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黨組織的恢復和發展
發布時間:2021-05-08 11:39:38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1927年9月,中共四川臨時省委派綦江縣共產黨員陳問緒來南川,以教師身份為掩護,清理恢復大革命

  

  1927年9月,中共四川臨時省委派綦江縣共產黨員陳問緒來南川,以教師身份為掩護,清理恢復大革命失敗后的黨組織,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走訪和聯系,先后恢復韋奚成、周榕村、李能芳、張若余、謝德璋等人的黨籍。11月,秘密成立中國共產黨南川特別支部委員會,書記陳問緒。成立大會上,陳問緒傳達中共中央八七會議和臨時省委擴大會議精神,要求大力發展工農運動,利用軍閥混戰局面奪取武器,以元合、乾豐為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頑固派的斗爭。

  是年秋,韋奚成、周榕村和唐文體等在太平場組織成立平民教育促進會,創辦平民學校,晝夜兩班,輪流上課。韋奚成向窮苦農民和學生宣講革命道理,耐心啟發、鼓勵他們進步。編演反對團閥橫征暴斂、肆虐人民的新劇、雙簧等揭露當地團閥土豪的劣跡。此時,謝德璋在乾豐鄉王家溝初小任校長,以學校為陣地宣傳馬列主義,并經常到太平場與韋奚成研究黨的工作。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蔣介石和汪精衛集團相繼背叛革命,國民黨“左派”、右派沆瀣一氣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國共合作徹底破裂。在重慶,反動軍閥劉湘制造了三三一慘案,搗毀國民黨(左派)黨部、農協會、工會,搜捕殺害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三三一慘案后,南川國民黨左派黨部被搗毀,國民黨(右派)掌握政權,利用軍警、鄉鎮民團武裝嚴密監視、防范共產黨的活動。韋奚成因導演打倒軍閥的戲劇,受到團閥懷疑和監視,遂轉移回到合溪老家。1928年春,韋奚成在合溪禹王廟創建初級小學校,以教書為掩護,秘密組織農民協會,創建農民武裝,并于是年冬建立合溪農民協會,智除元合兩霸,控制了合溪鄉政權。

  1928年3月,中共南川特支書記陳問緒到乾豐鄉,與謝德璋一道組織開展農民運動,發展張保全、王化洪、陳懷三、李雨若等為中共黨員,成立中共乾豐支部,書記謝德璋。1928年秋,成立乾豐農民協會,發展農協會員500余人。隨后,中共南川特支在太平、乾豐、城區、福壽、白沙井等地發展了一批共產黨員。

  1928年秋,鑒于南川黨的組織和革命運動有較大發展,中共四川省委批準將中共南川特支部升格為中共南川縣委員會,代號“李德成”,書記陳問緒,常委皮以凈,委員周榕村等,下設政運、民運、匪運部。先后建立縣城、乾豐、合溪支部和福壽場、白沙井、鳴玉、元村、太平場、石牛溪、觀音橋等地黨組織,發展共產黨員55人,其中工人5人,農民18人,知識分子25人,其他7人。在中共南川縣委堅強領導下,南川土地革命運動蓬勃發展。1928年秋,中共南川縣委領導建立南川平民革命軍,鼎盛時隊伍2000余人,在南涪邊區的乾豐、石溪、太平場、冷水關、鳴玉及涪陵部分鄉場建立了方圓300平方公里的紅色根據地。1929年底陳范疇、王利彬等回到南川,以鳴玉為中心創建紅軍游擊隊,伺機暴動,奪取縣城。1928年春至1931年春,在川黔邊區的合溪、古花、慶元、大有、德隆及貴州省部分鄉場建立方圓500平方公里的中心游擊區,開展襲軍閥打土豪濟貧民的土地革命運動。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