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干部群眾熱議脫貧攻堅紀錄片《干了這碗干勁湯》
發布時間:2021-04-27 08:54:31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南川網訊(記者 聶靈靈)4月23日晚,重慶衛視播出我區脫貧攻堅紀錄片《干了這碗干勁湯》,該片講述了

  南川網訊(記者 聶靈靈)4月23日晚,重慶衛視播出我區脫貧攻堅紀錄片《干了這碗干勁湯》,該片講述了我區圍繞方竹筍、古樹茶、中藥材和南川米“3+1”特色產業,培優育強脫貧產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故事。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深入人心,在我區引起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接下來更應該通過鄉村振興,讓村民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開啟一個新征程。

  紀錄片一開始講述了慶元鎮飛龍村貧困戶王旁返鄉創業的故事。王旁在村社干部的幫助和政策資金的扶持下,流轉了210畝土地發展優質大米基地,他說:“自己能發展多虧了國家的好政策。”電視機前,大觀鎮金龍村脫貧戶吳金其對王旁這番話十分認可,他感慨道:“沒有好政策,我家摘不了窮帽子。”吳金其一家因學致貧,在扶貧政策的幫扶下,發展起大棚蔬菜;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擴大產業規模;在村社干部的幫助下,做起采摘體驗游,如今年收入達到10萬余元。

  紀錄片中,興隆鎮金花村村社干部、黨員群眾、幫扶干部等舍小家顧大家,帶領村民一起發展的故事,勾起南城街道半溪河村村民楊文華的回憶,他說:“近年來,有新政策、好政策,駐村工作隊都第一時間通知我們,村里的大事小事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不求回報幫助我們,我們更應該努力把日子過得更好。”

  當看到片中德隆鎮茶樹村、頭渡鎮方竹村等依靠產業使村子好起來、村民富起來,峰巖鄉正陽村第一書記沈仕勇說:“脫貧靠產業,發展產業是穩定脫貧的根本措施和長遠之策。”他堅信正陽村發展的川木瓜、花椒及庭院經濟也能讓村民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正陽村已脫貧戶夏永海就在自家地里種了川木瓜,在院子里栽起老蔭茶樹,還種下杜鵑花、茶花等,川木瓜成為固定增收項目,村里環境美起來,游客也多了起來,銷售農副產品成為他的額外收入。夏永海說:“如今有了產業,我們生活才有希望、有盼頭。”

  在紀錄片的最后,講述了龐順兵踏實肯干培育出毛黃堇,廣仲現帶著兒女發展方竹筍、開辦農家樂,任小強帶動村民種中藥材……在貧困村中,這樣的故事并不少見,全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韋會強認為:“一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起來才是新生活。我將帶動更多村民發展產業,把日子越過越好。”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