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4日,南城街道清泉社區,農民搶抓時節整田蓄水,提前為水稻增產“肥田”。瞿明斌 攝
南川網訊(記者 黎明)4月20日,在木涼鎮漢場壩村,稻田中一派忙碌景象,村民劃線插秧,一排排秧苗整齊地立在稻田中。
漢場壩村黨支部書記王遠明介紹,去年,漢場壩村實施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修建3條共1公里的排水溝帶耕作道。
500多畝土地被1.5米寬的水泥便道環繞,每隔四五米就有個活動的蓋板便于檢查排水溝泄洪情況,遇上淤泥堆積,打開蓋板還可以進行人工排淤。
“農田改造后,再也不用擔心田地被淹,土地收成更好。”王遠明說,高標準農田建設后能大面積提高糧食畝產效益。
記者從區農業農村委了解到,今年我區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為面積72.8萬畝、產量30.8萬噸。大春糧食計劃面積63.05萬畝,其中水稻38.07萬畝。
區農業農村委種子植保站站長趙亮介紹,為加快發展我區優質稻米產業,區農業農村委組織專家評審,按照品種“口感好、抗性強、豐產佳、風險小”等因素綜合評價,推薦豐優香占、渝香203等10個優質稻品種為我區2021年優質稻推薦品種。
據介紹,隨著氣溫進一步升高,我區水稻將全面進入插秧期,農民借助晴好天氣,搶抓農時全面展開水稻插秧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