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要聚焦關鍵領域
發布時間:2021-11-02 09:51:24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要聚焦關鍵領域  ——論認真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⑦
  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要聚焦關鍵領域

  ——論認真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⑦

  重慶日報評論員

  改革是發展的根本動力,開放是發展的必由之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明確目標:“聯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我們要積極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擴大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將成渝地區打造成區域合作和對外開放的典范。

  成渝地區是我國市場空間最廣闊、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是西部地區改革創新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引擎。當前,要認真貫徹落實《綱要》,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打造陸海互濟、四向拓展、綜合立體的國際大通道,加快建設內陸開放樞紐,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聚焦要素市場化配置等關鍵領域,深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全面提升市場活力,在西部改革開放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聯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要加快構建對外開放大通道。深度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將成渝打造成聯結國內國際的重要樞紐。要合力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深化西部省區市協作,推動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合作;要統籌完善亞歐通道,加強協調聯動,強化多式聯運銜接;要優化暢通東向開放通道,構建東向國際開放通道,加強陸水、港航聯動。

  聯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要高水平推進開放平臺建設。成渝城市群應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形成西部開放新平臺。要建設川渝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推進首創性、差異化改革;要打造內陸開放門戶,擴大國際航權開放;要高標準實施高層級開放合作項目;要共建“一帶一路”對外交往中心,建立靈活的境外人才執業制度。

  聯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要加強國內區域合作。立足川渝資源和交通優勢,將成渝打造成協調聯動國內交通、產業、技術的橋梁。要加強與西部地區協調聯動,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要有力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促進生態環境聯防聯治,優化沿江經濟布局;要深化與東部沿海地區交流互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加強科技創新合作。

  聯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要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轉變思維、改革創新,又要真抓實干、久久為功。要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推動要素市場一體化,推進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要持續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和環節,加快實現區域內“一網通辦”。

  聯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要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深入推進改革,保證市場主體間公平競爭,不斷釋放市場主體發展活力。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國企建立健全現代企業管理機制,支持開展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加快完善國資監管體制;要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建立規范化、常態化政商溝通機制,緩解民企和中小微企業發展難題。

  聯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要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經濟區與行政區分離,是協調經濟關系和行政管理矛盾的重要手段。要探索經濟管理權限與行政區范圍適度分離,建立跨行政區財政協同投入機制,推動兩地重點領域企業整合和高效運營,推進稅收征管一體化。

  開放則興,封閉則衰。川渝攜手,既要搶抓時機,又要蹄疾步穩。我們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維,聚焦關鍵領域,以扎實行動和有效舉措,深化川渝務實合作,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成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內陸開放新高地。

  (原載《重慶日報》10月29日3版)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