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 煥發鄉村振興“精氣神”
發布時間:2021-02-02 09:05:18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黃淦村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讓村內環境衛生發生了明顯變化,鄉村環境愈發靚麗。資料圖片 
  

  

 

  黃淦村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讓村內環境衛生發生了明顯變化,鄉村環境愈發靚麗。資料圖片

  ■ 記者 黎明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我區在動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基礎上,從宣傳教育、榜樣帶動、文明倡導等方面開展宣傳引導,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扶貧”與“扶志”同步發展,不斷增強貧困群眾戰勝貧困、穩定脫貧的內生動力,并且把這股“精氣神”發揚在鄉村振興中。

  樹立榜樣

  凝心聚力齊致富

  合溪鎮九溪社區4組韋禹勤是因學致貧的建卡貧困戶。近年來,他通過發展中藥材、烤煙產業脫了貧,村民一致推選他任村民小組長,他引進兩個外地業主,發展烤煙100多畝、蜂糖李100多畝,自己種植中藥材30多畝,優先讓貧困戶到基地打工。在他的帶動下,4組的9戶貧困戶全部脫了貧。

  “不等、不靠、不要”是我區許多脫貧致富群眾的真實寫照。

  我區為激發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在全區營造勤勞致富光榮的氛圍,開展了以“不等不靠奔脫貧”為主題的脫貧致富光榮戶評選活動,評選出脫貧典型3人,評選表彰“脫貧光榮戶”195戶,讓這些典型起帶動脫貧作用,讓貧困戶不僅從物質、生活上脫貧,還要從精神上脫貧。

  此外,我區還開展“身邊的脫貧故事”微訪談和“榜樣面對面”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宣講活動313場,發展致富帶頭人350人、帶動貧困戶1201戶,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向上、勤勞致富的精神動力。

  倡導文明

  鄉村環境大變樣

  元旦節一大早,東城街道黃淦村貧困戶梁興志就開始打掃院壩衛生。去年,通過D級危房改造,他家住上了新房,讓他最滿意的是環境衛生的改變,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脫貧攻堅以來,黃淦村把危舊房改造、改廚改廁與“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村莊清潔行動”相結合,制定了《黃淦村農戶衛生評分標準》,每月開展一次清潔衛生評分和清潔文明戶評選,打分嚴格按照住宅周邊垃圾治理、庭院室內環境整治和個人衛生三個方面共21項評分標準進行,通過環境衛生大比拼,切實提高群眾素質,增強脫貧內生動力。

  黃淦村的蛻變,是我區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

  在脫貧攻堅行動中,我區出臺《關于做好貧困戶居住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的通知》《南川區加大農村危舊房整治有效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大力推廣“三定三勤三看”生活習慣,對貧困戶入戶便民路、院壩全面進行硬化,拆除危舊房2165戶,完成貧困戶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2182戶,極大地改善了貧困村人居環境。

  此外,我區還推行鄉風文明積分管理辦法,防止政策“養懶漢”,對村民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垃圾分類等文明創建活動進行量化積分,并在各個鄉鎮、村社設立“積分超市”兌換點,建立良性激勵制度。

  創業帶動

  鄉村綻放致富花

  在南平鎮玉龍村、景秀村等煤礦采空區,殘疾人劉毅流轉2200畝荒山荒地,種植起優質九葉青花椒。在花椒基地務工的,有不少是建卡貧困殘疾人家庭里的殘疾人。

  如今,劉毅的大部分花椒基地已進入豐產期,不僅自己實現脫貧,還帶動了當地30余戶殘疾人家庭和55戶貧困戶共同致富,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就業和創業帶來了可持續回報,已成為我區貧困殘疾人脫貧的主要路徑之一。

  我區以創業帶動為目標,培育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較強創業帶動能力的貧困農村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338人、帶動貧困戶1182戶,實現每個貧困村培養致富帶頭人不少于3人。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