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涼鎮漢場壩一景。記者 黎明 攝

木涼鎮漢場壩村。記者 黎明 攝
記者 黎明
深秋時節,走進木涼鎮漢場壩村,只見龍川江畔樹影蔥蘢,藍莓園里苗子成排成行……如今的漢場壩村依托現代農業打造田園綜合體,形成了較為成熟穩定的花卉觀光、特色水產、生態養殖、精品綠茶、果蔬采摘五個千畝級的生態農業旅游觀光園。隨著產業發展和鄉村旅游的興起,這里成為聲名遠揚的熱門“打卡地”。
近年來,木涼鎮以優勢產業為基礎,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方向,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全力推進鄉村振興與全域旅游融合發展。
“五個千畝”促進鄉村“產業興旺”
“今年我們種植了200多畝辣椒,收成、市場行情都很好。”木涼鎮錦楨棣水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鄒安紅說,辣椒基地的種植、加工需要大量勞動力,合作社吸納100多名村民務工,他們不僅可以得到土地流轉費用,還可以通過務工增加收入。
今年,木涼鎮發展優質辣椒1500畝,所產的辣椒會送到泡椒廠加工成泡椒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木涼鎮明確產業定位,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種植、養殖業,持續鞏固5000畝優質水稻、2000畝精品果蔬、2000畝優質茶葉、3000畝特色水產、1000畝觀光花卉“五個千畝”級傳統優勢產業。同時,打造“一村一品”,新發展藍莓200畝、油茶200畝、稻魚稻蝦500畝,高山精品稻、茶葉、果蔬傳統優勢產業持續鞏固,甲魚、泥鰍、沼蝦、白烏魚、花卉苗木等特色項目風生水起。
同時,該鎮高效利用土地資源,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盤活閑置資源,探索集體經濟組織和社會資本合作入股模式,拓展農業功能,創新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方面,該鎮大力開展招商引資,鼓勵村民返鄉創業,先后引進漢場景園旅游開發公司、松和旅游開發公司、艾倫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岸山橋水產養殖公司等企業,成功打造桃溪樂源、藍莓基地等特色農文旅融合產品。建成投用宋氏非遺泡菜工坊、云都大米加工廠、玉巖手工泡椒基地,延長農產品加工產業鏈。
此外,該鎮與豐必達、京東云倉等合作打造土特產和旅游產品展銷倉儲、帶貨直播電商中心,通過電商銷售土豆、圓黃梨等土特產品上萬單。
農文旅融合讓全域旅游“風光無限”
登上漢場壩村香爐寺茶園高處,只見群山疊翠、云霧繚繞,茶樹成壟成行,蔚為壯觀。香爐寺茶園負責人張建倫介紹,作為傳統的茶葉生產基地,香爐寺茶園成為“茶旅融合”的受益者。
每年春茶開采,茶葉生產旺季,茶園里設有手工制茶體驗區,毛峰、金佛玉芽、香爐迎春等多種茶葉用于旅客品鑒,還專門聘請團隊和西南大學專家講解種茶、采茶、制茶等知識,每年能吸引約3000人來體驗茶文化。
走進玉巖鋪櫻花園游客接待中心,一棟全新的三層合圍式小樓映入眼簾,住宿餐飲、露臺賞花、娛樂休閑,各項功能齊全,經營負責人徐賢光介紹,這里有60畝水面,設有4個垂釣區,養殖有鱈魚、黃辣丁、鱖魚等10多個品種,還有13個房間可供游客住宿。
近年來,木涼鎮依托森林植被、高山湖泊、四季宜居等優勢,不斷完善以農文旅融合為主導的產業體系,打造農文旅融合園區,探索“主題農場+體驗園區”發展模式,高標準啟動漢場桃園、七朵玫瑰、聯航藍莓、非遺研學等15個特色主題農場打造,全面融入親子游樂、鄉村演藝等旅游元素,做足農文旅融合文章,全速推進鄉村旅游產品供給、質量提升。
該鎮還探索聯合運營機制。針對游客體驗、宣傳營銷、產品推介、資源整合等短板,探索政府搭臺、業主主導、專業公司運營模式,充分整合鎮內旅游資源和大觀園其他特色農文旅融合景點,聯合區內外多家旅行社和養老、研學專業運營機構,圍繞花卉觀光、果蔬采摘、田園體驗、親子游樂、禪修養生等主題,策劃推介“吃住行游購娛”木涼及大觀園一(兩)日精品旅游環線。
項目建設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大項目贏未來。進入木涼鎮,渝湘高鐵木涼段、特高壓輸變電工程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北倉民宿、漢場非遺研學基地、桃溪樂源、西藏風情園即將投用……項目建設“加速跑”,高質量發展畫卷徐徐展現。
木涼鎮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精心謀劃儲備爭取項目,全面對接、梳理扶持政策,緊扣木涼發展基礎和優勢資源包裝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運動公園等政府投資類項目26個。策劃漱玉湖開發、精品民宿集群、鄉村主題農場、親子研學樂園等招商引資類項目17個。
同時,該鎮全力服務推動項目落地,將鎮域內的各個建設項目劃分為服務、助推、建設、策劃四個類別,明確建設目標、時限要求、牽頭領導和全過程負責人,每月一次調度、雙月一次拉練。落實一個項目一個專班,從土地流轉、征地拆遷、要素保障、糾紛協調全過程參與、全方位服務,力爭每一個項目在預定時間開竣工。
目前,渝湘高鐵木涼段、800KV白浙白江特高壓輸變電、南川至江津天然氣管道等5個市區重點項目推進順利。漢場藍莓、中頤油茶、北倉民宿、研學基地、桃溪樂源、泡椒基地等19個項目穩步推進。
下一步,木涼鎮將瞄準打造全市鄉村振興示范鎮、全市鄉村旅游優選地、全市市級康養目的地目標,夯實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核心鄉鎮、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核心鄉鎮發展基礎,堅定不移推進鄉村振興與全域旅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