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燕服務隊”隊員在記錄熊世蘭的返鄉情況。 記者 黎明 攝
南川網訊(記者 黎明)近日,水江鎮大燕社區1組村民熊世蘭家門前,幾名身穿“紅馬甲”的“青燕服務隊”隊員正在記錄熊世蘭的返鄉情況。
為提升黨員素質、解決群眾困難、幫助企業發展,今年,大燕社區黨總支結合水江鎮開展的“三比三曬”主題黨建活動,實施“春燕筑巢”黨建項目,建立起“青燕服務隊”,做群眾和企業的“娘家人”和“跑腿員”。
“春燕筑巢”黨建項目包括“燕行相伴”“燕聲和鳴”“燕積紅星”三項。“燕行相伴”由社區60歲以下黨員每人聯系一名60歲以上老黨員,幫助他們注冊學習強國APP,并引領他們學習相關內容。“燕聲和鳴”則結合社區文明實踐站,針對有就業、創業需求的居民創辦“新燕訓練營”;針對鄉風文明建設開設“燕行課堂”;針對社區志愿者服務開設“春燕加油站”。
隨著“燕聲和鳴”相關活動的陸續開展,社區逐漸變得更有凝聚力。但如何檢驗成效?“燕積紅星”由此產生。在此制度下設立“幫扶星”“獻智星”“解難星”積分制。
居民關庭淑癱瘓多年,丈夫離世,兒子在外打工,家里無人照顧,生活艱難。50歲的黨員志愿者張光榮主動站出來,幫助關庭淑操持家務、料理家庭。現在,關庭淑已經是穩定脫貧戶,她逢人便夸張光榮好。在張光榮的帶動下,其他黨員也積極幫助困難群眾,爭取“幫扶星”。
社區黨員在居民飲水、鄉風文明、垃圾分類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爭搶“獻智星”。老黨員楊秀林提出,集體的征地拆遷資金要存入有銀監資質的銀行,在獲得穩定長期存款利息的同時,又保證資金安全,他因此獲得了一顆“獻智星”。
設立“解難星”,讓黨員把大家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想方設法為“家人”排憂解難辦實事。要求黨員認領志愿服務崗位,并將自己的“事跡”以圖片加文字的形式發在微信群里,由專人收集并貼星,年終對表現突出的黨員進行表彰獎勵。
大燕社區黨總支書記朱永琴表示,接下來,大燕社區黨總支將繼續帶領全體黨員堅持干在一線、干在實處,提升民生“溫度”,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