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能”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近年來,南川人大在依法行使監督職權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探索完善國有資產監督方式,增強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助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彰顯了人大的擔當作為。
創新完善方式
國資監督持續發力
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政府向本級人大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成為大勢所趨。但在2016年,南川人大已率先出臺了人大常委會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監督辦法,建立起政府每年向人大報告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情況這一制度,成為了時代的先行者。
2017年5月,南川人大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對區政府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詢問。專題詢問內容包括對貫徹相關法律法規和建立管理制度情況、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及收益分配情況、國有資產處置情況等。通過問答雙方良性互動,剖析問題根源,推動問題解決,共同為確保國有資產增值保值出謀劃策。詢問后當場進行了滿意度測評,并將測評結果予以公布,效果良好。此次專題詢問,是南川區人大常委會創新人大監督工作的生動實踐。
2020年4月,南川區人大財經委、常委會預算工委印發了《關于做好國有資金投資建設工程項目報告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對國有資金投資建設工程項目報告工作有關事項進行季度書面報告,探索完善政府向人大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工作制度,讓人大監督所需的信息變得更為充分。
2020年5月,南川區人大常委會首次聽取和審議了國有自然資源管理情況專項報告,成為全市第一個聽取該項報告的區縣人大,對于夯實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基礎,維護自然資源資產全民所有者權益,加快推進生態文明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底,為進一步加強人大常委會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的常態監督,南川區人大財經委、常委會預算工委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區惠農文旅集團實施的“川軍血戰到底項目”、重慶園業實業集團實施的“機動車駕駛人科目三智能評判考場項目”、區城投集團實施的“污水管網南園路段及仙龍壇片改擴建項目”開展了績效評價工作,并作出了績效評價報告。
報告指出,三個項目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但也反應出經濟效益低、個別項目手續不規范、財務管理薄弱等問題,建議加強國有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內控制度建設以及投資運營監管。上報區委后,獲得區委書記丁中平批示:“區人大開展國有企業投資項目績效評價工作很有價值,創新了監督工作,成效明顯。區財政局、國資金融辦和相關國有企業要認真采納報告建議,切實加強資金監管,提高投資經濟效益。”
防止資產流失
人大監督凸顯實效
在2019年底,南川區人大調研組了解到:由于禁止河道采砂相關政策影響,市場上砂石供不應求,于是個別企業打著“辦企業”的幌子在地塊上非法采石謀利,導致南川區砂石資源流失。
2020年5月,南川區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監測制度,特別是要進一步規范砂石資源有序開發,把砂石資源開發納入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之中,確保國有自然資源資產保值增值,有效防止自然資源資產流失。”
今年4月下旬,南川人大調研組再次到國有資產綜合管理部門,對南川區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國有自然資源的管理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并召開了座談會。
“我們與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已經聯合出臺了《建設項目工程砂石資源管理和開發利用實施意見》。”在問及砂石問題時,南川區國資金融發展中心主任王永紅說道,“現在各園區建設項目砂石資源統一由區屬投融資公司開發和合理利用,規范了砂石資源的管理。”
瞄準問題發力
降低國企運營風險
企業國有資產的運營管理是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南川人大監督的重點。
自國企改革轉型以來,南川國有企業歷經種種艱辛,已涉足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交通、水電氣供應、金融、停車場、石油銷售、旅游開發、物業安保服務、康養地產、殯葬服務、駕考等行業領域,為南川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但調研發現,由于管理體系不健全和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資產流失和效益低下的問題仍然存在。
“國有企業與政府的邊界還沒有完全厘清,長期的政企不分、政資不分。”調研組表示,經營行為和社會效益行為相互交織,導致國企經營業績不佳、資產收益率低、經營性現金流緊張、債務負擔超負荷等問題。
“個別企業缺乏經營性項目和穩定現金流的經營平臺,靠貸款借新還舊維系生計,下一步發展舉步維艱。”調研組指出,國有企業轉型步伐較為緩慢,市場化意識不夠,盈利能力不強,市場競爭力較弱。
“債務風險集聚,三大集團償債壓力非常大。”據了解,城投、惠農、園業三大集團均已進入償債高峰期,但因重慶能源集團債務違約的影響,金融機構信貸政策收緊,資本市場節奏被打亂,導致今年的融資工作異常艱難,甚至個別企業已提示風險預警信號。另外,由于國企歷史遺留問題復雜,如工業用地成本倒掛,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難以兌現等,更加凸顯國企經營風險。
“割韭菜”變“連根拔”
力促國資保值增值
5月20日,南川區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聽取了關于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常委會組成人員針對報告內容和前期調研掌握的情況,提出了意見。
“要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要以《南川區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為綱領,以各國企集團五年發展規劃為配套,形成南川區“1+N”國資國企改革政策體系,持續深化改革,切實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及抗風險能力,在應變求變中育先機,在敢闖敢干中開新局。
“要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監管措施。”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要建立健全資產配置、處置、調劑、有償使用的審批程序,細化資產的配置標準,健全國有資產的審計監督體系和制度,確保這些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加快監督問責制度建設,明確硬性約束、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徹底將“割韭菜”式的問題解決方式轉變為“連根拔”,切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重大風險事件發生,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區級有關部門和企業要引起高度重視,進一步整改問題,尤其是國有企業要減債、要增收、要堅決守住紅線。”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康紀強在會上強調,要盤活、管理和運作好國有資產,使之更好地服務發展、造福人民。
趙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