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鎮2020年工作回眸

生態優良的興隆鎮

四千畝白茶基地

基礎設施完善,道路整潔通暢

走進基層,開展微訪談活動

農家書屋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4000畝藍莓基地
2020年,興隆鎮緊緊圍繞全區重點工作,持續不斷改善民生,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經濟社會穩步發展。
一年來,興隆鎮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完成財政稅收712.7萬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億元,居民可支配收入17968元,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堅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兩手抓,落實班子成員“一對一”常態化聯系鎮轄重點企業,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關鍵詞:脫貧攻堅
512戶1670人建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興隆鎮全力以赴打好脫貧攻堅戰,克服疫情影響,全力推進脫貧攻堅“百日大會戰”“收官大決戰”,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治,鎮村干部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要求落實全覆蓋入戶核查。目前,已實現全鎮512戶1670位建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全力推進就業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等“十大專項行動”和“志智雙扶”,開發衛生保潔、道路維護、河庫巡管、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共計73人,低保兜底130戶326人,開展實用技術培訓115人,幫助務工就業633人,發放就業往返交通補貼411人4.78萬元,辦理享受貧困勞動力一次性求職補貼48人24000元,落實產業扶持480戶98萬元,實施消費扶貧近20萬元,保障貧困戶收入穩定覆蓋面達90%以上。
大力推進危舊房整治和飲水安全,完成C、D級危房改造105戶,拆除農村危舊房244戶,規范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全鎮貧困戶住房及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
投入166.4萬元實施3個專項扶貧項目,對4個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檔案資料進行規范提升,順利通過全市扶貧產業項目評估驗收。
完善產業利益聯結機制,通過“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以村黨組織的名義成立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分別入股藍莓、白茶產業,實現貧困戶配股分紅,探索出一條集體經濟與產業發展的合作共贏之路。
主題詞:基礎設施
53個農業社通車率100%,戶戶通車率達95%
實施集鎮“亮化、綠化、美化”工程,重新安裝集鎮太陽能路燈;對集鎮綠化帶進行綠化補栽和修剪,做到“補一片,成一片,綠一片”;修建完成五人制足球場一個;慶酒酒業一期改擴建項目竣工投產;農業博物館“稻博園”開門營業;投資100余萬元完成金湖村便民服務中心和永福村便民服務中心裝修;投資95萬元建設白茶基地水保項目;完成金禾村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及永福村五保家園維修整治。
爭取推進交通建設重點項目2個,其中,西環高速已完成招投標,南川—興隆—大觀快速通道擬納入“十四五”規劃;爭取升級改造道路項目2個,興隆—木涼、新屋榜—神童升級成寬6.5米油化路;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31條33.9公里;完成繞鎮路設計重大變更,加快水毀公路恢復,已投入水毀公路搶修費用60余萬元;加強已建成公路預防性養護,投入資金12萬元養護農村公路24條60余公里、橋梁6座。現在,全鎮五村一社區實現公路村村通雙車道,53個農業社通車率100%,戶戶通車率達95%。
關鍵詞:產業發展
有效推進農旅融合發展
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首要條件。2020年,興隆鎮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鄉村振興”為契機,以產業興旺為抓手,強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試驗示范。
以打造“萬畝優質水稻、萬畝茶園、五千畝水果、五千畝水產”為目標,鞏固發展萬畝優質水稻,新發展白茶1000畝、藍莓500畝、桃子李子等特色水果500畝、大果紅花油茶500畝、水產500畝、中藥材300畝。目前全鎮已建成4000畝藍莓基地、4000畝白茶基地、3000畝綠茶基地、2000畝特色水果基地和1000畝水產基地。慶酒酒廠完成技改并投產,實現基酒年產量200噸、成品裝瓶12萬瓶;金花藍莓200噸凍庫項目竣工;全力扶持金禾米業、興隆米業、興又緣茶業等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延長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大力培育專業合作社、鄉村俱樂部、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訂單農業”發展模式,廣泛推銷興隆的大米、藍莓、柚子、晚熟李等特色農產品,舉辦特色水果采摘等農事活動,吸引游客前來參觀體驗。
主題詞:民生事業
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穩步提升
加快興隆鎮中心校、僑心小學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興隆鎮衛生院600平米改擴建項目,新增了康復理療科,完善就診流程;完善農家書屋6處,增加書籍2000余冊;評選“星級文明戶”65戶。挖掘特色文化,成功打造金星社區軍鼓隊、金花村嗩吶民樂隊2支特色文化隊伍;組織開展慶元旦、迎新春、風箏節、豐收節、采茶節、藍莓采摘節等文化節慶活動以及健步走、籃球賽等體育活動10余次。
投入資金150萬元,對金星、金禾、金花公路沿線300余戶農戶舊房進行提升;投入資金130余萬元,完成農村改廁650戶;修建旅游衛生廁所一座;打造“美麗庭院”50個;開展“戶看戶、院比院”行動,開展清潔衛生月評比活動,人居環境和清潔衛生狀況大為改觀。
實施危舊房改造工程。完成農村C、D級危房改造105戶,其中“三類”人員住房改造57戶、一般農戶改造48戶;完成農村住房安全三年信息檢索系統核實工作,對全鎮515戶建卡貧困戶住房安全等級進行全覆蓋鑒定;完成農村危舊房拆除244戶、擬實施土地復墾74戶、掛牌佐證500余戶。
認真落實“河長制”,投入資金30余萬元清理河道17公里,清理垃圾和水上漂浮物200余噸;清淤整治龍川江永福至金星河道8公里,清理河道淤泥300多立方米。
開展農村污染源治理。落實農村“三清一改”,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150口。督促“三所一隊”完成雨污管網分流整改4處,督促污水處理廠修復建設一級污水管網4處。持續推進污水偷排直排亂排整治專項行動,累計排查56次,整治集鎮污水管網3.5公里、排污工業企業3家。
(本版稿件由記者陳蕗穎采寫,圖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