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代表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而優化提升農村環境是生態宜居的題中之義,事關民生福祉。近年來,我區高度重視農村環境治理工作,采取各種強有力的措施,農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農村環境治理是一盤大棋,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仍有部分鄉鎮(街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參差不齊。村(社區)作為行動實施主體,仍要自主承擔大部分整治費用,對于經濟薄弱的鄉鎮(街道)村(社區)來說是一大挑戰。由此引發人力物力投入不足、村民參與度不高、基礎設施更新慢等一系列問題。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不健全,個別村(社區)污水管網建而未用,沒有接到主管。農村“蜘蛛網”影響村容村貌,電線、網線、光纖等雜亂無序的線纜不僅影響村容村貌,還存在安全隱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方面,分類意識不強,垃圾混合投放,農村財力薄弱,收集清運困難。
建議有關部門有效整合相關資金,合理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以此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各項工作有力推進。加快推進鄉鎮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建設,實現鄉村生活污水收集及處理全覆蓋,針對居住比較分散的農村居住戶,采取單戶建設或多戶聯建模式。政府統籌規劃,部門配合實施,按照入地、入管等方式集中敷設雜亂無序的線纜。加大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引導工作力度。加強對農村垃圾清運、處理的投入。
記者 劉曉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