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網訊(記者 黎明 實習生 李苗)8月10日,大觀茶業生產大樓里的智慧農業平臺大屏幕上,該企業的許多數據信息映入眼簾,還有茶葉批發價格月度變化、電商銷售額最新數據等。這是我區實施的茶葉產業鏈信息化及智能提升項目,目前已通過驗收并投用。
“項目位于大觀鎮鐵橋村、龍川村,于去年9月啟動,今年4月建成投用,包括我們的茶葉基地和加工車間。”大觀茶業總經理尹剛介紹。
項目完成了基于人臉識別的茶葉采收系統開發、茶葉加工信息化全流程管理系統開發、茶葉基地基礎數據采集系統建設和線上銷售渠道搭建工作,解決了茶葉產業鏈中,從采收、生產到線下客戶關系維護和線上銷售各個環節的可視、可控、可管的建設需要。
“以前采茶季節,由于基地范圍廣、用工量大,采收時管理容易出現混亂。有了這個平臺,就將麻煩的事情解決了。”尹剛介紹,基于人臉識別的茶葉采收系統,可通過手持終端及人臉識別系統,快速識別茶農的個人信息,并關聯到茶葉等級、價格和重量,快速出票和完成數據上傳工作,減輕采收人員的工作強度,提升勞動產出率。
據了解,茶葉加工信息化系統可實現對茶葉加工各個環節的數據管控,提升管理透明度和數據呈現實時性,同時該系統具備庫存管理、銷售管理、客戶管理以及簡單的財務管理,滿足中小茶葉企業的內部管理需要。
基地基礎數據采集系統,通過各類傳感器及探頭的布置,可以實時回傳茶葉基地的溫度、濕度、風力、降水、土壤溫濕度及PH值等數據,以及茶苗長勢情況和蟲害監測等數據。尹剛說,通過實時動態監管,實現茶葉產量和質量雙增長,為我區茶葉在市內乃至全國范圍內打造知名品牌助力。同時,在淘寶、京東、拼多多三個線上平臺開設店鋪,面向國內外銷售茶葉產品,擴大銷售渠道。
尹剛說,茶葉產業鏈信息化及智能提升項目的實施只有一個目的——為茶葉產業發展做好服務,最終給老百姓帶來更多的經濟價值。例如,在精確的農業指導下,將有效降低60%以上的農藥、化肥等有害農資投入,減少水土污染;生態環境、人居環境的綜合監測實現了面源污染及大氣污染零排放,并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茶農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