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幫琴返鄉創業當“花農”種出200畝花果園
發布時間:2021-05-26 09:43:02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楊幫琴在晾曬食用玫瑰。記者 黎明 攝  ■ 記者 黎明  今年花期早,從4月初到現在已經采摘了很

 楊幫琴在晾曬食用玫瑰。記者 黎明 攝

  ■ 記者 黎明

  “今年花期早,從4月初到現在已經采摘了很多次。”近日,水江鎮宏圖村6組小地名叫羅家灣的地方,重慶實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幫琴正在采摘食用玫瑰。

  這兩天楊幫琴格外忙碌,她白天要領著村民采摘玫瑰,閑暇時便通過微信不斷發布有關玫瑰園的信息,銷售玫瑰系列產品。今年50歲的楊幫琴外出打工多年,2015年返鄉種玫瑰,當起了“花農”。

  打工妹想種花

  理由有點浪漫

  “我們種植的有墨紅、四季、滇紅3種食用玫瑰,面積40多畝。”楊幫琴邊采摘玫瑰邊介紹。

  1991年,剛剛20歲的楊幫琴到廣東打工。和玫瑰花結緣,是因為她打工的企業是生產化妝品的,而化妝品的許多原料都是從花中提取而來。

  一次機緣巧合,和她一起打工的一個云南姑娘帶來了家鄉生產的食用玫瑰花,用水一沖,香氣撲鼻。當她第一次聽說有食用玫瑰,并且能做出許多產品時,感覺開了眼界,也引發了她的思考:“何不自己找塊地種玫瑰。而且在花田里勞作,再種上水果,搞自己的事業,多浪漫呀!”

  不顧家人反對

  流轉土地開荒

  “在外面待得好好的,怎么又要回農村?”當她把想回鄉種花的想法說出來的時候,丈夫不能理解,也不愿意回去,于是固執的楊幫琴便獨自一人返鄉當“花農”。

  “我不是盲目干,在種之前也特意去做了考察。”楊幫琴說,為了種好玫瑰,她專門帶著老家的土樣去做了化驗,土壤偏酸性,適合玫瑰種植。在做好充分準備后,2015年楊幫琴返回水江,拿出多年的積蓄并申請了貸款,流轉了200多畝土地,開始了她的創業夢。

  但創業過程并沒有她想象的那么浪漫,反而充滿了辛酸苦辣。

  “基地完全是在荒坡上開墾出來的,光是挖機都挖了兩個多月。”楊幫琴說,那段時間,她都扛著鋤頭和工人在地里翻耕、種苗。為更好地管護玫瑰苗,她還租住在羅家灣的一處民房,那片荒寂的山嶺里常常只有她一個人孤單的身影。

  玫瑰花和果樹一樣,都需要幾年的生長期。在玫瑰花生長的3年中,每年都需要再投入,這也給她帶來很大的壓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過去,花田里的玫瑰花開了,色彩斑斕、花香醉人,楊幫琴的玫瑰園呈現出勃勃生機。

  公司步入正軌

  憧憬美好未來

  從2018年開始,楊幫琴的玫瑰園有了收益。

  “食用玫瑰采摘下來8小時內必須處理,而且還不能存放到冷庫保鮮。”楊幫琴表示,食用鮮花的這種特殊性使她必須打造采摘、加工和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鏈。為此,楊幫琴成立了重慶實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有了玫瑰系列產品的生產資質。

  她把采摘的玫瑰加工成玫瑰花茶、玫瑰花酒、玫瑰花露等系列產品,玫瑰干花每斤300元,一瓶玫瑰花露80元。

  除了食用玫瑰,基地還發展了60畝紅葉紫薇花、10畝皇菊、120畝晚熟李,年收入達到16萬元。

  對于未來,楊幫琴有更多規劃。她說,食用玫瑰集觀賞、食用于一體,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現在市場對玫瑰干花蕾等原料的需求很大,價格也呈上升趨勢。玫瑰產業符合高效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的發展戰略,產業潛力無限。“未來,我們將采用‘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擴大玫瑰種植面積,準備辦農場,辦農家樂,打造鄉村旅游。”楊幫琴說。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