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學
火辣辣的夏天一過,秋便如約而至。秋天優雅成熟的風韻,率先從農家小院暈染開來。
農家小院的秋別具風韻。看那絲瓜架上,墨綠的葉與金黃的花絲絲纏繞,孕育的小絲瓜青澀而懵懂。初秋的風一吹,它們迅速成長,一排排整齊地垂掛著,可愛又好看。嫩綠的絲瓜摘了來清炒或做湯,滿口的鮮香清甜。那是屬于秋的,最初的付出得到回報的味道。此時,長圓的冬瓜藤已經順著竹竿爬到了房頂上,遠遠看去,房頂上已經臥著幾個青白的冬瓜,小豬一樣圓滾喜人。冬瓜圓潤飽滿,對于平常百姓將有著更深的意義。
小院另一邊,飽滿的豆角和黃瓜結滿架,紫色的扁豆花香氣濃郁,在初秋開得格外艷麗。高貴的紫色本是我的最愛,站在扁豆架旁,甘愿被扁豆花香浸染。那細細密密的花,開在順著人遞給它的桿子或者繩子上,綠葉紫花枝枝蔓蔓能蜿蜿蜒蜒開出去老遠。花謝,一個個柔嫩的小扁豆開始顫顫巍巍地探出小腦袋,以它的方式探索著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秋涼有露,正處在盛花期的扁豆,一串串花,一串串小扁豆,擠擠挨挨在秋風中搖擺著,一天胖一圈,直到一嘟嚕一嘟嚕的扁豆在斑斕秋光下散發出誘人的光澤。
院門口,一棵蘋果樹,一棵梨樹,春華秋實,花香果香,連著夏日送來的一片綠蔭,讓人享盡它們在不同時節帶來的各種美妙,直讓人感嘆世間萬物皆美好。
初秋的葡萄將熟未熟,最是誘得人流口水的時節。還記得我小時候所住的庭院里,年年都有一架葡萄占領大半個院子。從葡萄發芽、開花到掛果,我伸長脖子盼呀盼,直盼到米粒般的葡萄長到妹妹的大眼珠子那樣大,就已開始被饞得心癢難耐。趁家人不注意,悄悄揪下最大的一顆,迫不及待放進嘴里,酸得直掉牙,卻仍舍不得吐出來。每年,我最喜歡在七夕節那天,坐在葡萄架下邊乘涼邊聽奶奶講牛郎織女的故事,耳邊同時還充盈著“吱吱唧唧”的秋蟲聲。那一串串已微微發紫的葡萄掛在我的頭頂,奶奶的故事和葡萄一樣令我著迷。還有悄悄生長在墻角的牽牛花、夜來香,它們以不同的色彩與芬芳吹響了秋天的喇叭,同時繽紛了我的童年生活。而我眼下的葡萄架,在我心里從南移植到北。葡萄架下的一桌一椅、一本書一盞茶,積蘊著我兒時那些關于秋天小院的美好記憶,承載著我剪不斷、理還亂的滿滿鄉愁。
秋天的小院是清雅的,也是精致的;是豐富的,更是多彩的。小院的秋,是那些豐碩的果實,一派紅紅火火的樣子,色彩絢爛,令人心情喜悅,讓人感受著收獲的一份快樂。秋在檐下墻角,秋在瓜架上,秋在風雨月夜中。
站在小院里,仰望天空,天空高遠,碧藍色的秋韻里深藏著詩意:“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想一想都別有一番秋情飄蕩。
一花一世界,一個小院一個江湖。看著碩果滿園的庭院,想著世間春秋。人從年輕走到中年,就如同花木由春到秋。人生四季,生命從青澀到豐盈,經歷坎坷,歷經崎嶇,千辛萬苦一路走來,有過順境,也會偶遇逆境,但是,歸于田園,歸于平靜,平淡、真實、不凡、有味才是人生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