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網訊(記者 黎明)“今年我們讓茶樹吃‘營養餐’,同時增加人手采摘、更換殺青設備等,克服了氣候對茶葉的影響,春茶產量增加了5%左右。”近日,南城街道半溪河村南城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華說。
記者從區農業農村委獲悉,截至5月底,我區春季干毛茶產量2560噸,增長3%,春季干毛茶產值2.66億元,增長3.86%,實現春茶產量、產值雙增長。
我區是全國茶葉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縣,近兩年來,我區實施了2.34萬畝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提高茶葉產量和茶葉品質。
去冬今春以來,區農業農村委組織技術人員到茶葉產區提供技術指導,組織人力采摘,做到春茶應采盡采。
今年我區茶園面積新增1000畝,達到12.65萬畝。全區春茶產量穩中有升,特別是乾豐、大觀、興隆等地茶葉提質增效成效明顯,茶青下樹率成倍增長,全區各茶區茶鮮葉收購均價比去年略有上漲,茶鮮葉收購均價為9元,比去年增加12.5%。
在春茶季期間,我區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茶事活動,如4月21日,首屆千年金山紅古樹茶采摘節在德隆鎮茶樹村開幕,拉開了今年古樹茶開采的序幕,德隆鎮現有古樹茶8000余畝,年產鮮茶葉10余萬公斤,年產值800余萬元,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紛紛搶購春茶。
據悉,為開拓市場,今年各茶葉企業在政府引導下以自發形式嘗試觸“電”,與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對接,線上銷售已成為各地春茶銷售的重要渠道。預計今年我區全年干毛茶產量4700噸,產值4.3億元。此外,茶葉生產也為我區農民增加了收入。目前,茶葉從業人員達到5萬人,今年春季采茶工均價每人每天110元。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茶葉一直被列入我區優勢特色產業優先發展。堅持市場化運作,擴大基地規模,強化精深加工,推進“茶旅融合”,全面推行品牌營銷戰略。同時,以“金佛玉翠茶”“南川古樹茶”兩大品牌建設為基礎,加快推進國家茶葉產業標準化示范區和重慶市茶產業綜合示范區建設。
此外,我區還積極延伸產業鏈條,促進茶旅融合發展。規劃布局建設與茶旅游相融合的景觀;鼓勵支持建設以“南川古樹茶”為載體的農家樂等。力爭2025年底,新建茶家樂20家,打造茶旅融合觀光點20個,旅游收入及茶產品零售產值達到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