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平
一九四九,川湘公路是一條“解放之路”。1949年11月1日,西南戰役打響,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主力從湖南常德出動,沿川湘公路一路摧枯拉朽,快速向四川推進。二野三兵團在擊敗宋希濂部隊取得白馬山戰役勝利后,進入南川境內,經過青龍洞激戰和九里槽之戰,于11月25日晚進入南川縣城,數千年黑暗統治下的南川迎來了勝利曙光。再經過“南川北戰役”,將國民黨軍隊徹底擊潰,11月30日,重慶解放。
新中國成立后,川湘公路是一條“發展之路”。古代南川,下重慶,進貴州,物資運輸全為肩挑背扛,經濟社會發展受到極大限制。川湘公路通車后,成立了四川公路局南川汽車站,開始了客貨運輸業務,南川更多的農副產品甚至煤炭、石灰等礦產品也可通過汽車運往重慶,極大地加快了發展步伐。新中國成立后,從成立西南公路局汽車運輸公司南川運輸管理站開始,相繼成立了國營四川省重慶汽車運輸公司南川站、四川省汽車二十八隊、南川汽車隊等運輸機構,使南川的運輸實力得到極大增強。上世紀60年代,依托川湘公路的交通便利,先后有6家“三線企業”落戶南川,給南川播下了工業文明的火種。1972年,川湘公路南川段改為柏油路,2006年再次對川湘公路南川段進行了擴建和油化,通行條件全面改善。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南川更是依托川湘公路和豐富資源,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書寫了南川輝煌一章。近20年來,南川交通面貌日新月異,渝湘、南萬、南涪、南道、南兩多條高速公路從這里穿越,三萬南、南涪鐵路從這里通過,渝黔高鐵、渝湘復線高速公路正在修建,南川成為渝南黔北交通樞紐。川湘公路沿線地區發展更是蒸蒸日上,經濟總量占全區80%,人口總量占全區70%,成為引領南川發展的經濟高地和產業重地。今日南川,已融入主城都市區,成為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再次演繹川湘公路新的傳奇。