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野外觀測站列入科技部首批擇優建設名單
發布時間:2021-01-20 09:19:37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南川網訊(記者 鄧的)日前,科技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將69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列入擇優建設名單。西南大學、金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金佛山管委會、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聯合申報的重慶金佛山
  

  南川網訊(記者 鄧的)日前,科技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將69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列入擇優建設名單。西南大學、金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金佛山管委會、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聯合申報的重慶金佛山喀斯特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金佛山野外觀測站”)獲批國家科技部首批擇優建設名單,該觀測站為南川區首個國家級科研平臺。

  據悉,國家野外觀測站是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之一,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野外觀測站面向社會經濟和科技戰略,依據我國自然條件的地理分布規律布局建設,經過多年發展,獲取大量第一手定位觀測數據,取得一大批重要成果,鍛煉培養野外科技工作者,支撐相關學科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金佛山野外觀測站以喀斯特槽谷生態系統為觀測對象,圍繞實施生態文明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建設戰略,根據石漠化綜合治理、動植物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科技需求,瞄準國內外喀斯特研究的熱點前沿和重大科學問題,在地球系統科學理論指導下,探索喀斯特槽谷生態系統的演變規律、機制以及資源環境效應,為解決喀斯特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及推動長江上游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學數據和理論支持。

  從2004年開始,西南大學在金佛山及周邊喀斯特槽谷地區開展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金佛山野外觀測站建設工作從2006年正式開始,臺站名稱為“西南大學金佛山巖溶環境觀測站”。2011年,國土資源部(現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批準命名和建設第一批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的通知,批準了84個野外基地的建設計劃,“西南大學金佛山巖溶環境觀測站”被納入該計劃中,臺站名稱為“巖溶生態環境——重慶南川野外基地”。在“巖溶生態環境——重慶南川野外基地”基礎上,西南大學整合資源,積極申報重慶市和教育部野外觀測站平臺,2018年10月,重慶市科學技術局發布的市級野外觀測站名單中,金佛山站獲批“重慶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2019年9月,教育部發布部級野外觀測站名單,該站獲批“重慶金佛山喀斯特生態系統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近年來,該站圍繞“喀斯特槽谷脆弱生態環境演變與生態修復”這一重大生態科學問題,綜合運用生態物聯網、衛星遙感與無人機、大數據與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構建多尺度喀斯特生態系統水—土—氣—生—人一體化的監測體系,開展喀斯特槽谷區的長期定位監測和研究,同時獲批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喀斯特槽谷區土地石漠化過程與綜合治理技術研發及示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西南地區復雜地表陸表過程觀測與模擬研究”等多項國家級項目。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