不開。
龍巖組團企業服務科工作人員張玲“一對一”服務聯系該企業,從企業簽約落地,再到建設、投產,她每周都要到企業了解情況,列出企業的進度表,并將企業情況反饋到每周的周例會。
“列出企業建設發展清單,可以做到及時有效地為企業解決問題。”張玲說。
公司注冊、立項、規劃設計、施工許可、項目驗收……特別是企業在審批等方面不清楚的,張玲或一手包辦或協助辦理,讓企業大大減少人員和時間的投入。
重慶愛之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帥介紹,為保障按期投產,“一對一”服務人員不僅代辦供電供水相關手續,協調新增了1條電纜,建設初期增設臨時水管,順利解決了企業生產、辦公用電用水問題,還積極協調為企業提供6套公寓,解決公司總部派遣設計師住宿問題,解決了企業后顧之憂。
近年來,工業園區管委會始終堅持“一切圍繞企業,一切服務企業”的工作理念,建立“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個方案”的服務機制,全力服務項目建設,為入駐企業提供“一對一”保姆式服務,讓企業家在南川放心投資、安心發展、舒心生活。
在工業園區,像張玲一樣的“一對一”服務人員還有100多名,他們積極協調職能部門、收集企業困難問題、進企技術指導……“一對一”服務已成為了工業園區的品牌。
出謀劃策 解決難題
吉鑫公司位于工業園區水江組團,總投資4億元,建設46000多平方米鋼結構廠房及配套設施,可年產10萬噸粗鉛及其他貴重金屬。
“通過將汽車、電瓶車等的廢舊鉛酸蓄電池等含鉛物料的回收再利用,立足二次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可以創造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該公司辦公室主任熊飛介紹。
吉鑫公司從2016年開始建設,經歷了建設資金緊張、環保手續難辦、用地矛盾等多種困難,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到順利投產,離不開水江組團的傾力服務。
水江組團綜合科科長李賢忠從項目簽約開始,就成為了吉鑫公司的“一對一”服務人員,長期圍繞著項目跑,一直著手于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的編制、送審等手續辦理,廠社糾紛協調、用地矛盾協調、施工矛盾協調等工作。
“吉鑫公司一直不能投產,主要是融資難等問題阻礙了建設進度。”李賢忠介紹。
該公司用地性質為租賃,導致融資困難,建設期間資金緊張。為了破解吉鑫項目發展難題,工業園區管委會積極幫助協調,在南川尋找有實力的合作伙伴,引入錦輝集團解決了建設資金問題,項目建設得以步入正軌,并實現正式投產。
目前,全區已有9家資源綜合利用企業,5個在建的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產值約11億元。吉鑫公司的投產,可以增強我區對有色金屬的回收利用,提高環保價值,發展環保經濟,還能解決約300人就業。
列出計劃 清單銷號
“配合區供電公司,調研花盆片區中筑等9家企業用電時間結點及負荷線路走向,確保企業投產用電保障。”
“對接南平政府拆遷辦推進鴻路三期地塊的拆遷。”
“與渝路、昇立、展方、五登、典盛等企業溝通建設進度。”
……
這是工業園區南平組團2021年第28周任務清單30項重點工作的部分內容,每一項任務都注明了責任領導、科室負責人、交辦時間、完成情況、以及未完成原因等。
“每周一上午所有‘一對一’人員參加周例會,總結上周工作,安排部署本周工作。”南平組團企業服務科工作人員官恒鍵說。
工業園區管委會對項目實行“清單式”管理,周工作任務只是清單內容之一,還有重點項目推進、招商引資對接、在建項目“一對一”服務、交辦事項辦理4項清單,“一對一”服務人員就是清單銷號的直接責任人,需要及時反饋、逐一銷號,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近日,位于南平組團的鴻路鋼構三期已經開始部分投產。從該項目2016年落戶我區以來,南平組團就組建專班進行“一對一”服務,可以說一月一變化。
2016年,安徽鴻路鋼構全資子公司重慶金鴻緯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南平組團,建設西南地區的重點生產基地,目前一、二期項目均已投產,三期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形成70萬噸產能,實現產值60億元、稅收1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000個。
由于該公司迅速發展,用電負荷快速增長,原有線路不能滿足企業用電需求。為此,南平組團與區供電公司及早謀劃,在鴻路鋼構三期建設之初,新架設10千伏線路至企業紅線處,保障企業用電。
官恒鍵介紹,南平組團成立專班服務鴻路鋼構三期建設,每周出建設周報,及時跟進建設進度,做好水電氣等要素保障,有力地促進了三期建設及投產。
相關新聞
精準服務“及時雨”
助力企業復建投產
本報訊 近日,記者走進工業園區龍巖組團重慶威鵬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一個個反應釜內不停地旋轉攪拌著,各種原料在這里進行回流、環合、縮合等工序。
威鵬藥業總建筑面積43400平方米,其中常山酮產業化項目建筑面積31200平方米,于2012年10月動工建設。該公司董事長林國躍介紹,公司主要生產獸藥常山酮。
“藥品研發生產是一個風險極高的項目,投入大、有不可預見性,有可能產品研發出來后,就已經被市場淘汰了。”林國躍說。由于生產時反應釜內的溫度高低、時間長短、攪拌快慢等都有詳細的規定,一個流程下來需要半個月才能提取出合格的常山酮。
林國躍介紹,常山酮早就用于治療球蟲病,由于連續應用,在全球的雞場已出現嚴重的球蟲耐藥現象,而該公司研發的產品可有效解決耐藥性問題,治愈率達到90%以上,并在2018年底取得常山酮藥品的歐盟銷售許可。
威鵬藥業的試生產,與企業堅定不移進行常山酮研發分不開,不僅取得3項發明專利,還全力推動相關認證手續辦理和項目資金籌集復建,最終拿到了市場的“入場券”。
另一方面,受融資環境和自身原因影響,威鵬藥業曾于2014年停止建設。停建后,龍巖組團“一對一”企業服務人員專人專班全程跟蹤服務企業,及時幫助企業解決手續辦理等問題。
龍巖組團企業服務科負責人黃丹是威鵬藥業的“一對一”企業服務人員,針對項目復工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問題,竭心盡力,及時跟進,多方協調解決該企業問題13條,代辦手續5件,促使企業盡快投產。
目前,威鵬藥業生產的藥品已逐步投放市場,通過外貿途徑出口歐洲地區,同時也推進國內銷售許可申請,預計今年產值在5000萬元左右,滿負荷生產后,可以實現年產3噸常山酮,產值可達3億元。
林國躍說,下一步,該公司還將不斷引進人才,加大科技研發,堅持以科技創新帶動企業發展。
(本版稿件由記者袁治衛采寫,圖片除署名外由記者甘昊旻、實習生呂俊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