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雙減” 助力“雙升”
——區人大常委會開展“雙減”監督工作側記
區人大常委會召開“雙減”工作監督部署會暨匯報會,聽取相關部門關于“雙減”工作情況的匯報,并對開展“雙減”監督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夏于洪 攝
“要精心組織實施,突出圍繞政府履責、學校教育教學、校外培訓三個重點,堅持問題導向,廣泛聽取意見,推進‘雙減’工作監督任務落地落實。”
5月7日,區人大常委會在啟動對“雙減”工作的監督時,提出了具體要求。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與區縣人大常委會上下聯動監督統一安排,區人大常委會把聽取和審議區人民政府關于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工作情況的報告列入2022年工作要點,同時與鄉鎮人大上下聯動開展監督。
充分籌備定方向
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區“雙減”工作情況,準確查找問題,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在此項工作開展伊始,區人大常委會就成立專題調研組,確定調研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調研內容、調研方式和時間節點,確保“雙減”調研工作方向不變,步驟不少、要求不減。
5月7日,區人大常委會召開“雙減”工作監督部署會暨匯報會。
“要提高政治站位,準確把握‘雙減’監督工作的重要意義,充分認識到開展‘雙減’工作監督是深入貫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舉措,是心系民生的具體行動,是推動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的現實需要。”
“要強化責任擔當,堅持依法監督,強化部門配合,凝聚工作合力,推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有效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提升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會議對開展“雙減”監督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明確了工作要求。
深入調研知實情
“90分鐘的作業量是怎么控制的?培優如何保障?學生咨詢哪方面的問題居多?”近日,市人大代表朱玉倫在書院中學和道南中學調研時詢問校方負責人及心理咨詢老師。
從4月下旬開始,“雙減”監督專題調研工作啟動。
除了走訪了解、看資料、聽介紹,調研組還與學校、培訓機構負責人,教師、家長以及學生代表進行座談,面對面交流“雙減”工作中,學校、老師有什么壓力?面臨哪些困難?
“雙減后,培訓機構學科教師去向問題值得重視,要注重孩子空閑時間的管理。”城區某培訓機構負責人說。
“孩子心理健康才是正道,要關注孩子心理輔導。”參加座談的學生家長代表直言不諱,“我想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不想讓孩子成為政策的試驗品。”部分家長對“雙減”感到滿意,“減了負擔,增了興趣,雙減后和孩子溝通的時間多了!”
“課后輔導一定程度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特別是初中教師已感到身心疲憊。”“要立足課堂抓質量,優化作業設計,通過‘課改’促‘雙減’。”教師代表在發言中反映面臨的問題,也提出了積極的工作思路。
“減負提質,對學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戰,評價機制與減負提質存在一定的矛盾。”個別學校負責人坦言。
專題調研組先后深入11所義務教育學校和5個校外培訓機構實地調研,累計走訪34位教師、22位學生家長代表和37位學生,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精準審議促實效
9月21日,區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聽取和審議區人民政府關于“雙減”工作情況的報告。
“學校多措并舉強化學校育人主體地位,促進校內減負提質增效,抓實課后服務,有效開展校外培訓監管,‘雙減’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前階段“雙減”工作成效一致認同。
調研組作審議發言時指出,“校內減負提質增效還有弱項,部分學校教研實效不強、課堂效率不高、作業設計創新不夠、課后服務要素保障不足;校外培訓監管力度亟待加強,監管力量薄弱,隱形變異的培訓查處難度大,資金監管還不全面……”
“優化教學設計,突出作業‘教育性’‘層次性’‘趣味性’,不斷提高學生作業質量。”
“優化教育評價機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規范教師職業行為。”
“健全家長培訓體系和家校社協同長效機制,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共同體……”
區人大常委會堅持問題導向,將有關審議意見列出11項整改清單交區人民政府辦理,要求區人民政府2023年3月向區人大常委會會議報告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并接受滿意度測評。
夏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